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栽培模式对黑龙江玉米光合生理、茎秆理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03 23:45
【摘要】: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是提升玉米总产量的有效途径,生产中农民实际产量与高产记录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不同农户之间作物产量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明确生产中限制玉米产量提高的原因,探索缩小产量差距的技术方法,对于提高玉米单产具有重要意义。为减小作物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之间的产量差,阐明产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本试验以先玉335和龙作2号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向阳农场(东经126°22′~126°50′,北纬45°34′~45°46′)进行大田试验,设置4种栽培模式(基础栽培模式-ISP;农户栽培模式-FP;高产高效栽培模式-HH;超高产栽培模式-SH),系统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提出适宜于东北春玉米区的高产栽培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种栽培模式下,超高产栽培模式平衡施肥及中微肥能延缓叶片衰老时间,表现出稳定的抗氧化活性。两个玉米品种叶片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为超高产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基础栽培模式,MDA含量为基础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超高产栽培模式。2.4种栽培模式下,超高产栽培模式提高了叶片PEP、Ru BP、NR、GS活性,加快了CO2同化效率及叶片光合酶活性,加快了干物质的积累,为产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4种栽培模式下,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能增强茎秆抗倒伏特性,具体表现为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下茎粗、干物质重量、木质素含量、穿刺强度和横折强度达到最大值。4.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和超高产栽培模式下,根系伤流量显著增加,同时也显著提高了伤流离子、氨基酸、内源激素的流量。这对果穗分化和籽粒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后期产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5.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下,氮肥、水分、热量、光照利用效率均达到最大值,其次为超高产栽培模式。说明不同栽培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6.栽培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可以达到X棽鲂У哪康摹S牖≡耘嗄J较啾,

本文编号:2695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95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c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