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枣麦(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与产量形成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08:24
【摘要】:为了分析研究枣麦(棉)间作条件下间作农作物的光合特性、产量形成及间作系统中的农田小气候变化,选取两行一年生枣树间种植4行棉花(Int-4)与种植2行棉花(Int-2)的两种枣棉间作模式,两行一年生枣树间种植10行小麦,距离枣树不同间距90cm(D1)、110cm(D2)、130cm(D3)的枣麦间作模式。分别测定间作麦棉与单作麦棉全生育期的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产量与产量构成。同时测定枣麦间作与枣棉间作系统中农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的变化。通过研究枣麦(棉)间作系统中间作农作物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揭示枣麦(棉)间作系统中地上部光合特性的竞争机制,为合理布局间作模式、提高间作系统产量提供理论依据。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枣棉间作系统1.枣棉间作模式中,间作棉花的叶绿素含量与单作棉花相比差异不显著,在棉花生育期前期,间作棉花的Pn、Gs、Tr及Ci与单作棉花相比无显著差异。随着生育时期的后移,在棉花花铃期,间作条件显著降低了棉花的光合作用,单作棉花的Pn、Gs及Tr显著高于间作棉花,Ci显著低于单作棉花,在棉花吐絮期,间作条件对棉花的光合特性影响并不显著。而在不同的枣棉间作模式中,间作棉花的光合特性变化差异不显著。2.在棉花生育期前期,间作条件对棉株株高、LAI和干物质积累基本没有影响,而随着生育时期的后移,间作条件下棉株株高、LAI、干物质积累明显降低。不同的间作模式下棉株株高、LAI和干物质积累表现出一定的差异,Int-2的棉株株高、LAI、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Int-4。3.间作显著降低了棉花的产量,与单作相比,Int-4与Int-2的产量分别降低41.98%和48.72%,但复合模式中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Int-4间作模式中土地当量比为1.12,Int-2间作模式中土地当量比为1.045。另间作棉田中收获株数及成铃数下降,而单株结铃数及单铃重影响并无明显变化。4.与单作棉田相比,Int-4和Int-2系统内的平均气温分别降低1.285℃、0.815℃。而间作模式可产生增湿效应,Int-4和Int-2枣棉间作系统内的平均相对湿度为50.65%和49.50%,分别比对照(46.18%)高4.47和3.32个百分点。防风效应分析表明,Int-4与Int-2枣棉间作系统的防风效能分别达到27.53%和24.51%。枣麦间作系统1.在小麦生育期前期,间作对小麦的叶绿素含量无影响,在小麦生育期后期,间作显著降低了小麦的叶绿素含量,而距离枣树不同间距的小麦,其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差异。间作系统与单作小麦相比,拔节期和抽穗期的Pn、Gs、Tr和Ci无显著性变化;在开花期、灌浆期间作D1处理与单作D0处理间的光合特性差异显著。不同离树间距小麦的光合特性相比,距离枣树越近的小麦受到枣树的遮荫影响越大,灌浆期间作小麦D1与D3处理之间的Pn、Gs、Tr和Ci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枣麦间作模式中,小麦的株高、LAI及干物质积累受到间作枣树的影响,尤其在抽穗期之后,间作条件明显降低了小麦株高、LAI及干物质积累,距离枣树越近,小麦株高、LAI和干物质积累越低。3.枣树显著降低小麦的产量,与单作相比,离树不同行距的小麦产量均有所降低,且距离枣树越近,小麦产量越低。单作小麦D0的产量比不同离树间作小麦D1、D2、D3分别高47.00%、35.17%、23.23%,但枣麦间作系统中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值为1.395,其土地利用率显著高于单作小麦。同时间作枣树影响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距离枣树越近,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越低。4.与单作小麦相比,间作系统内的平均气温降低1.085℃,其平均相对湿度为49.21%,比对照(39.78%)高9.43个百分点。而防风效应分析表明,间作枣麦系统的防风效能为32.49%。结论:枣农间作条件下农作物的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受到枣树的遮荫影响,但枣麦间作更有利于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此外由于北疆地区枣树平均树高较矮,因此可适当增加农作物种植密度,进而可获得更高的产量。另枣农间作具有良好的农田小气候效应,相比而言,枣麦间作模式中的农田小气候变化更为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665.1;S512.1;S562
【图文】:

技术路线图


图 1-1 枣麦(棉)间作试验技术路线图Fig. 1-1 The test technology roadmap in jujube/wheat (cotton) intercropping systems

小麦,株行距配置,枣树,小麦株高


图 2-2 枣麦间作与单作小麦Fig. 2-2 The plant and row spacing arrangement of wheat i2.2 测试项目及方法2.2.1 单间作棉花、小麦株高的测定小麦 wheat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芝;陈兴武;雷钧杰;乔旭;赵奇;张新志;努尔买买提·拖合尼牙孜;;核麦间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5年10期

2 张宏芝;陈兴武;雷钧杰;乔旭;赵奇;高永红;;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及产量对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响应[J];麦类作物学报;2015年03期

3 陈琴;陈莉敏;郑群英;肖冰雪;张昌兵;张洪轩;刘刚;杨满业;;5种牧草叶片上不同部位的SPAD值比较[J];草业科学;2014年07期

4 史建国;崔海岩;赵斌;董树亭;刘鹏;张吉旺;;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21期

5 张宏芝;陈兴武;赵奇;雷钧杰;乔旭;高永红;李广阔;高海峰;;不同果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冠层光分布和光合速率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3年10期

6 田阳;云雷;毕华兴;王莉莉;陈金焕;高路博;王宝宝;杨佳奇;;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光竞争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4期

7 徐文修;刘郁娜;胥新强;陈飞虎;张永强;;杏棉间作系统田间配置对生态因子及棉花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年01期

8 李美;曹敏建;王晓光;孙智明;李朦朦;王一;陈凯;;间作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差异[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9 乔旭;赵奇;雷钧杰;高永红;张宏芝;陈兴武;赛力汗·赛;薛丽华;;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2年04期

10 魏红国;张巨松;王飞;王军;罗新梅;段云佳;侍伟红;武辉;;杏棉间作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云雷;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光辉;泽普县枣粮间作经济效益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2 刘春艳;沂水县林—菌复合经营经济效益及敏感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3 张东升;不同棉花密度配置的枣棉间作系统光分布和光能利用率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4 王世伟;环塔里木盆地核桃与粮棉间作系统的光环境和根系分布特征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玉东;环塔里木盆地杏麦复合系统间作小麦品种生长、生产及灌浆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之杰;高产小麦群体光辐射特征与光合特性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714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714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c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