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四个甘薯品种光合特性及淀粉代谢差异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10:41
  本文以两种不同类型甘薯为材料,对甘薯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块根膨大期可溶性糖合成转运与淀粉积累规律及块根贮藏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动态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甘薯净光合速率因品种类型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淀粉甘薯品种净光合速率平均值极显著高于低淀粉甘薯品种。不同类型甘薯产量性状方差分析表明,高淀粉甘薯品种干率、淀粉率、鲜薯产量均极显著高于低淀粉甘薯品种,说明净光合速率越强,光合产物积累量越多,作物越容易获得高产。2.高、低淀粉类型的甘薯品种可溶性糖的转运、分配与块根淀粉的积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整个块根膨大期,甘薯叶片中可溶性糖的积累量与甘薯块根淀粉的积累量变化趋势一致。甘薯块根膨大的后期,茎秆、叶片中的可溶性糖积累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淀粉积累速率几乎下降至最低值,不再大量合成淀粉。3.甘薯块根在贮藏期间淀粉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下降,高淀粉甘薯品种在低温条件下淀粉下降速率更慢,因此低温条件更适宜高淀粉品种的贮藏。甘薯块根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无论在哪种贮藏条件下,变化规律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高于初始值。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甘薯概述
    1.2 甘薯的利用价值
    1.3 作物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1.4 作物可溶性糖与淀粉积累关系的研究
    1.5 甘薯贮藏过程中淀粉及可溶性含量变化的研究
    1.6 甘薯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1.7 选题意义
第2章 甘薯光合特性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设计与田间栽培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叶绿素SPAD的测定
        2.3.2 光合指标的测定
        2.3.3 产量性状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2.5 结果与分析
        2.5.1 叶绿素SPAD值变化
        2.5.2 光合特性差异性比较
        2.5.3 产量性状的比较
    2.6 讨论
    2.7 结论
第3章 甘薯可溶性糖转运、分配与块根淀粉积累规律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3.2.2 试验材料
        3.2.3 试验设计与田间栽培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3.1 取样时间及样品制备
        3.3.2 测定项目
        3.3.3 测定方法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分析
        3.5.1 不同类型甘薯叶片可溶性糖积累量的变化
        3.5.2 不同类型甘薯茎秆可溶性糖积累量的变化
        3.5.3 不同类型甘薯块根淀粉积累量及积累速率的变化
    3.6 讨论
    3.7 结论
第4章 甘薯贮藏过程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4.2.2 试验时间及地点
        4.2.3 取样时间及样品制备
    4.3 测定项目
        4.3.1 测定指标与方法
        4.3.2 测定方法
    4.4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分析
        4.5.1 高淀粉品种不同贮藏条件下淀粉含量的变化
        4.5.2 低淀粉品种不同贮藏条件下淀粉含量的变化
        4.5.3 甘薯贮藏过程中淀粉含量下降率差异性分析
        4.5.4 甘薯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4.6 讨论
    4.7 结论
第5章 总结、创新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变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陈景鑫,孙蕊,马赛楠.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6(02)
[2]施氮量对春谷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张艾英,郭二虎,王军,范惠萍,李瑜辉,王丽霞,王秀清,程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5)
[3]不同产量水平甘薯品种光合产物分配差异及其原因[J]. 柳洪鹃,史春余,柴沙沙.  作物学报. 2015(03)
[4]玉米淀粉在医药片剂中的应用[J]. 李玉红.  工企医刊. 2014(04)
[5]不同木薯品种茎叶可溶性糖与块根淀粉积累特性研究[J]. 陈会鲜,罗兴录,袁圣勇,刘兴淋,黄以致,杨鑫,郭雅静,樊吴静.  南方农业学报. 2014(06)
[6]马铃薯泉云3号和泉引1号叶片光合特性研究[J]. 凌永胜,李锦泉,林金秀,林涛,陈朝文,刘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2014(03)
[7]不同淀粉质量分数甘薯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J]. 吕长文,唐道彬,赵勇,张凯,王季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8]不同木薯品种块根成分的累积变化规律[J]. 张树河,李海明,李瑞美,李和平,潘世明.  福建农业学报. 2014(02)
[9]红薯的保健功效与食用方法[J]. 郑九斤.  湖南农机. 2013(12)
[10]高低淀粉木薯品种可溶性糖转运、分配与块根淀粉积累的关系研究[J]. 袁圣勇,罗兴录,曾文丹,杨鑫,刘兴淋,梁信子,陈会鲜,吴海宁,樊吴静.  中国农学通报. 2013(33)

硕士论文
[1]木薯块根淀粉积累过程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 池敏青.广西大学 2007
[2]不同产量类型大豆冠层生理生态特性研究[D]. 金剑.东北农业大学 2003
[3]甘薯淀粉理化特性研究[D]. 黄华宏.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61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161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4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