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马铃薯地上部绿色组织中SGAs合成的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6 05:51
  糖苷生物碱(SGAs)是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在抵御病菌和害虫侵袭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分子方法改良可促进马铃薯地上部绿色组织中SGAs的积累,能提高其抗逆性和品质,可为选育马铃薯良种,促进育种技术的革新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克隆了马铃薯茄啶鼠李糖基转移酶(SGT3)基因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基因启动子(rbcS P),将克隆的sgt3 cDNA片段和rbcS启动子重组到pCEPSP载体上,构建了具有草甘膦抗性标记的绿色组织特异表达sgt3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和‘夏波蒂’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pMDsgt3为模板亚克隆得到sgt3基因,以马铃薯DNA为模板克隆rbcS启动子,以pMDnos质粒为模板,亚克隆到nos终止子。2.生物信息学研究显示,sgt3开放阅读框长1518 bp,编码50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56.985 kDa,等电点(pI)为5.02,α-螺旋结构占41.39%,延伸链占16.04%,β-折叠结构占8.91%,无规则卷曲占33.66%;亚细胞定位显示,该蛋白不具有叶绿体转运肽、线粒体导肽和分泌信...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马铃薯地上部绿色组织中SGAs合成的调控研究


糖苷生物碱合成途径简图

序列,表达载体,结构示意图,引物


表 2 目的基因的 PCR 扩增引物Table 2 PCR primers of target genes引物名称 序列(5′-3′) 产物大小(bp)图 2 pCERS3 表达载体结构示意图Fig.2 Chematic diagram of pCERS3 expressing vector structure

亲水性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gt3 开放阅读框大小是 1518 bp,编码 505 个氨基酸,主要由 Ile(8.9%),Leu(8.7%)和 Glu(8.5%)构成,含量最少的是 Tyr (1.6%)。氨基酸组成中带负电荷残基总数(Asp + Glu)为 63,带正电荷总数(Arg + Lys)为49。相对分子质量为 56.985 kD,理论等电点(pI)为 5.02,偏酸性。不稳定参数 43.14,为不稳定蛋白(参数系数<40 时稳定蛋白);总平均疏水指数-0.120,为亲水性蛋白(图 4)。在 SGT3 蛋白二级结构(图 5)中,α-螺旋结构为 41.39%,延伸链为 16.04%,β- 折 叠 结 构 为 8.91% , 无 规 则 卷 曲 占 33.66% 。 通 过 Swiss mod(http://swissmodel.expasy.org/interactive)分析 SGT3 三级结构(图 6)。利用 TargetP1.1 对马铃薯 sgt3 基因编码蛋白的 N-端 100 个氨基酸残基进行分析(表 6),表明该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既不在叶绿体或线粒体,且也无分泌信号肽,而是在细胞其它部位。用 TMHMM Serverv.2.0 对 SGT3 跨膜区段进行分析(图 7),表明该基因酶蛋白部分肽链位于细胞膜上,有明显的跨膜结构区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铃薯SGT3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功能分析[J]. 崔同霞,白江平,魏桂民,赵旭,王蒂,张金文.  草业学报. 2014(02)
[2]水稻干旱诱导型启动子Oshox24P的分离与鉴定[J]. 杨梅,熊立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1(05)
[3]不同光质对马铃薯块茎糖苷生物碱积累的诱导效应[J]. 季彦林,王旺田,王蒂,张金文,王威,李瑛,张菲菲.  江苏农业学报. 2010(01)
[4]稻瘟病病原物诱导启动子的构建及表达[J]. 吕华飞,明小天,瞿礼嘉,刘美华,李静,顾红雅,陈章良.  科学通报. 1999(20)
[5]玉米19kD醇溶贮藏蛋白基因启动子种子特异性表达控制区段的分析[J]. 赵倩,梁华,马崇烈,敖光明.  植物学报. 1999(01)
[6]马铃薯糖苷生物碱[J]. 段光明,冯彩萍.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2(06)
[7]我国马铃薯适宜种植地区的分析[J]. 滕宗璠,张畅,王永智.  中国农业科学. 1989(02)

硕士论文
[1]棉花耐盐基因GhNHX1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 杨国栋.山东农业大学 2007
[2]饲料中龙葵素的测定方法和阈量研究[D]. 郑秋锋.浙江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67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67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