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辽宁中南部地区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及大豆生育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4 00:29
本试验采用课题组前期所筛选出的耐荫大豆和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耐密植玉米品种,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进行了玉米-大豆品种间作试验。沈阳市辽中区选用辽豆32大豆品种和东单6531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普兰店市选用铁丰31大豆品种和良玉99玉米品种;新民市选用沈农17大豆品种和东单6531玉米品种。在不同间作模式下研究了大豆冠层光能截获与光合特性、大豆植株养分含量、产量以及玉米-大豆间作的综合效益。试验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四种间作模式:2行玉米//2行大豆、2行玉米//3行大豆、2行玉米//4行大豆、2行玉米//5行大豆,种植行向为南北行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玉米遮荫会对不同生育时期大豆的植株形态性状产生直接影响,间作大豆为了获得更多光能,会导致植株变高,主茎变细,分枝数和节数减少,节间长度变大、平衡点升高,随着大豆种植行比的增加,这些指标逐渐趋于CK(正常单作)水平。且在R3(结荚期)时期对间作大豆株高影响最大。同时,与CK相比,玉米遮荫影响会使间作大豆结荚籽粒在植株冠层分布有下降趋势。2.不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玉米遮荫会导致大豆光合能力受到抑制。随着间...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玉米-大豆间作中大豆主茎荚数和粒数(辽中)
CK 2:2 2:3 2:4 2:5处豆间作中大豆生殖生长期冠层 PAR 值(MJ·m-2)图(辽中) (MJ·m-2) of soybean during reproductive growth period in mintercropping (Liaozhong)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轮套作体系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研究[J]. 陈远学,刘静,陈新平,张朝春,黄蔚,唐义琴,徐开未.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06)
[2]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及效应分析[J]. 韦柳佳,黄莉,张雅琼,贾阳映,徐文婷,尹元萍,董文汉,谢世清,梁泉. 西南农业学报. 2013(01)
[3]施磷对不同间作体系间作优势与磷肥利用的影响[J]. 陈磊,张朝春,张信吉,秦雪梦,焦念元.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6)
[4]小麦蚕豆间作对红壤有效磷的影响及其与根际pH值的关系[J]. 张德闪,王宇蕴,汤利,郑毅,左建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01)
[5]改变玉米行距种植对豌豆/玉米间作体系产量的影响[J]. 赵建华,孙建好,李隆,李伟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11)
[6]玉米-大豆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研究[J]. 王秀领,闫旭东,徐玉鹏,刘忠宽. 河北农业科学. 2012(04)
[7]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下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传输特征[J]. 朱相成,汤亮,张文宇,曹梦莹,曹卫星,朱艳. 中国农业科学. 2012(01)
[8]玉米和大豆条带间作模式下的光环境特性[J]. 高阳,段爱旺,刘祖贵,申孝军.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6)
[9]我国玉米主要间作技术研究进展[J]. 刘天学,张绍芬,赵霞,李潮海. 河南农业科学. 2008(05)
[10]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J]. 刘均霞,陆引罡,远红伟,张振中,催保伟. 华北农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玉米/大豆种内与种间作物的资源竞争[D]. 吕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2]玉米/大豆条带间作群体PAR和水分的传输与利用[D]. 高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3]间作对氮素和水分利用的影响[D]. 叶优良.中国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物质形成和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D]. 孟田.沈阳农业大学 2016
[2]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根际土壤磷有效性研究[D]. 毛璐.四川农业大学 2016
[3]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土壤氮素转化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D]. 周丽.四川农业大学 2016
[4]玉/豆间作下品种和田间配置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程玉柱.南京农业大学 2015
[5]化肥减量对玉米间作大豆模式光和特性和产量的影响[D]. 黄亚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6]不同遮荫下大豆幼苗光合特性研究[D]. 李瑞.四川农业大学 2014
[7]不同带宽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系统作物养分积累竞争和产量的影响[D]. 卢凤芝.四川农业大学 2014
[8]不同磷素水平土壤对大豆磷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D]. 于洋.东北农业大学 2013
[9]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大豆形态性状、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王一.四川农业大学 2013
[10]华北典型城郊夏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经济与环境效应研究[D]. 张亦涛.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136298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玉米-大豆间作中大豆主茎荚数和粒数(辽中)
CK 2:2 2:3 2:4 2:5处豆间作中大豆生殖生长期冠层 PAR 值(MJ·m-2)图(辽中) (MJ·m-2) of soybean during reproductive growth period in mintercropping (Liaozhong)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轮套作体系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研究[J]. 陈远学,刘静,陈新平,张朝春,黄蔚,唐义琴,徐开未.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06)
[2]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及效应分析[J]. 韦柳佳,黄莉,张雅琼,贾阳映,徐文婷,尹元萍,董文汉,谢世清,梁泉. 西南农业学报. 2013(01)
[3]施磷对不同间作体系间作优势与磷肥利用的影响[J]. 陈磊,张朝春,张信吉,秦雪梦,焦念元.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6)
[4]小麦蚕豆间作对红壤有效磷的影响及其与根际pH值的关系[J]. 张德闪,王宇蕴,汤利,郑毅,左建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01)
[5]改变玉米行距种植对豌豆/玉米间作体系产量的影响[J]. 赵建华,孙建好,李隆,李伟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11)
[6]玉米-大豆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研究[J]. 王秀领,闫旭东,徐玉鹏,刘忠宽. 河北农业科学. 2012(04)
[7]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下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传输特征[J]. 朱相成,汤亮,张文宇,曹梦莹,曹卫星,朱艳. 中国农业科学. 2012(01)
[8]玉米和大豆条带间作模式下的光环境特性[J]. 高阳,段爱旺,刘祖贵,申孝军.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6)
[9]我国玉米主要间作技术研究进展[J]. 刘天学,张绍芬,赵霞,李潮海. 河南农业科学. 2008(05)
[10]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J]. 刘均霞,陆引罡,远红伟,张振中,催保伟. 华北农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玉米/大豆种内与种间作物的资源竞争[D]. 吕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2]玉米/大豆条带间作群体PAR和水分的传输与利用[D]. 高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3]间作对氮素和水分利用的影响[D]. 叶优良.中国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物质形成和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D]. 孟田.沈阳农业大学 2016
[2]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根际土壤磷有效性研究[D]. 毛璐.四川农业大学 2016
[3]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土壤氮素转化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D]. 周丽.四川农业大学 2016
[4]玉/豆间作下品种和田间配置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程玉柱.南京农业大学 2015
[5]化肥减量对玉米间作大豆模式光和特性和产量的影响[D]. 黄亚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6]不同遮荫下大豆幼苗光合特性研究[D]. 李瑞.四川农业大学 2014
[7]不同带宽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系统作物养分积累竞争和产量的影响[D]. 卢凤芝.四川农业大学 2014
[8]不同磷素水平土壤对大豆磷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D]. 于洋.东北农业大学 2013
[9]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大豆形态性状、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王一.四川农业大学 2013
[10]华北典型城郊夏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经济与环境效应研究[D]. 张亦涛.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136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1362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