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TaCYP78A3基因原核表达及转基因小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10:25
  小麦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关系到世界粮食安全。籽粒大小是构成作物产量的直接因素和品质性状的重要指标。因此,小麦籽粒大小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对高产优质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TaCYP78A3基因位于小麦第七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短臂上,编码细胞色素P450 CYP78A3蛋白。该基因的表达活性与种子表皮细胞数目和种子大小呈正相关。在拟南芥中TaCYP78A3基因的过表达导致其种子显著增大,利用大麦条纹花叶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BSMV-VIGS)抑制内源TaCYP78A3基因在小麦籽粒发育阶段的表达,致使种子显著变小。这些研究结果初步表明TaCYP78A3基因具有调控种子大小的功能。为了进一步验证TaCYP78A3基因在小麦籽粒生长发育中的生物学效应,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胚珠特异性pINO启动子驱动的TaCYP78A3基因表达载体转入小麦,对T0代植株进行鉴定及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检测,T0:1和T1:2代转基因株系进行转基因遗传稳定性分析,测定分析转基因植株中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种子表型。此外还对TaCYP78...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TaCYP78A3基因原核表达及转基因小麦研究


TMHMM跨膜区预测图形显示

三级结构,小麦,蛋白


第二章小麦TaCYP78A3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17图2-2Phyre2预测TaCYP78A3三级结构Figure2-2ThetertiarystructureofTaCYP78A32.3.1.5TaCYP78A3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采用predLinearEpitopePredictionB细胞表位在线分析软件(http://tools.immuneepitope.org/bcell/)(阈值0.35)预测小麦TaCYP78A3蛋白含有7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分别位于:20-28、72-81、235-245、375-387、458-475、485-494、515-527,其中515-527位的抗原表位活性最高(图2-3)。图2-3小麦TaCYP78A3蛋白的B细胞表位分布图Figure2-3BcellepitopedistributionofTaCYP78A3bypredLinearEpitopePrediction2.3.1.6系统发育树用MEGA6.0在线软件的Neighbor-Joining法建构所有植物中已命名的CYP78A家族全长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树,结果如图2-4。小麦TaCYP78A3与二倍体乌拉尔图小麦TuCYP78A3进化关系最近,二者聚于系统进化树的同一分支,TaCYP78A3与TuCYP78A3的蛋白序列相似度为94%。

分布图,小麦,B细胞,表位


第二章小麦TaCYP78A3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17图2-2Phyre2预测TaCYP78A3三级结构Figure2-2ThetertiarystructureofTaCYP78A32.3.1.5TaCYP78A3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采用predLinearEpitopePredictionB细胞表位在线分析软件(http://tools.immuneepitope.org/bcell/)(阈值0.35)预测小麦TaCYP78A3蛋白含有7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分别位于:20-28、72-81、235-245、375-387、458-475、485-494、515-527,其中515-527位的抗原表位活性最高(图2-3)。图2-3小麦TaCYP78A3蛋白的B细胞表位分布图Figure2-3BcellepitopedistributionofTaCYP78A3bypredLinearEpitopePrediction2.3.1.6系统发育树用MEGA6.0在线软件的Neighbor-Joining法建构所有植物中已命名的CYP78A家族全长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树,结果如图2-4。小麦TaCYP78A3与二倍体乌拉尔图小麦TuCYP78A3进化关系最近,二者聚于系统进化树的同一分支,TaCYP78A3与TuCYP78A3的蛋白序列相似度为9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花粉介导法获得耐草甘膦玉米植株及其耐性研究[J]. 杨慧珍,任志强,肖建红,卜华虎,刘惠民.  生物技术通报. 2016(11)
[2]冬小麦产量与群体整齐度遗传分析[J]. 李卓夫,程子航,王璐,陈露,王晓楠,付连双,宋永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3]Lox基因RNAi转基因小麦后代株系种子耐储藏性分析[J]. 刘香利,李冰冰,郭利建,刘振华,赵惠贤.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6(07)
[4]小麦粒重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综述[J]. 魏玮,郭嘉莲,万琳涛,徐林峰,丁明全,周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02)
[5]冬小麦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性分析[J]. 逯腊虎,武计萍,张婷,王玉斌.  农学学报. 2014(11)
[6]小麦转基因株系中外源脂氧合酶抑制基因(Loxi)拷贝数分析[J]. 刘振华,刘香利,李冰冰,赵惠贤.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08)
[7]小麦转TaEBP基因株系抗旱特性分析[J]. 杨梅,马有志,闵东红,陈耀锋,陈学虎,张搏,王会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02)
[8]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转化小麦[J]. 刘香利,金伟波,刘缙,赵惠贤,郭蔼光.  中国农业科学. 2011(21)
[9]小麦单株产量与株高的QTL分析[J]. 丁安明,崔法,李君,赵春华,王秀芹,王洪刚.  中国农业科学. 2011(14)
[10]抗逆相关基因GmAREB转基因小麦的获得与鉴定[J]. 陈红敏,陈明,魏安智,徐兆师,李连城,徐惠君,杜丽璞,马有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06)

硕士论文
[1]基于SRAP和SSR标记的小麦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D]. 郭利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团头鲂β-防御素基因的克隆、重组表达及抗菌作用研究[D]. 张涓.华中农业大学 2014
[3]基因枪转化Anti-Trxs基因与转基因小麦后代的遗传分析[D]. 宋丽.河南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20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20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