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滴灌苜蓿接种根瘤菌的定殖、结瘤和固氮效应及对苜蓿生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19 19:58
本研究以报告基因(GFP)标记的实验室保存的优良苜蓿根瘤菌XGL026为材料,检测地下滴灌条件下,2年、4年生苜蓿接种根瘤菌的定殖、结瘤和固氮效应及对苜蓿生产的影响,明确根瘤菌应用、磁化水处理的关键技术参数,为建立高产、优质苜蓿生产体系,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实现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持。主要结论如下:荧光检测标记根瘤菌的定殖、结瘤特征。种植当年接菌处理在第2年苜蓿根际仍保持较高的定殖量和竞争结瘤能力,其中拌种加滴施2次根瘤菌并同时施氮加第2年追施2次氮肥(I(B+D2+N2)+II(N2))的处理最佳。而第1年未接菌的苜蓿,第2年滴施补接也可获得明显的接种效果,以第1、2茬返青期滴施2次根瘤菌(II(D2))的处理最优。各接种处理对不同茬次苜蓿的作用效果不同。I(B+D2+N2)+II(N2)、I(B+D2)处理对头茬苜蓿的作用显著,II(D2)处理对2、3茬苜蓿的作用效果最佳。接菌处理能促进根瘤菌在侧根上结瘤,增加侧根根瘤比例。种植当年拌种接菌的4年生苜蓿,接种根瘤菌已检测不到。通过滴施补接12次根瘤菌,可显著增加根瘤菌的定殖量,提高根瘤数、结瘤...
【文章来源】: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图 2-1 根瘤菌在 2 年生苜蓿根际的定殖动态Fig. 2-1 The colonization of GFP-Labeled rhizobium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2 years alfalfa各接种处理根瘤菌在 2 年生苜蓿根际的定殖数量测定结果如图 2-1。仅在种植当菌处理,第 1 茬苜蓿从返青期到现蕾期,根瘤菌的定殖量迅速增加至最大,依次为B+D2)(1.50×106±0.45 cfu·g-1干土)>I(B+D2+N2)+II(N2)(1.48×106±0.39 cfu·g-1干土I(B+D1)(1.16×106±0.35 cfu·g-1干土)>I(B+D1+N1)+II(N1)(1.10×106±1.81 cfu·g-1干土 2 茬苜蓿根际根瘤菌定殖量较第 1 茬平均下降 10.38%,生长至第 3 茬时根瘤菌的
第 2 茬平均定殖量为 1.05×106±1.21 cfu·g-1干土、1.01×106±0.85 cfu平均为 8.89×106±0.45 cfu·g-1干土和 9.35×106±0.38 cfu·g-1干土。第 2 接菌处理(II(D2)),根瘤菌在第 2 茬苜蓿根际的定殖量从分枝期(g-1干土)到现蕾期(2.55×106±0.79 cfu·g-1干土)上升至最大,显著高P<0.05);第 3 茬的定殖量较第 2 茬平均下降 13.56%。第 1、第 2 年均滴施接菌处理(I(B)+II(D1)、I(D1)+II(D1)),在第 ,第 1 年拌种(IB)根瘤菌的定殖量(1.31×103±1.93 cfu·g-1干土)较I(D1))处理降低 87.20%。第 1 茬滴施接菌后,现蕾期时 I(B)+II(D1的定殖量达到最大,分别为 1.38×106±0.62 cfu·g-1干土、1.31×106±0.差异不大;第 2 茬、第 3 茬苜蓿根际根瘤菌定殖量较前茬均略有下降降低 9.22%和 9.50%、7.78%和 8.03%。1.2 接种根瘤菌在 4 年生苜蓿根际的定殖动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接种根瘤菌对苜蓿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刘旭艳,石凤翎,刘昊,王瑞峰,石凤玲. 中国草地学报. 2016(06)
[2]接种不同根瘤菌对紫花苜蓿固氮效能及生物量的影响[J]. 韩志顺,郑敏娜,梁秀芝. 华北农学报. 2016(04)
[3]NO3--N/NH4+-N配比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及固氮特性的影响[J]. 范俊俊,刘晓静,李文卿.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4]西北旱区灌溉方式对苜蓿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陶雪,苏德荣,寇丹,乔阳. 草地学报. 2016(01)
[5]沙地苜蓿种植年限对土壤速效钾与碱解氮含量的影响[J]. 滕爱娣,邓波,王显国,高凯. 草原与草坪. 2015(06)
[6]西北旱区灌溉方式对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陶雪,苏德荣,乔阳,寇丹. 草业科学. 2015(10)
[7]苜蓿根瘤菌剂对紫花苜蓿生长影响研究[J]. 樊川,杨旭升,曹亚斌. 黑龙江科学. 2015(09)
[8]磷水平和接根瘤菌对紫花苜蓿根系形态特征和根瘤固氮特性的影响[J]. 郝凤,刘晓静,齐敏兴,张晓玲. 草地学报. 2015(04)
[9]地下滴灌苜蓿地土壤水分分布规律[J]. 张树振,张鲜花,隋晓青,王琰,朱进忠. 草业科学. 2015(07)
[10]2014年中国奶业回顾与展望[J]. 李胜利,曹志军,刘玉满,夏建民,王雅晶,杨敦启,姚琨,都文,翟瑞娜,康逍桐. 中国畜牧杂志. 2015(02)
本文编号:3238445
【文章来源】: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图 2-1 根瘤菌在 2 年生苜蓿根际的定殖动态Fig. 2-1 The colonization of GFP-Labeled rhizobium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2 years alfalfa各接种处理根瘤菌在 2 年生苜蓿根际的定殖数量测定结果如图 2-1。仅在种植当菌处理,第 1 茬苜蓿从返青期到现蕾期,根瘤菌的定殖量迅速增加至最大,依次为B+D2)(1.50×106±0.45 cfu·g-1干土)>I(B+D2+N2)+II(N2)(1.48×106±0.39 cfu·g-1干土I(B+D1)(1.16×106±0.35 cfu·g-1干土)>I(B+D1+N1)+II(N1)(1.10×106±1.81 cfu·g-1干土 2 茬苜蓿根际根瘤菌定殖量较第 1 茬平均下降 10.38%,生长至第 3 茬时根瘤菌的
第 2 茬平均定殖量为 1.05×106±1.21 cfu·g-1干土、1.01×106±0.85 cfu平均为 8.89×106±0.45 cfu·g-1干土和 9.35×106±0.38 cfu·g-1干土。第 2 接菌处理(II(D2)),根瘤菌在第 2 茬苜蓿根际的定殖量从分枝期(g-1干土)到现蕾期(2.55×106±0.79 cfu·g-1干土)上升至最大,显著高P<0.05);第 3 茬的定殖量较第 2 茬平均下降 13.56%。第 1、第 2 年均滴施接菌处理(I(B)+II(D1)、I(D1)+II(D1)),在第 ,第 1 年拌种(IB)根瘤菌的定殖量(1.31×103±1.93 cfu·g-1干土)较I(D1))处理降低 87.20%。第 1 茬滴施接菌后,现蕾期时 I(B)+II(D1的定殖量达到最大,分别为 1.38×106±0.62 cfu·g-1干土、1.31×106±0.差异不大;第 2 茬、第 3 茬苜蓿根际根瘤菌定殖量较前茬均略有下降降低 9.22%和 9.50%、7.78%和 8.03%。1.2 接种根瘤菌在 4 年生苜蓿根际的定殖动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接种根瘤菌对苜蓿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刘旭艳,石凤翎,刘昊,王瑞峰,石凤玲. 中国草地学报. 2016(06)
[2]接种不同根瘤菌对紫花苜蓿固氮效能及生物量的影响[J]. 韩志顺,郑敏娜,梁秀芝. 华北农学报. 2016(04)
[3]NO3--N/NH4+-N配比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及固氮特性的影响[J]. 范俊俊,刘晓静,李文卿.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4]西北旱区灌溉方式对苜蓿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陶雪,苏德荣,寇丹,乔阳. 草地学报. 2016(01)
[5]沙地苜蓿种植年限对土壤速效钾与碱解氮含量的影响[J]. 滕爱娣,邓波,王显国,高凯. 草原与草坪. 2015(06)
[6]西北旱区灌溉方式对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陶雪,苏德荣,乔阳,寇丹. 草业科学. 2015(10)
[7]苜蓿根瘤菌剂对紫花苜蓿生长影响研究[J]. 樊川,杨旭升,曹亚斌. 黑龙江科学. 2015(09)
[8]磷水平和接根瘤菌对紫花苜蓿根系形态特征和根瘤固氮特性的影响[J]. 郝凤,刘晓静,齐敏兴,张晓玲. 草地学报. 2015(04)
[9]地下滴灌苜蓿地土壤水分分布规律[J]. 张树振,张鲜花,隋晓青,王琰,朱进忠. 草业科学. 2015(07)
[10]2014年中国奶业回顾与展望[J]. 李胜利,曹志军,刘玉满,夏建民,王雅晶,杨敦启,姚琨,都文,翟瑞娜,康逍桐. 中国畜牧杂志. 2015(02)
本文编号:3238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384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