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雄蕊野生稻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QTLs定位
发布时间:2021-03-04 04:46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起源于非洲的长雄蕊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与常规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简称栽培稻)同属于稻属AA染色体组,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农艺性状,是一种丰富的天然基因库,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本研究以籼稻品种黄华占为母本、长雄蕊野生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结合胚拯救技术,获得种间杂种F1。F1经过自交获得了 F2分离群体,在海南陵水和江苏扬州两种环境下,利用该群体对水稻株高等5个农艺性状进行QTLs初步定位。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胚拯救,本研究获得了黄华占与长雄蕊野生稻的种间杂种F1共13株,授粉成功率为41.93%,可交配性为20.97%。通过F1套袋自交,进一步获得了由156个单株组成的F2分离群体。2.杂种F1在剑叶长、剑叶宽、倒二叶长、倒二叶宽、每穗粒数和分蘖力等农艺性状上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株高和穗部性状明显偏向于父本长雄蕊野生稻。3.根据籼粳稻序列比对筛选了 593个SSR标记,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分子标记有254个,多态性频率为42.83%;在染色体组...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几种作图群体的构建过程的示意图
M:?Marker?PI:黄华占P2:长雄蕊野生稻YQ:F2单株??Fig.2.2?The?parental?polymorphism?of?molecular?marker?RM14862?and?its?segregation?in?some?F2?individuals??M:?Marker?PI:?Huanghuazhan?P2:?O.longistaminataYQ:?F2?individuals??2.2.4农艺性状的调查统计??F2分离群体2015年II月下旬种植于海南陵水南繁基地、次年4月在水稻成熟之后进??
3.3分离群体性状分析??3.3.1亲本与分离群体性状表现及遗传分析??在陵水、扬州两种不同环境下,亲本黄华占、长雄蕊野生稻、种间杂种F1以及分离??群体的性状数据如表3.4所示。其结果显示,在两种环境下,杂种F1在穗长、剑叶长等性??状上表现出了很明显的超亲遗传,而株高则介于两个亲本之间。在两种环境下,亲本黄华??占与长雄蕊野生稻在株高、穗长和剑叶宽等性状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剑叶面积在陵水环境??下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在扬州环境下有着显著差异;而剑叶长在两种环境下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对株高、穗长、剑叶长、剑叶宽以及剑叶面积这5个性状在F2分离群体的表型数据进行??分析显示,两种环境下,该5个农艺性状在分离群体中存在较大幅度变异,其分布范围均??在两个亲本的差异范围之外,表现出明显的双向超亲分离。如图3.3所示,在两种环境下,??分离群体的5个性状均呈现出连续的正态分布,表明这些性状均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数量性状(QTL)定位主要作图群体及统计方法概述[J]. 孙佳丽,彭锐,彭既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16(07)
[2]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J]. 刘颖,叶生鑫,彭强,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4)
[3]水稻数量性状定位研究进展[J]. 谢辉,东丽,肖艳云,李志彬,刘欣,蔡卓,亓娜,朱崴,刘桂林. 园艺与种苗. 2015(06)
[4]不同环境下水稻株高和穗长的QTL分析[J]. 姚晓云,李清,刘进,姜树坤,杨生龙,王嘉宇,徐正进. 中国农业科学. 2015(03)
[5]利用选择导入系进行水稻耐低磷鉴定与QTL定位分析[J]. 任洁,赵秀琴,丁在松,项超,张晶,王超,张俊巍,Charles Augustino JOSEPH,张强,庞昀龙,高用明,石英尧. 中国水稻科学. 2015(01)
[6]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的关系[J].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11)
[7]《基因定位与育种设计》[J]. 王建康,李慧慧,张鲁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4(04)
[8]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陈小林,颜群,高利军,高汉亮. 生物技术通报. 2014(01)
[9]粳稻穗部结构性状的QTL分析[J]. 姜树坤,王嘉宇,姜辉,洛育,孙世臣,张喜娟,白良明,陈温福,张凤鸣,徐正进. 植物生理学报. 2013(12)
[10]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标记与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J]. 徐未未,王兴,黄永相,蒋世河,李伟,郭建夫. 江苏农业学报. 2013(04)
博士论文
[1]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形态、生理及产量构成研究[D]. 周红英.湖南农业大学 2014
[2]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基因Rhz2、Rhz3精细定位及地下茎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D]. 胡凤益.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地下茎分子定位和遗传研究[D]. 胡凤益.西南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62587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几种作图群体的构建过程的示意图
M:?Marker?PI:黄华占P2:长雄蕊野生稻YQ:F2单株??Fig.2.2?The?parental?polymorphism?of?molecular?marker?RM14862?and?its?segregation?in?some?F2?individuals??M:?Marker?PI:?Huanghuazhan?P2:?O.longistaminataYQ:?F2?individuals??2.2.4农艺性状的调查统计??F2分离群体2015年II月下旬种植于海南陵水南繁基地、次年4月在水稻成熟之后进??
3.3分离群体性状分析??3.3.1亲本与分离群体性状表现及遗传分析??在陵水、扬州两种不同环境下,亲本黄华占、长雄蕊野生稻、种间杂种F1以及分离??群体的性状数据如表3.4所示。其结果显示,在两种环境下,杂种F1在穗长、剑叶长等性??状上表现出了很明显的超亲遗传,而株高则介于两个亲本之间。在两种环境下,亲本黄华??占与长雄蕊野生稻在株高、穗长和剑叶宽等性状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剑叶面积在陵水环境??下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在扬州环境下有着显著差异;而剑叶长在两种环境下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对株高、穗长、剑叶长、剑叶宽以及剑叶面积这5个性状在F2分离群体的表型数据进行??分析显示,两种环境下,该5个农艺性状在分离群体中存在较大幅度变异,其分布范围均??在两个亲本的差异范围之外,表现出明显的双向超亲分离。如图3.3所示,在两种环境下,??分离群体的5个性状均呈现出连续的正态分布,表明这些性状均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数量性状(QTL)定位主要作图群体及统计方法概述[J]. 孙佳丽,彭锐,彭既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16(07)
[2]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J]. 刘颖,叶生鑫,彭强,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4)
[3]水稻数量性状定位研究进展[J]. 谢辉,东丽,肖艳云,李志彬,刘欣,蔡卓,亓娜,朱崴,刘桂林. 园艺与种苗. 2015(06)
[4]不同环境下水稻株高和穗长的QTL分析[J]. 姚晓云,李清,刘进,姜树坤,杨生龙,王嘉宇,徐正进. 中国农业科学. 2015(03)
[5]利用选择导入系进行水稻耐低磷鉴定与QTL定位分析[J]. 任洁,赵秀琴,丁在松,项超,张晶,王超,张俊巍,Charles Augustino JOSEPH,张强,庞昀龙,高用明,石英尧. 中国水稻科学. 2015(01)
[6]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的关系[J].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11)
[7]《基因定位与育种设计》[J]. 王建康,李慧慧,张鲁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4(04)
[8]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陈小林,颜群,高利军,高汉亮. 生物技术通报. 2014(01)
[9]粳稻穗部结构性状的QTL分析[J]. 姜树坤,王嘉宇,姜辉,洛育,孙世臣,张喜娟,白良明,陈温福,张凤鸣,徐正进. 植物生理学报. 2013(12)
[10]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标记与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J]. 徐未未,王兴,黄永相,蒋世河,李伟,郭建夫. 江苏农业学报. 2013(04)
博士论文
[1]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形态、生理及产量构成研究[D]. 周红英.湖南农业大学 2014
[2]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基因Rhz2、Rhz3精细定位及地下茎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D]. 胡凤益.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地下茎分子定位和遗传研究[D]. 胡凤益.西南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62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625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