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磷对紫花苜蓿根颈芽形成动态及产草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07 20:30
【摘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优良的豆科牧草,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寿命长、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等。由于我国奶业等产业的发展,我国牧草需求逐渐增加,苜蓿在饲草发展占有很大的地位。紫花苜蓿再生枝条的主要来源是紫花苜蓿的根颈芽,根颈芽的数量直接决定着紫花苜蓿的产草量。探索根颈芽发育成枝规律,对提高苜蓿产草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和意义。本实验在吉林省西部,通过施不同浓度磷肥,研究东苜一号紫花苜蓿在不同磷浓度处理下的生长动态以及根颈芽对磷肥的响应特征,并对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探索磷肥对这些性状的作用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进而探究磷肥对紫花苜蓿的根颈芽的作用,为产量调控奠定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施磷处理对紫花苜蓿的根颈芽数有显著的影响。实验表明,施磷能显著增加植株的根颈芽数,并且在一定的施磷浓度内根颈芽数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施磷量超过180 kg/hm2之后,根颈芽数增加的并不明显,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说明在180 kg/hm2之后,磷对根颈芽的作用不显著。根颈芽的生长动态表明,刈割后紫花苜蓿的根颈芽数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因为在刈割之后,植株的根颈芽会大量生长并且长出地面形成分枝。从两年的根颈芽生长动态来看,在紫花苜蓿入冬之前,植株的根颈芽数均显著增多,以备下一年返青生长出地面。2、施磷能显著增加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但是仅在生长当年的第二茬产量和生长翌年的第一茬产量的各个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在其余茬次的各施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但是可以看出产量有随着施磷量增加随之增加的趋势。第一年的总产量中225kg/hm2的处理最高。第二年的总产量中最高的为180 kg/hm2的处理。说明施磷能显著增加植株的产量。3、施磷对紫花苜蓿的分枝数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与施磷对根颈芽的结果相似,均表现为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从产量构成要素来看,产量主要取决于分枝数、株高、茎粗和根颈芽数。而分枝数与刈割后的营养期根颈芽数显著相关,说明在各时期的根颈芽中,营养期的根颈芽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而施磷能显著增加植株的根颈芽数和分枝数,进而增加植株的产量。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41.9
【图文】:
图 2.1 松嫩平原试验地地理位置意图Fig 2.1 Geographical Intention of Experimental Site in Songnen Plain2.1.2 气候特征实验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风沙较多,秋季降温季温度低。该区域年蒸发量为 1500-2000 mm,年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 2-3 倍,降水量为 280~450mm,多集中在 5~9 月份。年平均气温为 5.5℃。2.1.3 土壤类型本试验地区土质为风沙土,风沙土的抗旱能力低,保水能力差,有机质含土质瘠薄。试验地土壤基础概略养分见表 2-2。表 2.2 试验地土壤基础养分Table 2.2 Soil base nutrient in the test sitepH电导率 有机质 总氮 速效钾 速效磷μs/cm g/kg g/kg mg/kg mg/g7.9 96.25 7.36 0.99 141.42 59.1
图 2.2 试验地示意图Figure 2.2 Schematic diagram in the test area2.2 试验设计2.2.1 试验材料:东苜 1 号紫花苜蓿,由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提供。该品种于 201012 日通过第五届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中国新草种。品种登记号2.2.2 种植和施肥方法:将试验材料于 2016 年 4 月末播种,播种量为 15kg/hm2,30cm 行距条播,3cm。本实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6 个施肥处理,每个处理重复四次,共 24 区,小区面积 15m2(3m×5m)。控制六个处理的施磷肥量分别为 0、45、90、180、225 kg/hm2,各小区另施底肥氮 30kg/hm2,钾 90kg/hm2。肥料分别为过磷(12%P2O5)、尿素(46%N)、氯化钾(60%K2O),氮肥和钾肥作基肥按撒播入,磷肥按处理施入,施入肥料后翻耕土地。
图 3.1 第一茬刈割前紫花苜蓿根颈芽的变化Figure 3.1 Changes of crown Buds of Alfalfa before First Castration美国学者 Teuber[53]等人认为,紫花苜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一个“收的阶段,根颈就是在收缩生长中形成的。在此阶段可产生根颈芽。图 3.1-A 的根颈芽为紫花苜蓿种植的第一年开花期刈割的 15 天前,属于紫花期中的营养期,此时期出现了根颈芽,通过图中可以看到,各个施磷处理之芽的数量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在紫花苜蓿种植后的生长初期,紫花苜蓿对不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41.9
【图文】:
图 2.1 松嫩平原试验地地理位置意图Fig 2.1 Geographical Intention of Experimental Site in Songnen Plain2.1.2 气候特征实验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风沙较多,秋季降温季温度低。该区域年蒸发量为 1500-2000 mm,年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 2-3 倍,降水量为 280~450mm,多集中在 5~9 月份。年平均气温为 5.5℃。2.1.3 土壤类型本试验地区土质为风沙土,风沙土的抗旱能力低,保水能力差,有机质含土质瘠薄。试验地土壤基础概略养分见表 2-2。表 2.2 试验地土壤基础养分Table 2.2 Soil base nutrient in the test sitepH电导率 有机质 总氮 速效钾 速效磷μs/cm g/kg g/kg mg/kg mg/g7.9 96.25 7.36 0.99 141.42 59.1
图 2.2 试验地示意图Figure 2.2 Schematic diagram in the test area2.2 试验设计2.2.1 试验材料:东苜 1 号紫花苜蓿,由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提供。该品种于 201012 日通过第五届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中国新草种。品种登记号2.2.2 种植和施肥方法:将试验材料于 2016 年 4 月末播种,播种量为 15kg/hm2,30cm 行距条播,3cm。本实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6 个施肥处理,每个处理重复四次,共 24 区,小区面积 15m2(3m×5m)。控制六个处理的施磷肥量分别为 0、45、90、180、225 kg/hm2,各小区另施底肥氮 30kg/hm2,钾 90kg/hm2。肥料分别为过磷(12%P2O5)、尿素(46%N)、氯化钾(60%K2O),氮肥和钾肥作基肥按撒播入,磷肥按处理施入,施入肥料后翻耕土地。
图 3.1 第一茬刈割前紫花苜蓿根颈芽的变化Figure 3.1 Changes of crown Buds of Alfalfa before First Castration美国学者 Teuber[53]等人认为,紫花苜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一个“收的阶段,根颈就是在收缩生长中形成的。在此阶段可产生根颈芽。图 3.1-A 的根颈芽为紫花苜蓿种植的第一年开花期刈割的 15 天前,属于紫花期中的营养期,此时期出现了根颈芽,通过图中可以看到,各个施磷处理之芽的数量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在紫花苜蓿种植后的生长初期,紫花苜蓿对不明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青;;紫花苜蓿的营养成分分析[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年11期
2 潘霞;高永;刘博;任昱;;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绿色科技;2017年13期
3 杨敏;师尚礼;;紫花苜蓿根颈生长多样性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6年05期
4 臧成凤;樊卫国;潘学军;;供磷水平对铁核桃实生苗生长、形态特征及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6年02期
5 郭o踥
本文编号:2745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7455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