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花皂苷类物质分析鉴定及动态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5 17:05
皂苷类物质是茶资源中一类重要的功能成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茶树花皂苷单体的分离、结构鉴定及功能分析,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有关浙江省茶树花中皂苷类物质的组成以及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建立茶树花皂苷类物质的UHPLC检测分析方法,并结合UPLC-Q-TOF/MS,对皂苷类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研究在不同茶树花品种、花期和部位中,主要皂苷类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茶树花皂苷类物质UHPLC检测分析方法:采用色谱柱Welch Ultimate LP-C18(250 mm×4.6mm,i.d.,3 μm);流动相:A相(0.1%磷酸/水)-B相(乙腈);采用梯度洗脱:0min:15%B;15 min:38%B;60 min:43%B;63 min:70%B;64 min:15%B;72 min:15%B;柱温:25℃;流速:1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10nm。该检测分析方法有效分离了茶树花中21种皂苷类物质,并结合UPLC-Q-TOF/MS,根据分子碎片信息以及文献资料,对这21种皂苷类物质进行分析鉴定,推测化合物1为Theasapon...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不同色谱柱的UHPLC色谱图??
?min??A:?0.1%甲酸/水;B:?0.1%乙酸/水;C:?0.1%磷酸/水??图2.3不同酸性添加剂下的UHPLC色谱图??Fig.?2.3?UHPLC?chromatograms?of?saponins?using?different?acid?additives??2.2.1.4温度确定??柱温的变化既会影响各个色谱峰的出峰时间,也会影响色谱峰的分离效果。由图2.4可知,??在25-35°C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降低,色谱峰的分离效果越好,但当温度处于20°C时,色??谱峰的分离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实验选择25°C作为柱温。??15??
第二章茶树花中皂苷类物质UHPLC条件优化及质谱鉴定??2.2.1.5流速确定??流速的变化可以明显影响各个色谱峰的出峰时间,从而影响色谱峰的分离效果。由图2.5??可知,随着流速的增快,色谱峰出峰时间明显向前推移。当流速为0.5?mL/min时,色谱峰出??峰时间明显往后推移且出峰不完全;当流速为〇.8mL/min和1.0mL/min时,出峰时间提前,??且分离效果佳。考虑尽可能缩短跑样时间,因此确定流速为l.OmL/min。??raAU?:八??200:??1〇1,?I?I?|??0?i?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茶皂素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J]. 熊道陵,张团结,陈金洲,许光辉,陈超,吕琪,汪扬. 化工进展. 2015(04)
[2]不同蒸制工艺对红参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影响[J]. 张颖,郝颖,杨立曼,钟薇,刘淑莹,越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21)
[3]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茶籽粕中的茶皂素[J]. 张海龙,张维农,胡志雄,齐玉堂,龚任. 食品科学. 2013(08)
[4]大孔树脂纯化废次烟叶中烟草多酚的工艺[J]. 张献忠,钟烈洲,黄海智,叶兴乾. 化工进展. 2012(12)
[5]大孔树脂法纯化茶皂素研究[J]. 张海龙,胡志雄,齐玉堂,张维农. 中国油脂. 2012(04)
[6]茶树花皂苷提取分离、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汤雯,屠幼英,张维. 茶叶. 2011(03)
[7]茶皂素微波辅助提取新工艺条件研究[J]. 张卫国. 韶关学院学报. 2011(04)
[8]不同干燥方法对三七切片皂苷含量的影响[J]. 马妮,高明菊,周家明,赵爱,游方,施莉萍. 特产研究. 2010(03)
[9]茶皂素的提取及纯化新方法[J]. 陈秋平,卓静君,严赞开. 江西化工. 2010(02)
[10]超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 郝桂明,唐素芳. 天津药学. 2009(06)
硕士论文
[1]茶树花中茶皂素和茶多酚的综合提取、分离纯化及抑菌性研究[D]. 卢雯静.安徽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66471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不同色谱柱的UHPLC色谱图??
?min??A:?0.1%甲酸/水;B:?0.1%乙酸/水;C:?0.1%磷酸/水??图2.3不同酸性添加剂下的UHPLC色谱图??Fig.?2.3?UHPLC?chromatograms?of?saponins?using?different?acid?additives??2.2.1.4温度确定??柱温的变化既会影响各个色谱峰的出峰时间,也会影响色谱峰的分离效果。由图2.4可知,??在25-35°C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降低,色谱峰的分离效果越好,但当温度处于20°C时,色??谱峰的分离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实验选择25°C作为柱温。??15??
第二章茶树花中皂苷类物质UHPLC条件优化及质谱鉴定??2.2.1.5流速确定??流速的变化可以明显影响各个色谱峰的出峰时间,从而影响色谱峰的分离效果。由图2.5??可知,随着流速的增快,色谱峰出峰时间明显向前推移。当流速为0.5?mL/min时,色谱峰出??峰时间明显往后推移且出峰不完全;当流速为〇.8mL/min和1.0mL/min时,出峰时间提前,??且分离效果佳。考虑尽可能缩短跑样时间,因此确定流速为l.OmL/min。??raAU?:八??200:??1〇1,?I?I?|??0?i?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茶皂素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J]. 熊道陵,张团结,陈金洲,许光辉,陈超,吕琪,汪扬. 化工进展. 2015(04)
[2]不同蒸制工艺对红参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影响[J]. 张颖,郝颖,杨立曼,钟薇,刘淑莹,越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21)
[3]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茶籽粕中的茶皂素[J]. 张海龙,张维农,胡志雄,齐玉堂,龚任. 食品科学. 2013(08)
[4]大孔树脂纯化废次烟叶中烟草多酚的工艺[J]. 张献忠,钟烈洲,黄海智,叶兴乾. 化工进展. 2012(12)
[5]大孔树脂法纯化茶皂素研究[J]. 张海龙,胡志雄,齐玉堂,张维农. 中国油脂. 2012(04)
[6]茶树花皂苷提取分离、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汤雯,屠幼英,张维. 茶叶. 2011(03)
[7]茶皂素微波辅助提取新工艺条件研究[J]. 张卫国. 韶关学院学报. 2011(04)
[8]不同干燥方法对三七切片皂苷含量的影响[J]. 马妮,高明菊,周家明,赵爱,游方,施莉萍. 特产研究. 2010(03)
[9]茶皂素的提取及纯化新方法[J]. 陈秋平,卓静君,严赞开. 江西化工. 2010(02)
[10]超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 郝桂明,唐素芳. 天津药学. 2009(06)
硕士论文
[1]茶树花中茶皂素和茶多酚的综合提取、分离纯化及抑菌性研究[D]. 卢雯静.安徽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66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664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