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基于产量、经济与环境效益的旱地冬小麦氮素合理施用阈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03:20
【摘要】:黄土高原区域幅员广阔,是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主要地区之一,旱地冬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类对于该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关键意义。基于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快速增长,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就是保障大田作物产量的稳定增长,但由此也导致过量施氮的问题存在普遍。这一现状不仅仅使得氮肥利用效率减小,而且导致过多的氮肥无效施用、土壤面源污染以及土地耕作质量的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活力与绿色发展,现今研究热点已经从作物高产的基础要求转变为探寻环境友好的氮肥合理调控,然而目前为止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旱地冬小麦氮肥阈值的研究还是比较缺乏。因此本研究于2017-2018年小麦生长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曹新庄试验农场采取大田试验,探索冬小麦田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合理氮肥阈值。本研究共设置了5种氮肥水平:不施氮处理(N0)、每公顷75公斤纯氮(N75)、每公顷150公斤纯氮(N150)、每公顷225公斤纯氮(N225)以及每公顷300公斤纯氮(N300)。在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季,采集了小麦植株,于播前与成熟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不同生育期植株氮素吸收量、土壤矿质氮素含量,小麦收获后测定不同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配置肥料产量效应曲线、经济效益曲线和环境效应(土壤矿质氮残留)曲线等,通过模型模拟计算最佳产量、最佳经济效益和最佳环境效应的氮肥用量及阈值。最终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施氮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籽粒库容量、千粒重、穗粒数、公顷穗数、籽粒库容量(P0.1)。这些指标随氮肥施入量的增加而增长,随后达到峰值,然后又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小麦籽粒产量最大值是N225,为8113kg·ha~(-1)。氮肥过量不仅不能使小麦产量提高,甚至会下降。氮肥施用对于小麦收获指数的影响并不显著。(2)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氮处理显著提高小麦氮素吸收量(P0.1),增多33.48-82.97kg N·ha~(-1)。小麦的氮素吸收量与当氮肥施入量呈正相关关系。小麦的氮肥表观利用随着施氮增多呈递减趋势,表现为负相关。(3)小麦各器官中叶片对籽粒的转运量最大,其次是茎秆、颖壳。施氮能够显著提高小麦茎秆和叶片氮素转运量(P0.1)。小麦茎秆和叶片氮素转运量随施氮量增多先增加后下降,最大值在N225处理。施氮不能显著影响小麦颖壳、茎秆以及叶片的氮素转运效率。施氮可显著提高小麦茎秆、叶片氮素贡献率(P0.1)。(4)小麦农田土壤硝态氮含量规律为0-20cm土壤剖面的硝态氮含量较高,然后下降,60-200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又有一定程度的增多。土壤的硝态氮含量整体表现是随氮肥施入的增多而增长。铵态氮与施氮量之间的规律不突出,但施氮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整体上高于不施氮处理。(5)小麦净收益表现为:N150(5067.58¥·ha~(-1))N225(5001.99¥·ha~(-1))N75(4727.43¥·ha~(-1))N0(4548.65¥·ha~(-1))N300(4377.05¥·ha~(-1)),小麦的产投比与施氮量的关系呈现为负相关。(6)综合考虑小麦生产活动产量、经济、环境因素后,得出黄土高原地区旱地冬小麦种植的最佳施氮阈值是126.33-147.36 kg·ha~(-1)。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1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慧;冯美臣;杨武德;李方舟;李广信;王超;;水旱地冬小麦植株氮素含量的高光谱监测[J];山西农业科学;2015年03期

2 杜佳林;刘强;窦田芬;卢东琪;李冰;;“碧护”对旱地冬小麦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天津农林科技;2014年01期

3 刘羊权;;浅谈舟曲县旱地冬小麦增产主要技术与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年05期

4 张红琪;;旱地冬小麦田间微集雨高产高效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6期

5 高育锋;王勇;;底墒和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主要特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09年07期

6 严忠诚;李永辉;;旱地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4期

7 张国芹,魏树爱;旱地冬小麦返青管理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04年02期

8 张会民,刘红霞,王林生,王浩,周文利,郭永新,王留好;钾对旱地冬小麦后期生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4年03期

9 杨世琦,杜世平,唐拴虎,廖允成;饱和-D设计模拟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氮、磷量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1998年01期

10 王辉道;刘立君;;浅谈庆阳县旱地冬小麦生产的几个问题[J];甘肃农业科技;198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廷亮;谢英荷;洪坚平;刘丽萍;冯倩;庞娇;;不同水氮调控措施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陈祥梅;谭德云;荆延东;穆洪国;张俊;崔丽艳;刘超;;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研究[A];作物科学研究理论与实践——'2000作物科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3 柴守玺;黄彩霞;;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效应综述[A];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罗俊杰;樊廷录;王勇;高育峰;;甘肃旱地冬小麦主栽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及其相关性研究[A];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5年

5 朱娟娟;张保军;吾尔古丽;王成社;;绿色奇素对旱地冬小麦花后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玉章;范颖丹;柴守玺;柴雨葳;李瑞;;旱农区不同覆盖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温度的影响[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任杰成;优质旱地冬小麦“晋麦68”[N];山西科技报;2002年

2 ;旱地冬小麦栽培技术[N];山西科技报;2009年

3 记者 王恩瑞 通讯员 郭天恩;我省一抗两保由南向北迅速展开[N];山西日报;2002年

4 记者 范珍;小麦示范田测产连传捷报[N];山西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刘君祥;吴太平:农民增收的“智多星”[N];农民日报;2010年

6 记者 姚润丰;加力抗旱,10日内受旱小麦多可解渴[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冰剑;如何搞好秋播[N];铜川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婴婴;陕西省旱地小麦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演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戴健;旱地冬小麦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对长期施用氮磷肥和降水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何刚;夏闲期不同地表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杨长刚;半干旱雨养区覆盖种植冬麦田土壤水热效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5 昝亚玲;氮磷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养分利用及籽粒矿质营养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雪丹;基于产量、经济与环境效益的旱地冬小麦氮素合理施用阈值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周栋;施氮量对渭北旱地冬小麦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黄涛;不同保水措施对晋南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肥力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4 李方舟;水旱地冬小麦光谱特征变化及植株氮素含量监测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5 张会民;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章孜亮;监控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土壤肥力及环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春芳;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8 王丹;旱地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的化学调控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丁茂;氮素管理对旱地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产量及氮效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张文伟;氮磷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10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710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c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