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北川苔子茶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生化成分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14:25
  北川苔子茶是四川重要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之一,原产于北川羌族自治县,于2009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目前对苔子茶品种资源鲜有研究,且开发利用形式较单一。为了解北川苔子茶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生化成分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分分别收集了个7居群共66份半野生状态的苔子茶材料,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及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其中19份苔子茶材料(以名山白毫为对照材料)进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北川苔子茶66份个体的测量性状中,树高均值变化范围为1.01~3.08m,树幅均值变化范围为0.82~2.31m,花冠直径范围为2.05~4.44cm,成熟叶片宽度范围为2.33~5.63cm,叶长范围为5.06~11.21cm,花冠直径范围为2.05~4.44cm,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茶花萼片数与柱头开裂数多样性系数分别为0.54和0.99,变异系数分别为3.34%和7.22%,说明这两个性状非常稳定,只有少量的变异;在叶齿锐度、叶齿密度、花萼色泽,花萼茸毛,花瓣色泽,子房茸毛等描述性状方面差异变化较小,多样性系数在0.32~2.14之间,变异系数在13.73%~36.07%之间,在...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川苔子茶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生化成分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图2-1北川苔子茶图片??Fig.2-1?The?Picture?of?Beichuan?Moss?Tea??

居群,表征图,亲缘关系


果实大小?2.128±0.533a?1.947±0.360ab?1.780±0.549bc?2.050±0.526a?1.732±〇.475bc?1.564±0.404c?2.040±0.556a??根据供试茶树的形态学性状对各居群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根据欧氏距??离对居群进行聚类,距离越小则代表越相似,结果如下图2-1。从距离为25处可??将7个居群分为两大类,第I类包含居群5、居群7、居群3,第II类包含居群2、??居群4、居群1、居群6。从距离为20处又可将7个居群更细分为四个大类,第??I类包含居群5和居群7,第II类只包含居群3,第III类包含居群2和居群4,第??IV类包含1和居群6。说明居群3、5、7的亲缘关系较近

电泳图,电泳图,引物,样品


图4-1引物TM237部分样品电泳图??Fig.4-1?Primer?TM237?Partial?Sample?Electrophoresis??4.4.3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Popgene对供试的7个居群的66份材料用SSR标记后,进行群体间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6份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秋茶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J]. 张见明.  武夷学院学报. 2016(09)
[2]黔南60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 张明泽,姚玉仙,陈世军.  西北植物学报. 2016(06)
[3]茶树新品系“53-34”父本的EST-SSR标记鉴定[J]. 雷雨,段继华,罗意,黄飞毅,康彦凯,郭嘉懿,董丽娟,李赛君.  茶叶通讯. 2016(01)
[4]北川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 黎开强.  四川农业科技. 2016(02)
[5]茶叶中儿茶素类测定方法的优化[J]. 郭颖,黄峻榕,陈琦,吴雪原,程浩,吴琼.  食品科学. 2016(06)
[6]传承羌茶文化,发展羌茶产业——以北川县“古羌茶艺传习所”为例[J]. 王烈娟.  包装世界. 2015(05)
[7]北川羌族茶文化可持续性发展对策研究——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J]. 王烈娟.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5(09)
[8]基于芽叶表型性状的茶树品种适制性研究[J]. 黄海涛,余继忠,张伟,周铁锋,王贤波,敖存.  浙江农业科学. 2015(08)
[9]贵州姑菁野生茶树形态多样性及相关性研究[J]. 葛立雯,郭维,潘正康,王嵩.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03)
[10]42份武夷名丛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J]. 王飞权,冯花,王芳,张见明,洪永聪,郑瑜丹,罗盛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03)

博士论文
[1]茶树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定位[D]. 马建强.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2]基于EST数据库和转录组测序的茶树DNA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研究[D]. 王丽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3]福鼎大白茶半同胞系和云南大叶茶半同胞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D]. 余继忠.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4]EST-SSR和ISSR分子标记在云南茶树资源中的应用研究[D]. 刘本英.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5]广东茶树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和分子评价及其亲缘关系研究[D]. 沈程文.湖南农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山东茶树品种引进及种质资源调查研究[D]. 刘洋.山东农业大学 2011
[2]我国茶树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人为选择影响的研究[D]. 姜燕华.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3]基于叶片形态和EST-SSR茶树遗传多样性与遗传演化研究[D]. 周炎花.福建农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92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92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3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