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水稻PLA生物降解秧盘特性及机插配套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3 16:40
  传统机插一般采用塑料秧盘,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加工而成,使用废弃后不能自然降解,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回收利用困难,长期大量使用对稻田环境存在较大的污染隐患。再者,为了保证秧块成毯和降低漏秧率,机插育秧播种量一般在70 g/盘以上,导致所育秧苗素质较差,机插每穴本数过多,不利于杂交稻产量潜力发挥。生物降解秧盘以聚乳酸(PLA)生物降解塑料为原料,结合上钵下毯设计,可带盘机插,为杂交稻稀播机插与机插秧绿色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研究通过探讨PLA生物降解秧盘降解特性及对稻田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种量和不同播期育秧的秧苗素质、机插特性与产量,为生物降解秧盘的进一步改进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生物降解秧盘在实验室受控堆肥条件下生物降解率随时间变化符合Richards方程模型(r2=0.99**),降解后42 d达到最大降解率,为1.25%/d,6个月生物降解率达到了75.55%,符合ASTM D5338和GB/T 20197关于生物降解塑料降解能力的要求。生物降解秧盘在土埋条件下的失重率先呈线性快速上升,约80天后增速放缓,1...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水稻PLA生物降解秧盘特性及机插配套技术研究


土埋条件下生物降解秧盘的降解Fig.2.3Thedegreeofdisintegrationofbiodegradabletrayinpaddysoil

秧盘,出苗率,播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生物降解秧盘及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3.2 结果与分析3.2.1 生物降解秧盘育秧对出苗率的影响由图 3.1 所示,除中浙优 8 号普通平盘育秧外,出苗率随播量减少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以生物降解秧盘 30 g/盘处理出苗率最高,中浙优 8 号和甬优 538 分别达到了 91.08%和 87.76%。播量为 30 和 50 g/盘时,随播量增加,中浙优 8 号中生物降解秧盘出苗率下降 11.64%,普通平盘下降 10.22%,甬优 538 则分别下降了 8.53%和 17.6%。2 种秧盘比较,中浙优 8 号生物降解秧盘30 和 50 g/盘处理的出苗率显著高于普通平盘,分别高 20.57%和 19.15%,而甬优 538 两种秧盘差异不显著。播量为 70 和 90 g/盘时,随播量增加出苗率下降不显著,两种秧盘间差异也不显著,中浙优 8 号出苗率在 58.96-64.64%间,甬优 538 出苗率在 61.24-67.49%间。可见,稀播条件下(特指 30 g/盘,下同)生物降解秧盘育秧有利于提高出苗率。

秧盘,秧苗根系,机插,播量


图 3.2 不同秧盘育秧秧苗根系比较(甬优 538,70 g/盘)Fig 3.2 Comparison of seedling roots of nursing seedling with different tray (Yongyou 538, 70 g/tray)3.2.4 生物降解秧盘机插对秧苗盘根力的影响由表 3.3 可知,供试品种在生物降解秧盘育秧的条件下,各播量处理盘根力都超过了 100 N,满足起秧、运秧和装秧过程中对秧块结构性的要求。而普通平盘在稀播条件下成毯性差,几乎不能起秧,中浙优 8 号在 70 g/盘、甬优 538 在 50 g/盘以上时成毯才能满足机插要求。表 3.3 不同秧盘和播量育秧的盘根力Table 3.3 Root entwining force of nursing seedling with different tray and sowing rate品种Cultivar秧盘Seedling tray播量 Sowing rateD30D50D70D90中浙优 8 号Zhongzheyou 8BS >100(良) >100(良) >100(良) >100(良)CS 43.87(差) 72.20(差) 88.97(一般) 100.60(良)甬优 538Yongyou 538BS >100(良) >100(良) >100(良) >100(良)CS 76.10(差) 81.60(一般) >100(良) >100(良)3.2.5 生物降解秧苗机插对秧苗漏秧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降解秧盘及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史鸿志,朱德峰,张玉屏,向镜,张义凯,朱从桦,武辉,陈惠哲.  农业工程学报. 2017(24)
[2]PBAT生物降解膜覆盖对绿洲滴灌棉花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J]. 邬强,王振华,郑旭荣,张金珠,李文昊.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6)
[3]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杂交籼稻机插秧节本增效的研究[J]. 胡剑锋,杨波,周伟,张培培,张强,李培程,任万军,杨文钰.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1)
[4]生物降解地膜在我国农业应用中的机遇和挑战[J]. 严昌荣,刘勤.  中国农业信息. 2017(01)
[5]苏北滨海滩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时空变异研究[J]. 姚荣江,杨劲松,谢文萍,伍丹华,柏彦超,余世鹏,张新.  中国环境科学. 2016(06)
[6]植质钵育秧盘在水稻上应用试验[J]. 刘文武,汪春,邹德春,张海燕,陈志国.  现代化农业. 2016(04)
[7]转型时期杂交水稻的困境与出路[J]. 彭少兵.  作物学报. 2016(03)
[8]中国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 赵凌,赵春芳,周丽慧,王才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15(10)
[9]山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向光才.  南方农业. 2015(22)
[10]不同机插株距和取秧面积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J]. 李木英,黄程宽,谭雪明,潘晓华,石庆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06)

博士论文
[1]杂交中稻大苗机插植株生长特性与育秧技术研究[D]. 姚雄.四川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秧龄、移栽密度和播种密度对双季稻生长特性的影响[D]. 刘义.华中农业大学 2015
[2]秧龄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罗琼.湖南农业大学 2015
[3]双季晚稻机插秧生长特性与产量形成研究[D]. 滕飞.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4]播期、播量和移栽密度对宁粳1号机插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D]. 黄大山.扬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45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45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e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