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普通野生稻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的光合作用相关性状的表型调查和遗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1 14:45
【摘要】: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的主要来源,对水稻光合作用机制的研究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前提。由于叶片,特别是剑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对水稻剑叶的形态和生理参数的遗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普通野生稻和籼型栽培稻93-11的回交重组自交系为材料,考察剑叶的形态学指标包括长度、宽度和面积,叶绿素指标包括SPAD值、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本课题组之前开发了127个InDel标记绘制遗传图谱。标记均匀地分布在水稻的12条染色体上,间距为0.4~5.0 Mb,平均为2.39 Mb。设定阈值LOD3.6,共定位了44个QTL与形态学指标相关,分布在除染色体8和9之外的所有染色体上(P0.01)。此外,我们还定位到了20个QTL与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Car)相关,并定位到与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具有环境相互作用的染色体,包括Chr.1、Chr.3、Chr.4、Chr.10、Chr.11、和Chr.12。Chla含量的两对上位性QTL对表型的贡献率相似且较高,而Chlb含量的7对上位性QTL对表型变异贡献了3.46-5.86%。这些染色体区域可同时影响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组分性状,并显示出紧密的联系或多效性。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ChlA,ChlB和ChlA+B之间存在小的负相关,同旗叶长度之间存在强正相关。而类胡萝卜素与ChlA和ChlB之间呈负相关。在许多情况下发现,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的QTL位于相同的染色体区间。例如,Chlb和Chla/b同形态指标株高共定位于Chr.1上约19 Mb的区间(同分子标记r1-186和r1-195连锁,具有相同的加性效应,来自轮回亲本9311的等位基因呈现正效应。通过长期的叶绿素含量测量实验,发现在灌浆期,前三叶的叶片衰老速度有差异,倒三叶衰老最快。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可能有助于选择持绿且高光效的水稻品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1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学;陈越;殷富有;钟巧芳;Ghidan Walid;阚东扬;黄兴奇;程在全;;普通野生稻在稻属中的分类进化及资源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18年04期

2 孙佩甫;郎越;裴新梧;袁潜华;;普通野生稻花器性状及异交结实性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10期

3 ;研究探明普通野生稻氮磷元素地理变异程度[J];种业导刊;2014年05期

4 傅雪琳;陈伟栋;盘春辉;冯俊豪;刘向东;卢永根;;栽培稻与高州普通野生稻耐铝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5 刘维;陈芬;陈雨;潘大建;范芝兰;陈建酉;李晨;;粤北普通野生稻表型多样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6 柳絮;;我国科学家获得普通野生稻全基因组框架图[J];广西农学报;2010年04期

7 唐清杰;王效宁;云勇;芮凯;;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0年06期

8 ;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受到威胁[J];种子世界;2009年08期

9 李小湘;段永红;王淑红;刘勇;;中国普通野生稻的原地保护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杂交水稻;2007年05期

10 燕惠民;;普通野生稻[J];湖南农业;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吉;;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北缘种群的遗传分化[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钱吉;;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北缘种群的遗传多样性[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曾凤云;彭桂香;李金泉;张武;谭志远;;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内生固氮菌多样性研究[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晓玲;郭安平;庞业平;彭于发;孔华;林海妹;;海南儋州普通野生稻开花习性及育性研究[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周海飞;谢中稳;葛颂;;中国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6 范传广;张向前;张建国;刘向东;卢永根;;高州普通野生稻饲料营养含量的QTL定位[A];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委员会第七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范树国;张再君;刘林;刘鸿先;梁承邺;;中国野生稻的种类、地理分布及其生物学特征[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范树国;张再君;刘林;刘鸿先;梁承邺;;中国野生稻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其在育种中的利用[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吴爽;孙传清;王守海;;中国野生稻资源的发掘及利用[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杨空松;陈小荣;傅军如;彭小松;朱昌兰;贺晓鹏;贺浩华;;营养胁迫下东乡野生稻生物学特性鉴定初报[A];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黎欣欣;元江普通野生稻种群数量逐渐增加[N];云南经济日报;2016年

2 记者 马波;世界首个普通野生稻全基因组框架图谱绘制完成[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熊燕;世界首个普通野生稻全基因组框架图谱完成[N];云南日报;2010年

4 记者 梁均贵、通讯员 蔡龙书、鲁国梁;省农科院功不可没[N];湖北日报;2004年

5 王立彬 张景勇;水稻大国三大隐忧 未雨绸缪应对挑战[N];北京科技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马波;人才为大[N];科技日报;2014年

7 首席记者 许琦敏;基因“导航地图”助力提升水稻产量[N];文汇报;2018年

8 杨金志;我国发现控制水稻高产关键基因[N];陕西科技报;2008年

9 王健;保存种质资源 我国居世界首位[N];大众科技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曹筠武;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中国未来[N];南方周末;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NGUYEN MANH HUNG;普通野生稻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的光合作用相关性状的表型调查和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李文嘉;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及2个特有基因的功能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高立志;中国部分稻种资源基于水稻遗传图谱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1999年

4 张阳军;水稻耐低氮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5 董轶博;海南普通野生稻生物学特性和籼粳分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6 赵耀;普通野生稻种群变异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D];复旦大学;2014年

7 魏鑫;基于核苷酸多态性的亚洲栽培稻起源进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8 夏辉;抗虫转基因对栽培稻和杂草稻适合度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杨箫;抗虫与抗除草剂转基因渐渗对水稻野生近缘种适合度和进化潜力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年

10 李小湘;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动态和交配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睿;基于染色体置换系的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耐盐性QTL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黄珂;普通野生稻根特异启动子与抗旱基因的筛选鉴定[D];海南大学;2018年

3 张若依云;转基因向普通野生稻漂移后代的环境适应性[D];海南大学;2016年

4 刘剑镔;广西普通野生稻苗期耐冷QTL qCTS12精细定位及其调控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5 李栋;海南普通野生稻对白叶枯病抗性评价与分子鉴定[D];海南大学;2017年

6 孙佩甫;海南普通野生稻花器性状、结实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7 陈芬;粤北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核心种质初步构建[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8 梁燕理;广西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9 康公平;湖南茶陵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光合特性与生长发育特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松楠;普通野生稻花期相关MicroRNAs的功能鉴定和分析[D];海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24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724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e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