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1-05-15 03:17
从24个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系)中,根据不同产量水平和氮素农学利用率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种类型(高产氮高效、高产氮中效、中产氮中效),系统比较各类型产量和氮素农学利用率,以探究高产氮高效型籼粳杂交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高产氮高效型产量显著高于高产氮中效型和中产氮中效型,分别高4.04%~4.38%和13.37%~13.41%,其高产原因在于群体颖花量大,能达到5.87×108~6.20×108 hm–2。与高产氮中效型和中产氮中效型相比,高产氮高效型成穗率高,能保持在68.83%~70.05%;抽穗期叶面积指数高,且生育后期衰减平缓,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在3.85以上;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大,达7.91~7.99thm–2,全生育期干物质量可达21.15~21.46thm–2。在氮素吸收利用方面,高产氮高效型总吸氮量显著高于高产氮中效型和中产氮中效型,分别高5.07%~5.14%和4.50%~5.96%;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氮素吸收速率表现为高产氮高效型>高产氮中效型&...
【文章来源】:作物学报. 2020,46(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茎蘖动态
1.3.2 叶面积
1.3.3 干物质
1.3.4 产量测定
1.3.5 氮素测定
1.3.6 数据计算
1.3.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2.2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株高及成穗率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各生育阶段物质积累及其比例的差异
2.4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叶面积指数及结实期叶面积衰减率的差异
2.5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的差异
2.6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各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及比例和吸收速率的差异
2.7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抽穗—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及转运的差异
2.8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肥利用率的差异
3 讨论
3.1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物质积累的差异
3.2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素吸收及利用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7850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 金芝辉,王起,潘康蓉,杨赟. 杂交水稻. 2019(02)
[2]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株高变化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汪峰,谌江华,孙梅梅,柴伟纲,姚红燕,戴瑶璐,张玉屏,朱德峰,陈若霞. 浙江农业学报. 2019(01)
[3]籼粳杂交稻与常规粳稻产量、干物质氮素累积转运及氮素利用差异研究[J]. 陈贵,陈梅,张红梅,王士磊,施卫明,程旺大. 浙江农业学报. 2018(12)
[4]不同类型籼粳杂交稻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及其与灌浆结实期气候因素间的相关性[J]. 徐栋,朱盈,周磊,韩超,郑雷鸣,张洪程,魏海燕,王珏,廖桉桦,蔡仕博. 作物学报. 2018(10)
[5]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19的选育与应用[J]. 王林友,王建军,张礼霞,祁永斌,范宏环,宋建,金庆生. 杂交水稻. 2018(06)
[6]江苏省早熟晚粳高产水稻新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及成因分析[J]. 吴越,胡静,陈琛,张家星,李万元,唐东南,仲军,羊彬,朱正康,姚友礼,王余龙,董桂春.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6)
[7]Yield potential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China’s super rice[J]. WANG Fei,PENG Shao-b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7(05)
[8]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 宋昕蔚,林建荣,吴明国. 科学通报. 2016(35)
[9]不同株高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J]. 郭保卫,李超,韦还和,王子杰,许轲,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魏海燕. 核农学报. 2017(01)
[10]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素积累与转运特征[J]. 李超,韦还和,许俊伟,王子杰,许轲,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魏海燕,郭保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5)
本文编号:3186844
【文章来源】:作物学报. 2020,46(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茎蘖动态
1.3.2 叶面积
1.3.3 干物质
1.3.4 产量测定
1.3.5 氮素测定
1.3.6 数据计算
1.3.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2.2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株高及成穗率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各生育阶段物质积累及其比例的差异
2.4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叶面积指数及结实期叶面积衰减率的差异
2.5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的差异
2.6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各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及比例和吸收速率的差异
2.7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抽穗—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及转运的差异
2.8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肥利用率的差异
3 讨论
3.1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物质积累的差异
3.2 不同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素吸收及利用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7850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 金芝辉,王起,潘康蓉,杨赟. 杂交水稻. 2019(02)
[2]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株高变化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汪峰,谌江华,孙梅梅,柴伟纲,姚红燕,戴瑶璐,张玉屏,朱德峰,陈若霞. 浙江农业学报. 2019(01)
[3]籼粳杂交稻与常规粳稻产量、干物质氮素累积转运及氮素利用差异研究[J]. 陈贵,陈梅,张红梅,王士磊,施卫明,程旺大. 浙江农业学报. 2018(12)
[4]不同类型籼粳杂交稻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及其与灌浆结实期气候因素间的相关性[J]. 徐栋,朱盈,周磊,韩超,郑雷鸣,张洪程,魏海燕,王珏,廖桉桦,蔡仕博. 作物学报. 2018(10)
[5]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19的选育与应用[J]. 王林友,王建军,张礼霞,祁永斌,范宏环,宋建,金庆生. 杂交水稻. 2018(06)
[6]江苏省早熟晚粳高产水稻新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及成因分析[J]. 吴越,胡静,陈琛,张家星,李万元,唐东南,仲军,羊彬,朱正康,姚友礼,王余龙,董桂春.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6)
[7]Yield potential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China’s super rice[J]. WANG Fei,PENG Shao-b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7(05)
[8]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 宋昕蔚,林建荣,吴明国. 科学通报. 2016(35)
[9]不同株高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J]. 郭保卫,李超,韦还和,王子杰,许轲,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魏海燕. 核农学报. 2017(01)
[10]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素积累与转运特征[J]. 李超,韦还和,许俊伟,王子杰,许轲,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魏海燕,郭保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5)
本文编号:3186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1868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