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真菌生物肥料在提高甜玉米产量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6 17:25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简称AM)真菌是一类能够与大量陆生植物根系很好形成共生关系的内生真菌,其根外菌丝(Extraradical Mycelium,ERM)可以深入土壤中,扩大根系吸收面积,促进寄主植物吸收氮和磷等矿质元素。而氮和磷为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不同形态和浓度的外源氮磷影响AM真菌生长发育,同时也影响共生系统对氮磷的吸收和转运。甜玉米(ZeaMays L)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新型玉米,在金华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甜玉米生产面临提高单产和改善品质的双重任务。将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种“生物肥料”应用于甜玉米种植中,对其增产有极大的帮助。本实验分别在不同外源处理条件下,接种AM真菌于甜玉米植株根系。检测菌根化甜玉米生长情况、氮磷含量及籽粒多糖和蛋白含量及组分等。关于AM真菌生物肥料在提高甜玉米产量中的应用研究,具体将从以下方面进行。(1)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设计5个浓度梯度(0 mg/L、20 mg/L、40 mg/L、80mg/L、160mg/L,分别记作 P0、P20、P40、P80、P1...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丛枝菌根真菌结构图[6]??Fig.?1.1?Structure?diagram?of?AM?fungus??1.3?AM真菌与植物生长??
图1.2?AM真菌氮代谢模型图??Fig.?1.2?The?model?of?nitrogen?uptake?metabolism?r?in?AM?fungi??Arg:?.Arginine;?poly?P:?Poly-phosphate;?Orn:?Ornithine;?Gin:?Glutamine;?P:?PhosphorNR:?Nitrate?reductase140,4jl??.?2?AM真菌与磷素转运??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此外,磷是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及核酸和酶的组成元素。土壤中有效磷浓度成为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性因业生产实践表明,磷肥对植物产量起促进作用,而土壤中有90%的磷是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难溶形态磷[44’45]。农业生产中须施加大量磷肥,从而造成在土壤中的积累。因而提高植物对磷的利用率非常重要。??真菌与植物共生过程诱导了磷转运蛋白基因的高效表达。促进植物根系对
氮、硫等养分缺乏直接影响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73]。由于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改善甜玉米品质,提高产量也迫在眉睫。甜玉米根系发达,也为AM真菌??更好的侵染其根系形成共生系统提供有利的载体。土壤中的AM真菌分布广泛,??其ERM可扩大吸收面积。菌丝与根系的侵染源于菌丝上分枝的分化作用与根系??分泌物存在密切联系,寄主植物根系刺激可以使菌丝快速分枝[74]。ERM与甜玉??米次生根接触后,菌丝的顶端就会与甜玉米的根毛表面形成大量的附着胞,附着??胞的形成表明菌丝与跟表皮之间形成了信号识别诱导[75]。也说明了菌根真菌可??以穿透寄主植物表皮细胞的细胞壁进入根系内部建立共生关系。关于AM真菌??与玉米的共生体研宄也很多。宋永春等[76]研宄了?VA菌根对玉米根际磷酸酶活性??的影响。FA?Smith等[77]关于AM真菌对甜玉米等作物的影响做了大量概述,并??主要探讨了土壤磷含量对共生系统的影响。RDA?Dantas等[78]也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菌根化玉米产量和籽粒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磷水平条件下共生体??中玉米产量生长有显著优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秋播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 陈军,张良,祁雪,卞晓波,程林润. 上海农业科技. 2016(03)
[2]鲜甜玉米520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 孟利,刘峰,金海涛,任红波,张晓波,程丽,张军. 食品工业科技. 2014(21)
[3]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耐旱性的影响研究进展[J]. 张中峰,张金池,黄玉清,杨慧,罗亚进,罗艾滢. 生态学杂志. 2013(06)
[4]国内外甜玉米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张鹏,鲁晓翔,陈绍慧,马骏,李江阔. 保鲜与加工. 2013(02)
[5]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孙吉庆,刘润进,李敏. 植物生理学报. 2012(09)
[6]丛枝菌根真菌氮吸收、运转和传递机理的总述[J]. 金海如,刘洁,刘静,黄晓伟.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2(05)
[7]同位素示踪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吸收不同氮素并向寄主植物输运的机理[J]. 金海如,张萍华,蒋冬花. 土壤学报. 2011(04)
[8]水分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民勤绢蒿生长与抗旱性的影响[J]. 贺学礼,高露,赵丽莉. 生态学报. 2011(04)
[9]微生物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J]. 杜瑛.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04)
[10]猪粪和化肥配施对小麦生长及根际养分的影响[J]. 黎阳燕.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03)
硕士论文
[1]不同因素对丛枝菌根真菌吸收同化外源氮产生精氨酸的影响[D]. 刘洁.浙江师范大学 2012
[2]硫素与丛枝菌根真菌影响大葱生长及菌根对粉煤硫利用的研究[D]. 吉春龙.浙江师范大学 2011
[3]丛枝菌根真菌吸收同化外源氮产生精氨酸的研究[D]. 田萌萌.浙江师范大学 2011
[4]控释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效应研究[D]. 朱红英.山东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87436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丛枝菌根真菌结构图[6]??Fig.?1.1?Structure?diagram?of?AM?fungus??1.3?AM真菌与植物生长??
图1.2?AM真菌氮代谢模型图??Fig.?1.2?The?model?of?nitrogen?uptake?metabolism?r?in?AM?fungi??Arg:?.Arginine;?poly?P:?Poly-phosphate;?Orn:?Ornithine;?Gin:?Glutamine;?P:?PhosphorNR:?Nitrate?reductase140,4jl??.?2?AM真菌与磷素转运??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此外,磷是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及核酸和酶的组成元素。土壤中有效磷浓度成为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性因业生产实践表明,磷肥对植物产量起促进作用,而土壤中有90%的磷是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难溶形态磷[44’45]。农业生产中须施加大量磷肥,从而造成在土壤中的积累。因而提高植物对磷的利用率非常重要。??真菌与植物共生过程诱导了磷转运蛋白基因的高效表达。促进植物根系对
氮、硫等养分缺乏直接影响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73]。由于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改善甜玉米品质,提高产量也迫在眉睫。甜玉米根系发达,也为AM真菌??更好的侵染其根系形成共生系统提供有利的载体。土壤中的AM真菌分布广泛,??其ERM可扩大吸收面积。菌丝与根系的侵染源于菌丝上分枝的分化作用与根系??分泌物存在密切联系,寄主植物根系刺激可以使菌丝快速分枝[74]。ERM与甜玉??米次生根接触后,菌丝的顶端就会与甜玉米的根毛表面形成大量的附着胞,附着??胞的形成表明菌丝与跟表皮之间形成了信号识别诱导[75]。也说明了菌根真菌可??以穿透寄主植物表皮细胞的细胞壁进入根系内部建立共生关系。关于AM真菌??与玉米的共生体研宄也很多。宋永春等[76]研宄了?VA菌根对玉米根际磷酸酶活性??的影响。FA?Smith等[77]关于AM真菌对甜玉米等作物的影响做了大量概述,并??主要探讨了土壤磷含量对共生系统的影响。RDA?Dantas等[78]也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菌根化玉米产量和籽粒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磷水平条件下共生体??中玉米产量生长有显著优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秋播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 陈军,张良,祁雪,卞晓波,程林润. 上海农业科技. 2016(03)
[2]鲜甜玉米520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 孟利,刘峰,金海涛,任红波,张晓波,程丽,张军. 食品工业科技. 2014(21)
[3]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耐旱性的影响研究进展[J]. 张中峰,张金池,黄玉清,杨慧,罗亚进,罗艾滢. 生态学杂志. 2013(06)
[4]国内外甜玉米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张鹏,鲁晓翔,陈绍慧,马骏,李江阔. 保鲜与加工. 2013(02)
[5]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孙吉庆,刘润进,李敏. 植物生理学报. 2012(09)
[6]丛枝菌根真菌氮吸收、运转和传递机理的总述[J]. 金海如,刘洁,刘静,黄晓伟.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2(05)
[7]同位素示踪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吸收不同氮素并向寄主植物输运的机理[J]. 金海如,张萍华,蒋冬花. 土壤学报. 2011(04)
[8]水分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民勤绢蒿生长与抗旱性的影响[J]. 贺学礼,高露,赵丽莉. 生态学报. 2011(04)
[9]微生物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J]. 杜瑛.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04)
[10]猪粪和化肥配施对小麦生长及根际养分的影响[J]. 黎阳燕.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03)
硕士论文
[1]不同因素对丛枝菌根真菌吸收同化外源氮产生精氨酸的影响[D]. 刘洁.浙江师范大学 2012
[2]硫素与丛枝菌根真菌影响大葱生长及菌根对粉煤硫利用的研究[D]. 吉春龙.浙江师范大学 2011
[3]丛枝菌根真菌吸收同化外源氮产生精氨酸的研究[D]. 田萌萌.浙江师范大学 2011
[4]控释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效应研究[D]. 朱红英.山东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87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874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