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基于SSR的甜玉米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9 10:25
  探究应用分子手段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行性,辅助改良甜玉米自交系和组配杂交组合,减少盲目育种。本文将13份表型差异较大的甜玉米自交系,配制42份杂交组合(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利用自交系以及杂交后代F1所获试验数据对14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利用SSR分子标记对13份供试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将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进行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方差分析及杂种优势:对42份杂交种的14个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各组合间差异均达极显著,说明各性状间存在可遗传差异;F1代各性状平均值均优于亲本自交系;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平均优势、超亲优势都存在很大变幅,总体上各性状平均优势、超亲优势均正向效应多于负向;本试验中的优势组合:A1×B5、A2×B1、A4×B2、A4×B3、A5×B2、A5×B3、A7×B4。(2)SSR标记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SSR标记的自交系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1111-0.9118,平均为0.7133。A6与B6间遗传距离最大,可达0.9118,A7与B6间遗传距离最小,仅为0.1111。采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0.72...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甜玉米简介
        1.1 甜玉米的起源
        1.2 甜玉米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甜玉米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章 杂种优势简介
        2.1 杂种优势的概念
        2.2 杂种优势机理相关假说
            2.2.1 显性假说
            2.2.2 超显性假说
            2.2.3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新见解
        2.3 杂种优势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第三章 玉米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的研究
第二篇 材料与方法
    第一章 13份甜玉米自交系SSR分子标记的研究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1 DNA的提取
            1.1.2 检测所提DNA浓度
            1.1.3 SSR引物
            1.1.4 SSR分子标记试验方法
        1.2 结果
            1.2.1 甜玉米自交系的SSR分析
            1.2.2 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42份甜玉米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甜玉米杂交组合各性状的调查结果
            2.2.2 甜玉米杂交组合各性状的方差分析
            2.2.3 甜玉米杂交组合各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2.2.4 甜玉米杂交组合各性状的杂种优势指数分析
            2.2.5 遗传距离与四个主要性状杂种优势指数的分析
            2.2.6 各性状杂种优势指数与遗传距离关系的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结论
        3.1 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3.2 SSR标记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3.3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杂种优势机理的研究进展[J]. 王丹丹,李韩帅,时夏,白琪林,汤继华.  山西农业科学. 2016(07)
[2]国内外甜玉米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张鹏,鲁晓翔,陈绍慧,马骏,李江阔.  保鲜与加工. 2013(02)
[3]我国甜玉米保鲜加工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 黄建初,李崇高,韩明,曾援,潘凤莲.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0)
[4]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 姚文华,韩学莉,汪燕芬,谭静,徐春霞,陈洪梅,番兴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02)
[5]浅谈胚乳突变基因对甜玉米的影响与育种策略[J]. 孙会东.  甘肃农业. 2010(11)
[6]甜玉米品种选育及产业发展现状[J]. 武明宇.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05)
[7]我国玉米杂交优势利用回顾与未来育种改进遗传性状的前瞻[J]. 曾孟潜.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9(S2)
[8]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荆绍凌,孙志超,代玉仙,李淑华.  中国种业. 2009(S1)
[9]亚麻遗传距离分析[J]. 牛海龙,刘海龙,滕占伟,周玉萍,徐立群,潘亚丽.  吉林农业科学. 2009(04)
[10]分子标记技术及在水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J]. 吕瑞玲,吴小凤,刘敏超.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4)



本文编号:3167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167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b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