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化学调控两个积温带4种豆科作物蒸散及水分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0-05-24 02:06
【摘要】: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豆科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然而,作物生长季内降雨量的波动及热胁迫的加剧,影响了作物的水分需求,进一步降低了作物产量。作物蒸散是衡量作物水分需求的重要参数,P-M模型是衡量作物蒸散的常用方法,原理是利用作物固定的Kc值评估作物蒸散,但实际上Kc值是动态的由空气动力学阻力、表面阻力和水分蒸汽压缺失决定。近年来Shuttleworth提出了M-S模型,其原理利用田间实际的空气动力学阻力、表面阻力和水分蒸汽压缺失计算作物蒸散。因此本研究利用Matt-Shuttleworth(M-S)模型探究不同环境下不同生育阶段大豆、绿豆、芸豆和红小豆的实际蒸散量,并于作物初花期外源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S-3307和DTA-6)调控作物的水分生产力。该试验于2015-2017年在黑龙江省东北区黑河市九三管理局和大庆市林甸县吉祥村进行,结果表明:4个豆科作物全生育期内大豆累计蒸散量最高(227.01mm),红小豆的累计蒸散量最低(183.42mm)。营养生长阶段,绿豆的累计蒸散量最高,大豆的累计蒸散量最低(77.21mm);生殖生长阶段,大豆的累计蒸散量最高。在日实际蒸散量方面,苗期阶段红小豆的日实际蒸散量最低(1mm/d);中期阶段,芸豆日实际蒸散量的峰值持续期最长。后期阶段,红小豆的日实际蒸散量下降速度最快。基于自变量作物形态参数株高(X1)、叶面积指数(X2)和因变量作物日实际蒸散量建立4个作物的高斯分布模型,叶面积指数的期望值(mu2)最大,更好的反映日实际蒸散量的变化。除此之外,株高与日实际蒸散量的变化成反比例关系,叶面积指数与作物日实际蒸散量呈正比例关系。且模型的标准误差(RMSE)均小于0.8,并且达到极显著意义水平(P-mean0.0001)。作物至成熟期,绿豆生物量的水分生产力最高(平均35.72kg/hm~2/mm),但是大豆产量的水分生产力最高(平均11.33kg/hm~2/mm)。红小豆干物质和产量的水分生产力均最低(分别为27.17kg/hm~2/mm,8.99kg/hm~2/mm)。外源喷施S-3307和DTA-6与CK处理相比提高了作物的生物量、产量的水分生产力。其中S-3307和DTA-6处理的4个作物生物量的水分生产力与CK处理相比提高16.55%~18.42%。除此之外,S-3307处理的4个作物产量的水分生产力最高(提高7.9%~9.01%)。基于4个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需求的特性以及在全生育期内日实际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可以为田间水分管理提供依据。除此之外S-3307处理的4个作物的产量水分生产力与CK处理相比均显著性提高,且提高率在7.9%~9.01%之间,实现了水分的高效利用。
【图文】:

条形图,日气,年份,因子


15图 3-1 不同研究地点及年份的日气象因子变化。横坐标表示研究地点及年份,纵坐标表示作物生长季天数(5/1-9/30);条形图中每个颜色表示具体气象因子的日平均值。Fig. 3-1 The change of daily climate factors in different researching sites and years. The x-axis inthe figure is researching site and years, the y-axis is days of crop growth season, the bar in thefigure is daily mean value of different climate factors.

降雨量,作物生育,日平均,日数


16图 3-2 作物生育日数内日平均降雨量(左下)及月积累降雨量(右上)变化。曲线图中横坐标表示生育日数(日),纵坐标表示日平均降雨量(mm/d);柱形图中横坐标表示生育日数(月),纵坐标表示月积累的降雨量(mm)。Fig.3-2 The change of daily precipitation and month precipitation in crop growth season. Thex-axis in the line figure is days of crop growth season, and the y-axis is daily mean precipitation;The x-axis in the bar figure is month of crop growth season, the y-axis is the accumulation ofmonth precipitation.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2;S565.1;S64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伶俐;康玉凡;;芽用豆科作物的辐射敏感性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2011年03期

2 潘换来;;豆科作物和绿肥是果园的理想间作物[J];烟台果树;1993年04期

3 金文林;;间(套、混)作试验的几种研究方法[J];耕作与栽培;1987年05期

4 李建平;;放射线的广泛利用[J];今日科技;1987年07期

5 谢联辉;林奇英;;热带水稻和豆科作物病毒病国际讨论会简介[J];病毒学杂志;1987年01期

6 Alfredo B.Escasinas;陈俊学;;番薯、木薯和芋头与豆科作物的轮作[J];热带作物译丛;1987年04期

7 汪自强;;主要食用豆科作物拉、英、汉名称[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87年06期

8 熊昌绪;;豆科作物种子硬实的形成原因[J];种子世界;1987年06期

9 陈连喜;;怎样种好蚕豆[J];农业科技通讯;1987年09期

10 聂延富;;全国首届非豆科作物固氮研讨会纪要[J];生物科学信息;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冯晓敏;胡跃高;张卫建;郑成岩;曾昭海;;不同豆科作物与燕麦间作对燕麦产量、生理生态特性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A];2016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2 杨宗广;;论发扬我国农学优良传统发展豆科作物生产[A];经济科技研究论集[C];2010年

3 钟增涛;孙晓红;沈标;沈其荣;;根瘤菌在禾本科与豆科作物混作中的促进作用[A];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1年

4 夏海勇;赵建华;王志刚;刘红亮;师永沿;孙建好;包兴国;李隆;;间套作和施磷对豆科作物和油菜籽粒磷浓度和体内磷素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A];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万书波;;麦田套种对花生根叶碳水化合物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夏海勇;薛艳芳;Peter Christie;张正;李隆;;间套作体系作物-土壤互作过程中磷、铁和锌营养研究进展[A];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彭溢;“原垄卡种”让农民种地变简单[N];黑龙江日报;2017年

2 河北省植保植检站 赵国芳 石家庄丰田农化服务中心 刘玉阁;豆科作物缺钼产量低[N];河北科技报;2010年

3 郭锦瑞 陈爱萍;豆科作物同样须施肥力高[N];山西科技报;2002年

4 土肥专家 刘振刚;如何正确使用磷肥[N];吉林农村报;2018年

5 ;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6年

6 本报记者 刘永生;卫星村千余亩豆科作物“中毒”[N];大庆日报;2010年

7 雷汉发;科技新技术 增收又节能[N];经济日报;2007年

8 辛学;选肥关注作物吸肥特点[N];农民日报;2013年

9 省烟科所;施用复合肥料应掌握的原则与技术[N];云南科技报;2005年

10 阎宏宏 余宏章;作物对肥有偏爱 投其所好用肥料[N];山西科技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海东;化学调控两个积温带4种豆科作物蒸散及水分生产力[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年

2 张培娜;冀西北坝上高原豆科作物固氮培肥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3 张坤;幼龄果园间作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及活性的影响[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4 王向峰;冀西北坝上旱薄沙地缓释氮肥效应及豆科固氮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5 王瑾;豆科作物根瘤与土壤ACC脱氨酶基因及其表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惠言;华北平原以豆科为基础的轮作方式对农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7年

7 宋艳龄;浙江省粮食安全、土地潜力分析和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胡博;不同氮素水平、接种对混作的影响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8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78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3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