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9 13:33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尤其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面积农田,是吉林省粮食的主产区之一。但是该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日益加剧,长期的干旱少雨已经严重制约着该区粮食的可持续生产。采用膜下滴灌后,虽然变渠灌、沟灌为管灌、滴灌,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但是仍缺乏根据当地特定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展应用膜下滴灌时玉米需水耗水规律的研究,没有形成适合于当地的高效节水的水肥耦合模式及灌溉制度。解决这些问题无疑将会给吉林西部粮食的进一步增产、水危机的有效缓解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因此开展此项研究是非常必要与迫切的。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根据吉林省西部地区特定的自然气候地理条件,选择在吉林省通榆县向阳村开展玉米膜下滴灌田间试验,设置灌溉定额为1200m3/hm2(CK1)、T1:1080m3/hm2(方案Ⅰ)、T2:960m3/hm2(方案Ⅱ)、T3:840m3/hm2(方案Ⅲ)和T4:720 m3...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需水规律研究现状
1.2.1.1 植物需水的概念
1.2.1.2 植物需水的测定方法
1.2.1.3 影响植物需水量的因素
1.2.1.4 植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1.2.2 膜下滴灌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通榆县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及水资源现状
2.1.3 土壤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系统规划布置
2.2.1.1 水源工程
2.2.1.2 系统首部
2.2.1.3 输配水管网
2.2.1.4 灌水器
2.2.2 试验设计
2.3 实验监测
2.3.1 气象资料的收集与观测
2.3.2 土壤水分测定
2.3.3 土壤容重测定
2.3.4 田间持水量测定
2.3.5 生育时期
2.3.6 株高
2.3.7 叶面积
2.3.8 茎粗
2.3.9 测产与考种
2.4 小结
3 膜下滴灌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膜下滴灌玉米在全生育期内的水分时空变化动态
3.1.1 膜下滴灌玉米在全生育期内的水分变化
3.1.2 膜下滴灌玉米各方案在全生育期各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10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点"> 3.1.2.1 010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点
3.1.3 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不同灌溉定额下各土层土壤水分变化
3.2 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各方案土壤贮水量变化
3.3 膜下滴灌玉米各方案耗水特性分析
3.3.1 作物耗水量的测定和计算
3.3.2 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各方案的耗水规律
3.3.2.1 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各方案耗水量变化规律
3.3.2.2 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各方案耗水强度变化规律
3.3.2.3 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各方案耗水模数变化规律
3.4 膜下滴灌玉米各方案水分利用效率
3.5 小结
4 膜下滴灌对玉米生长动态的影响
4.1 膜下滴灌玉米不同方案株高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4.2 膜下滴灌玉米不同方案叶面积和单株绿叶面积分析
4.3 膜下滴灌玉米不同方案全生育期蒸腾速率的变化
4.4 小结
5 膜下滴灌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1 膜下滴灌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2 膜下滴灌对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5.3 膜下滴灌下玉米各方案收获指数的差异
5.4 膜下滴灌各方案作物产量与灌溉供水量的关系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膜下滴灌玉米在全生育期内的水分变化
6.1.2 膜下滴灌玉米不同方案株高、叶面积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6.1.3 膜下滴灌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6.1.4.膜下滴灌玉米合理高效灌溉制度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 王浩,王建华.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03)
[2]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研究[J]. 梁青青,朱厚岩. 中国环境管理. 2011(04)
[3]我国水资源研究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 夏军,翟金良,占车生. 地球科学进展. 2011(09)
[4]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研究[J]. 矫江,杜少敏.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04)
[5]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面临的挑战[J]. 谭智心,钟真. 江汉论坛. 2011(07)
[6]东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及发展对策[J]. 于程,于娜. 农业工程. 2011(01)
[7]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钱文婧,贺灿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02)
[8]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夏军,刘春蓁,任国玉. 地球科学进展. 2011(01)
[9]基于水土资源状况的中国粮食安全思考[J]. 杨贵羽,汪林,王浩. 农业工程学报. 2010(12)
[10]黑龙江省旱灾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分析研究[J]. 李铁男,李莹,郎景波. 节水灌溉. 2010(12)
硕士论文
[1]膜下滴灌条件下甜瓜田间需水规律的研究[D]. 桑艳朋.石河子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7710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需水规律研究现状
1.2.1.1 植物需水的概念
1.2.1.2 植物需水的测定方法
1.2.1.3 影响植物需水量的因素
1.2.1.4 植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1.2.2 膜下滴灌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通榆县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及水资源现状
2.1.3 土壤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系统规划布置
2.2.1.1 水源工程
2.2.1.2 系统首部
2.2.1.3 输配水管网
2.2.1.4 灌水器
2.2.2 试验设计
2.3 实验监测
2.3.1 气象资料的收集与观测
2.3.2 土壤水分测定
2.3.3 土壤容重测定
2.3.4 田间持水量测定
2.3.5 生育时期
2.3.6 株高
2.3.7 叶面积
2.3.8 茎粗
2.3.9 测产与考种
2.4 小结
3 膜下滴灌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膜下滴灌玉米在全生育期内的水分时空变化动态
3.1.1 膜下滴灌玉米在全生育期内的水分变化
3.1.2 膜下滴灌玉米各方案在全生育期各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10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点"> 3.1.2.1 010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点
3.1.3 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不同灌溉定额下各土层土壤水分变化
3.2 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各方案土壤贮水量变化
3.3 膜下滴灌玉米各方案耗水特性分析
3.3.1 作物耗水量的测定和计算
3.3.2 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各方案的耗水规律
3.3.2.1 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各方案耗水量变化规律
3.3.2.2 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各方案耗水强度变化规律
3.3.2.3 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各方案耗水模数变化规律
3.4 膜下滴灌玉米各方案水分利用效率
3.5 小结
4 膜下滴灌对玉米生长动态的影响
4.1 膜下滴灌玉米不同方案株高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4.2 膜下滴灌玉米不同方案叶面积和单株绿叶面积分析
4.3 膜下滴灌玉米不同方案全生育期蒸腾速率的变化
4.4 小结
5 膜下滴灌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1 膜下滴灌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2 膜下滴灌对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5.3 膜下滴灌下玉米各方案收获指数的差异
5.4 膜下滴灌各方案作物产量与灌溉供水量的关系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膜下滴灌玉米在全生育期内的水分变化
6.1.2 膜下滴灌玉米不同方案株高、叶面积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6.1.3 膜下滴灌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6.1.4.膜下滴灌玉米合理高效灌溉制度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 王浩,王建华.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03)
[2]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研究[J]. 梁青青,朱厚岩. 中国环境管理. 2011(04)
[3]我国水资源研究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 夏军,翟金良,占车生. 地球科学进展. 2011(09)
[4]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研究[J]. 矫江,杜少敏.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04)
[5]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面临的挑战[J]. 谭智心,钟真. 江汉论坛. 2011(07)
[6]东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及发展对策[J]. 于程,于娜. 农业工程. 2011(01)
[7]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钱文婧,贺灿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02)
[8]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夏军,刘春蓁,任国玉. 地球科学进展. 2011(01)
[9]基于水土资源状况的中国粮食安全思考[J]. 杨贵羽,汪林,王浩. 农业工程学报. 2010(12)
[10]黑龙江省旱灾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分析研究[J]. 李铁男,李莹,郎景波. 节水灌溉. 2010(12)
硕士论文
[1]膜下滴灌条件下甜瓜田间需水规律的研究[D]. 桑艳朋.石河子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7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1277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