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与红麻间作的大豆品种筛选及间作模式初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63.5;S565.1
【图文】:
种的不同种植模式之间百粒重无显著性差异。大豆品种A2单作(18.80)的百粒重最逡逑大,大豆品种A3间作2邋(16.17)的百粒重最小。间作中,与大豆商品性状相关的单逡逑株荚数和单荚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有所提高。由图3-3可以看出,单作大豆小区产量逡逑较高的是大豆品种A4和A5,产量最低的是大豆品种A3。间作1种植模式下小区产逡逑量较高的是大豆品种A2和A4,产量最低的是大豆品种A3。间作2种植模式下小区逡逑产量较高的是大豆品种A2和A5,产量最低的是大豆品种A3。逡逑26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光荣;杨文钰;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雍太文;刘卫国;;马铃薯/大豆套作对3个大豆品种光合指标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11期
2 朱元刚;高凤菊;曹鹏鹏;王乐政;;种植密度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6期
3 张永强;张娜;王娜;唐江华;李亚杰;徐文修;;种植密度对北疆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5年03期
4 刘宇;章莹;杨文亭;李志贤;管奥湄;王建武;;减量施氮与大豆间作对蔗田氮平衡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3期
5 谢金;;浅析间作套种田间管理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J];种子科技;2014年10期
6 李国志;;农作物栽培的制度[J];养殖技术顾问;2014年06期
7 陆家荣;;农作物间作套种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4年05期
8 陈长红;陈芹;孙克存;陈合计;;苏豆9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年12期
9 原小燕;符明联;王建丽;李根泽;冯光勇;;玉米花生高效间作模式及适宜花生品种筛选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4年01期
10 闫锋;崔秀辉;王成;曾玲玲;王宇先;王立达;浦子刚;;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加强;;国内外大豆产业发展概况及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的措施[A];全国首届大豆产业发展对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萍;胡麻/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种间关系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2 王道波;红麻水肥调控效应及其供应模式优化[D];广西大学;2014年
3 李丰涛;红麻对重金属的吸收特征及外源GSH缓解镉毒的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4 严君;大豆结瘤固氮及生长发育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圣伦;玉/豆套作模式的群体配置技术及其对大豆的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7 郑来久;红麻韧皮纤维生物酶脱胶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8 孙继颖;大豆水分高效利用调控机理与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9 蒋慕东;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段红平;我国三熟耕作区湖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趋势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欣;麻杆及废弃麻纤维开发纺织用环保浆料[D];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
2 方萍;玉—豆间作对菜用大豆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3 廖敦平;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下不同行距配置的系统评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彭姜龙;品种筛选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夏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旭升;甘蔗间种菜用大豆对其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3年
6 张亦涛;华北典型城郊夏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经济与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霍光;红麻骨干品种、资源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8 刘敏;播期对引进大豆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9 张晓琛;红麻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10 元明浩;不同密度对吉密豆1号大豆株型、群体生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773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77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