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异交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18 02:21
为探索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异交特性的影响。以培矮64S、Y58S、广占63-2S、H638S为材料,在育性敏感期利用人工气候室设计24℃、27℃、30℃、33℃、36℃五个温度连续处理6天,以田间自然温度条件作对照(CK,平均温度29.8℃),研究温度对光温敏核不育系幼穗生理生化特性和抽穗开花期异交特性的影响。获得如下结果:1.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在人工气候室和自然条件下均表现不育,无染色花粉,且典败花粉数目随处理温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24℃和27℃处理典败花粉最多,36℃处理典败花粉最少。不育系间对温度敏感性表现差异,Y58S花粉对温度最敏感,以33℃和36℃温度处理变成无花粉型,其次为培矮64S、广占63-2S和H638S。2.4个不育系育性敏感期以30℃及以上温度处理不利于异交特性表现,不育系间表现差异。4个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均以24℃、27℃温度处理表现较好,显著高于其它高温处理(33℃和36℃);柱头活力系数均表现随处理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以24℃、27℃温度处理表现较好;培矮64S、广占63-2S、H638S异交结实率以24℃表现最好,分别为58.87%、...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研究进展
1.1.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类型
1.1.2 育性转换敏感期
1.1.3 育性转换生理生化特性
1.1.4 育性转换的遗传背景
1.1.5 展望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进展
1.2.1 水稻雄性不育系抽穗特性的研究
1.2.2 水稻雄性不育系开花特性的研究
1.2.3 水稻雄性不育系柱头特性的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异交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花粉败育程度的影响
2.2.2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卡颈特性影响
2.2.3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柱头外露率的影响
2.2.4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柱头活力的影响
2.2.5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MDA含量的影响
3.2.2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POD活性的影响
3.2.3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2.4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全文总结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1 全文总结
4.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192925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研究进展
1.1.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类型
1.1.2 育性转换敏感期
1.1.3 育性转换生理生化特性
1.1.4 育性转换的遗传背景
1.1.5 展望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进展
1.2.1 水稻雄性不育系抽穗特性的研究
1.2.2 水稻雄性不育系开花特性的研究
1.2.3 水稻雄性不育系柱头特性的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异交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花粉败育程度的影响
2.2.2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卡颈特性影响
2.2.3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柱头外露率的影响
2.2.4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柱头活力的影响
2.2.5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MDA含量的影响
3.2.2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POD活性的影响
3.2.3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2.4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全文总结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1 全文总结
4.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192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1929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