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授粉方式对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种子活力差异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06:20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核心,种子活力是衡量种子播种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活力种子出苗快速、整齐,苗强苗壮,抗逆性强,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生产潜力,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玉米果穗上中下不同部位种子活力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针对这种差异的机理至今仍无报道。本研究采用雌穗吐丝过程中的多次授粉和吐丝完成后的一次授粉两种处理方式,对二者果穗不同部位种子的活力、百粒重、内源激素ABA和GA4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RNA-seq技术进行比较转录组学研究,探讨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种子活力差异形成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果穗不同部位的种子活力存在差异,中部的最高,上部的最低,中部、下部种子的活力与上部的呈极显著水平的差异,且这种差异是由种子的萌发后幼苗的单株重量差异所致;多次授粉和一次授粉果穗不同部位种子活力的差异规律相同,一次授粉能减小果穗不同部位种子间的活力差异。果穗下部种子的百粒重最大,上部种子的百粒重最小,果穗不同部位种子的百粒重与种子活力无关。2.果穗中部种子胚中ABA的含量最低,下部种子的最高,差异达到显著水平,GA4含量在不同部位有明显的差异,上部的最...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授粉方式对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种子活力差异的影响研究


不同组合共有的208个差异基因的聚类热图

差异表达基因,热图,聚类,授粉方式


授粉方式对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种子活力差异的影响研究而 CK_MvsCK_T、CK_BvsCK_T 共表达的基因数为 630(图 3D),对这些差聚类分析(图 5),把这些基因可以分为 5 类,第Ⅰ、Ⅱ类为一次授粉不同组合达量较多次授粉的下调,Ⅰ类基因在多次授粉不同组合中基因表达量上调,而粉不同组合中,基因的表达量则是下调的;在第Ⅱ类基因中,不同的授粉方式部位基因差异表达的程度,但在不同组合中基因的差异表达趋势是一致的;在类基因中,一次授粉不同组合基因的表达量较多次授粉的上调,第Ⅳ类基因授粉方式没有改变不同组合基因差异表达的趋势,只是改变不同组合基因的差度,而第Ⅴ类基因则是通过授粉方式的改变调控差异基因的表达趋势,使不同异基因由下调变为上调;其他基因的表达量在不同组合中的差异不一致,有的上调,有的表达量是下调,将其归为第Ⅲ类。

热图,聚类,基因,倍数


下调模式相似,多数基因上下调的倍数 MvsT 大于 CK_MvsC_T 绝大多数差异基因上下调模式相似,只有 GRMZM54336 差异基因上下调规律相反。根据表达模式的不同,将 80 Ⅱ、Ⅲ,Ⅰ类含有 2 个基因 GRMZM2G138689 和 GRMZM2G,且这两个基因在不同组合中的差异倍数范围为较大,介于 2基因,其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倍数较小,介于 0-2 之间,该类谢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丙酮酸脱羧酶、谷胱甘肽转移酶;3较大,均高于第Ⅱ类,将其归为第Ⅲ类,这类上调基因中包含酶合成相关的基因,多数参与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将 39 个下可分为 2 类,38 个基因属于Ⅰ类, 涉及多种编码与 DNA 结 锚定蛋白和 regulator of chromosome condensation 相关的蛋2555 在表达模式上不同于这 38 个下调基因,属于Ⅱ类基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xpression Patterns of ABA and GA Metabolism Genes and Hormone Levels during Rice Seed Development and Imbibition: A Comparison of Dormant and Non-Dormant Rice Cultivars[J]. Yang Liu,Jun Fang,Fan Xu,Jinfang Chu,Cunyu Yan,Michael R.Schlappi,Youping Wang,Chengcai Chu.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14(06)
[2]The Comparison of Sugar Components in the Developing Grains of Sweet Corn and Normal Corn[J]. LIU Peng, HU Chang-hao, DONG Shu-ting, WANG Kong-jun and ZHANG Ji-wangCollege of Agronomy ,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P.R.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3(03)



本文编号:3211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11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6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