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调控和氮肥对高密度下春玉米光热水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06 14:36
【目的】探讨高密度下化学调控和氮肥对玉米光合特性、籽粒灌浆及光热水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玉米密植抗逆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2018年哈尔滨区域玉米生长季,在大田高密度种植下(90 000株/hm2),设置3个不同氮肥水平N100(100 kg·hm-2)、N200(200 kg·hm-2)和N300(300 kg·hm-2),7叶期喷施化控剂(玉黄金,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研究化控和氮肥对高密度种植下玉米生长发育和光热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灌浆速率、光热水利用效率(RUE、HUE和WUE)及产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施氮量200 kg·hm-2下达到最大。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化控和氮肥共同作用显著提高了叶片Pn和Fv/Fm,提高了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和灌浆速率,RUE、HUE和WUE显著提高,使产量得到进一步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灌浆速率与籽粒内源激素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2020,53(1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图文】:
高密度下化学调控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
利用Logistic方程模拟玉米籽粒灌浆过程,结合表2各籽粒灌浆参数,计算出花后不同阶段玉米籽粒在不同处理下的灌浆速率,与同一时期籽粒内源激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表3)。在2017年,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在花后10—20 d与IAA、CTK和ABA均呈显著正相关;2018年,籽粒灌浆速率在花后10—30 d与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花后10—25 d与CT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10—20 d与G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花后10、15和25 d与AB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灌浆前期和中期,其灌浆速率与IAA、CTK、GA和ABA密切相关,IAA、CTK、GA和ABA的含量越高,其灌浆速率就越快。2.5 高密度下化学调控和氮肥处理对玉米光热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光合能力的提高对增加籽粒产量有重要作用[33]。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光化学效率是重要的光合及荧光参数,反映了叶片的光合效率和光合作用强度。魏廷邦等[34]研究认为,增施氮肥可增强玉米密植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化控处理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使叶片维持较高的光合能力[35]。前人研究表明,化控可以提高玉米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延缓叶片衰老,并使光合生理功能得到改善[36-37]。本研究表明,高密度下各氮肥处理中,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叶片Pn和Fv/Fm先升高后降低,施氮量200 kg·hm-2下显著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在氮肥和化学调控共同作用下,叶片Pn和Fv/Fm显著提高,其中,200 kg·hm-2施氮量下施用化控时光合及荧光参数达到最大。说明化学调控能够在氮肥促进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叶片对光能的利用,提高了光合能力。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Pn和Fv/Fm显著正相关,说明在施氮量200 kg·hm-2下施用化控剂通过增强叶片Pn和Fv/Fm,有利于最终玉米产量的提高。3.2 高密度下化学调控和氮肥处理对籽粒灌浆及其激素调控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旱胁迫影响玉米穗发育的研究进展[J]. 李红伟,江艳平,贾双杰,赵国强,王泳超,杨青华,刘天学,李潮海,邵瑞鑫. 玉米科学. 2020(02)
[2]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变化特征[J]. 淮贺举,孙宁,史磊刚,李奇峰,胡海棠,陶欢,李存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01)
[3]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生育期内玉米产量的影响[J]. 戚颖,白雪峰,李铁男.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9)
[4]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J]. 魏廷邦,柴强,王伟民,王军强. 中国农业科学. 2019(03)
[5]水氮限量供给对盐渍化农田玉米光能利用与产量的影响[J]. 徐昭,史海滨,李仙岳,田彤,付小军,李正中. 农业机械学报. 2018(12)
[6]两个生态区大豆光热资源利用率和产量的差异及对化控剂的响应[J]. 王畅,赵海东,冯乃杰,郑殿峰,梁晓艳,齐德强,黄文婷.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1)
[7]氮密互作对不同株型玉米形态、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 肖万欣,刘晶,史磊,赵海岩,王延波.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9)
[8]不同密度条件下化控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王红军,郭书亚,张艳,尚赏.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7)
[9]种植密度对旱地不同株型春玉米品种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 徐宗贵,孙磊,王浩,王淑兰,王小利,李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3)
[10]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薛吉全,王立春,王璞,陆卫平,王俊河,杨祁峰,王子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1)
本文编号:3214577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2020,53(1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图文】:
高密度下化学调控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
利用Logistic方程模拟玉米籽粒灌浆过程,结合表2各籽粒灌浆参数,计算出花后不同阶段玉米籽粒在不同处理下的灌浆速率,与同一时期籽粒内源激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表3)。在2017年,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在花后10—20 d与IAA、CTK和ABA均呈显著正相关;2018年,籽粒灌浆速率在花后10—30 d与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花后10—25 d与CT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10—20 d与G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花后10、15和25 d与AB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灌浆前期和中期,其灌浆速率与IAA、CTK、GA和ABA密切相关,IAA、CTK、GA和ABA的含量越高,其灌浆速率就越快。2.5 高密度下化学调控和氮肥处理对玉米光热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光合能力的提高对增加籽粒产量有重要作用[33]。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光化学效率是重要的光合及荧光参数,反映了叶片的光合效率和光合作用强度。魏廷邦等[34]研究认为,增施氮肥可增强玉米密植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化控处理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使叶片维持较高的光合能力[35]。前人研究表明,化控可以提高玉米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延缓叶片衰老,并使光合生理功能得到改善[36-37]。本研究表明,高密度下各氮肥处理中,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叶片Pn和Fv/Fm先升高后降低,施氮量200 kg·hm-2下显著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在氮肥和化学调控共同作用下,叶片Pn和Fv/Fm显著提高,其中,200 kg·hm-2施氮量下施用化控时光合及荧光参数达到最大。说明化学调控能够在氮肥促进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叶片对光能的利用,提高了光合能力。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Pn和Fv/Fm显著正相关,说明在施氮量200 kg·hm-2下施用化控剂通过增强叶片Pn和Fv/Fm,有利于最终玉米产量的提高。3.2 高密度下化学调控和氮肥处理对籽粒灌浆及其激素调控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旱胁迫影响玉米穗发育的研究进展[J]. 李红伟,江艳平,贾双杰,赵国强,王泳超,杨青华,刘天学,李潮海,邵瑞鑫. 玉米科学. 2020(02)
[2]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变化特征[J]. 淮贺举,孙宁,史磊刚,李奇峰,胡海棠,陶欢,李存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01)
[3]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生育期内玉米产量的影响[J]. 戚颖,白雪峰,李铁男.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9)
[4]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J]. 魏廷邦,柴强,王伟民,王军强. 中国农业科学. 2019(03)
[5]水氮限量供给对盐渍化农田玉米光能利用与产量的影响[J]. 徐昭,史海滨,李仙岳,田彤,付小军,李正中. 农业机械学报. 2018(12)
[6]两个生态区大豆光热资源利用率和产量的差异及对化控剂的响应[J]. 王畅,赵海东,冯乃杰,郑殿峰,梁晓艳,齐德强,黄文婷.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1)
[7]氮密互作对不同株型玉米形态、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 肖万欣,刘晶,史磊,赵海岩,王延波.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9)
[8]不同密度条件下化控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王红军,郭书亚,张艳,尚赏.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7)
[9]种植密度对旱地不同株型春玉米品种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 徐宗贵,孙磊,王浩,王淑兰,王小利,李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3)
[10]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薛吉全,王立春,王璞,陆卫平,王俊河,杨祁峰,王子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1)
本文编号:3214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145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