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2017年陇中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11 22:39
为了解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变化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利用陇中地区1971-2017年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运用APSIM模型模拟春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对近47年来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春小麦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陇中地区年降水量按4.639mm·10 a-1的速率显著减少,春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按1.304mm·10 a-1的速率减少,8个生育阶段的降水变化趋势不同,其中灌浆-成熟期的降水量下降幅度最大,倾向率为-2.995mm·10 a-1;分蘖-拔节期的降水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倾向率1.855mm·10 a-1。旱地春小麦全生育期和各生育阶段的日均温、日均最高温和日均最低温都呈上升趋势,并且日均最低温的上升幅度要大于日均最高温。经相关分析,旱地春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和日均最高温与产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降水量与产量的相关性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日均温与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的日均最高温与产量分别呈显著相关和极显著...
【文章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2020,4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1971-2017年全年日均温、日均最高温和日均最低温的变化趋势
1971-2017年旱地春小麦全生育期日均温、日均最高温和日均最低温的变化趋势
1971-2017年全年降水量和生育期降水量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81—2016年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对气象因素变化的响应[J]. 檀艳静.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04)
[2]陇中旱地春小麦产量对降水与温度变化的响应模拟[J]. 任新庄,闫丽娟,李广,聂志刚,王钧,罗永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3)
[3]主要生育期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成林,李彤霄,刘荣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6)
[4]近54年来晋南气候变化及其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J]. 裴雪霞,党建友,张定一,武雪萍,赵娟. 麦类作物学报. 2016(11)
[5]1986-2014年临汾降水变化及对旱地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J]. 刘新月,裴磊,卫云宗,张正斌,高辉明,徐萍.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7)
[6]基于R/S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的定西市气温降水变化特征[J]. 张涵丹,卫伟,薛萐. 水土保持研究. 2015(06)
[7]气候暖干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J]. 张秀云,王鹤龄,雷俊.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4)
[8]华北平原冬小麦对过去30年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研究[J]. 肖登攀,陶福禄,沈彦俊,刘剑锋,王仁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4)
[9]基于APSIM模型的降水量分配对旱地小麦和豌豆产量影响的研究[J]. 李广,黄高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02)
[10]近30年来甘肃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干湿状况的影响[J]. 裴彬.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09)
本文编号:3077217
【文章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2020,4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1971-2017年全年日均温、日均最高温和日均最低温的变化趋势
1971-2017年旱地春小麦全生育期日均温、日均最高温和日均最低温的变化趋势
1971-2017年全年降水量和生育期降水量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81—2016年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对气象因素变化的响应[J]. 檀艳静.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04)
[2]陇中旱地春小麦产量对降水与温度变化的响应模拟[J]. 任新庄,闫丽娟,李广,聂志刚,王钧,罗永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3)
[3]主要生育期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成林,李彤霄,刘荣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6)
[4]近54年来晋南气候变化及其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J]. 裴雪霞,党建友,张定一,武雪萍,赵娟. 麦类作物学报. 2016(11)
[5]1986-2014年临汾降水变化及对旱地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J]. 刘新月,裴磊,卫云宗,张正斌,高辉明,徐萍.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7)
[6]基于R/S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的定西市气温降水变化特征[J]. 张涵丹,卫伟,薛萐. 水土保持研究. 2015(06)
[7]气候暖干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J]. 张秀云,王鹤龄,雷俊.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4)
[8]华北平原冬小麦对过去30年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研究[J]. 肖登攀,陶福禄,沈彦俊,刘剑锋,王仁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4)
[9]基于APSIM模型的降水量分配对旱地小麦和豌豆产量影响的研究[J]. 李广,黄高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02)
[10]近30年来甘肃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干湿状况的影响[J]. 裴彬.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09)
本文编号:3077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772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