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粉葛施肥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07:14
近年,富硒农产品的开发研究如火如茶,诸如对富硒水稻、小麦、土豆和番茄等农产品已有研究进展。粉葛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经济作物,在食品和医药等行业都有着不同的利用价值,然而有关富硒粉葛的报道较少。理论上,适当外源硒的施入,不仅能起到粉葛富硒的作用,也能对粉葛的产量、品质等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研究富硒粉葛可以对富硒粉葛产品认证及推动粉葛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见。为筛选出硒富集能力较强,同时适合在大田种植的粉葛品种,本论文收集了广西、广东、四川三省共7个主栽粉葛于南宁上林白圩镇进行种植,开展富硒粉葛品种筛选试验。同时通过根施不同量的含硒肥料及叶面喷施硒肥考察施用硒肥措施对促进粉葛生长及富硒效果的影响,以达到推广富硒粉葛栽培的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桂粉葛1号(GFG-1)、藤县大叶(TXD)、广东火山(HS)、藤县和平(HP)、四川泸州(LZ)、广西桂林(GL)和广东合水(hs)7个主栽种中,综合硒含量、硒累积量、产量和品质因素考虑,最好的主栽种为桂粉葛1号(GFG-1)。7个主栽种的块根硒含量在0.048-0.061 mg/kg范围,均达到DB45/T1061-2014中规定的薯类0...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土壤砸形态各形态所占比例??Figure?2-1?Proportion?of?various?forms?of?soil?selenium??
?3?4??图2-1?土壤砸形态各形态所占比例??Figure?2-1?Proportion?of?various?forms?of?soil?selenium??2.1.3供试肥料??根施的含砸有机肥和叶面硒肥由广西农科院资源环境研究所提供。根施的含硒有机??肥pH8.87,总硒含量50.55?mg/kg,有效硒0.806?mg/kg,有机质231.32?g/kg,液态叶面??硒肥成分主要为亚硒酸钠,硒含量0.18?%。??2.2试验设计??2.2.1不同粉葛主栽种天然富硒能力的对比??收集广西、广东、四川三个地方共7个粉葛主栽种,分别为:桂粉葛1号(GFG-1)、??广西桂林主栽种(GL)、广西藤县大叶(TXD)和广西藤县和平主栽种(HP)、广东合水主??栽种(HS)、广东火山主栽种(hs)和四川泸州主栽种(LZ)。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龙楼村的种植基地(23°30'52〃N,108°4730〃E)进行种植,种植期间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每个小区种植面积5mx5m=25m2,小区间间距0.9m;小区内共种植3??行,每行间距0.85米,每行种植粉葛10株,每个小区3个重复。2018年4月13日种??植,2018年12月4日收获,期间在2018年11月28日进行光合特性的测定。收获时每??小区挖一行测定生物产量
??__??图2-2葛根头和部分主栽品种展示??Figure?2-2?head?and?some?main?varieties??2.2.2根施含硒有机肥对粉葛硒累积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以桂粉葛1号(GFG-1)为试验材料,分小区进行完全随机设计,共设6个处理。??种植地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龙楼村的种植基地??(23°30'52〃N,108°4730"E)。在粉葛种植前作基肥施入土壤,施肥时间为2018年4月??9日,施肥量详见表2-4,种植期间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每个小区种面积5mx5m=25m2,??小区间间距0.9m,小区内共种植3行,每行间距0.85米,每行种植粉葛10株,共3个??小区重复。2018年4月13日种植,2018年12月4日收获,期间在2018年11月28日??进行光合特性的测定。收获时每小区挖一行测定生物产量,每个小区取一株长势一致的??粉葛,并挖取同位置的土壤进行样品进行处理,测定土壤pH、土壤总硒及土壤有效砸,??粉葛叶、藤、葛根头和块根各部位硒含量以及块根淀粉和葛根素等指标。??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过量补硒对健康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 张军,翟莹. 中国猪业. 2018(03)
[2]葛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 黄晓巍,张丹丹,王晋冀,王紫薇,叶豆丹. 吉林中医药. 2018(01)
[3]甘薯自然富硒能力测定及施硒方式对甘薯硒含量的影响[J]. 廖青,邢颖,梁潘霞,黄太庆,江泽普.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8)
[4]叶面施用不同浓度的硒肥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J]. 邵旭日,韩莹琰,齐长红,田雅楠,范双喜. 蔬菜. 2017(08)
[5]粉葛栽培关键技术[J]. 肖旭林,李集文,姚达行,谢铜波,郭日潮,徐莹莹. 农业工程技术. 2017(20)
[6]硒肥对马铃薯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 姜波,张晓莉,任珂,王贵平,宋景荣,于晓刚,刘秩汝,安光日,王华. 中国马铃薯. 2017(03)
[7]粉葛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J]. 黄鸿华,黄日盛. 农技服务. 2017(05)
[8]外源施硒措施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植株硒分布的影响[J]. 陈雪,沈方科,梁欢婷,阳继辉,张宏旺,顾明华,韦燕燕.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1)
[9]植物硒吸收转化机制及生理作用研究进展[J]. 姜英,曾昭海,杨麒生,赵杰,杨亚东,胡跃高.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2)
[10]施硒对紫甘薯硒素累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J]. 郭文慧,刘庆,史衍玺. 中国粮油学报. 2016(09)
博士论文
[1]裸燕麦硒肥生产技术效应及硒吸收机理研究[D]. 张新军.中国农业大学 2016
[2]外源硒补给与水肥联合调控对红枣品质及产量的影响[D]. 赵勇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1
[3]海南省稻田土壤硒的化学特征及水稻吸收累积硒的基因型差异与机理[D]. 耿建梅.海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氮和硒对不同甘薯品种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D]. 马凤霞.山东农业大学 2018
[2]甘薯富硒特性及硒的形态分布研究[D]. 姚懿.辽宁大学 2018
[3]广西藤县粉葛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 徐百万.广西大学 2017
[4]富硒土壤硒形态转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对作物吸收的研究[D]. 安梦鱼.福建农林大学 2017
[5]大巴山粉葛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D]. 黄涛.四川农业大学 2015
[6]硒对果蔬采后病害的控制及同步生产富硒果实的研究[D]. 吴之琳.安徽农业大学 2014
[7]粉葛及其资源开发研究[D]. 陈欣.西南交通大学 2011
[8]不同外源硒对冬小麦硒吸收、分配和转运的影响[D]. 付冬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9]恩施富硒区硒元素迁移转化规律及开发研究[D]. 于勤勤.合肥工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7484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土壤砸形态各形态所占比例??Figure?2-1?Proportion?of?various?forms?of?soil?selenium??
?3?4??图2-1?土壤砸形态各形态所占比例??Figure?2-1?Proportion?of?various?forms?of?soil?selenium??2.1.3供试肥料??根施的含砸有机肥和叶面硒肥由广西农科院资源环境研究所提供。根施的含硒有机??肥pH8.87,总硒含量50.55?mg/kg,有效硒0.806?mg/kg,有机质231.32?g/kg,液态叶面??硒肥成分主要为亚硒酸钠,硒含量0.18?%。??2.2试验设计??2.2.1不同粉葛主栽种天然富硒能力的对比??收集广西、广东、四川三个地方共7个粉葛主栽种,分别为:桂粉葛1号(GFG-1)、??广西桂林主栽种(GL)、广西藤县大叶(TXD)和广西藤县和平主栽种(HP)、广东合水主??栽种(HS)、广东火山主栽种(hs)和四川泸州主栽种(LZ)。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龙楼村的种植基地(23°30'52〃N,108°4730〃E)进行种植,种植期间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每个小区种植面积5mx5m=25m2,小区间间距0.9m;小区内共种植3??行,每行间距0.85米,每行种植粉葛10株,每个小区3个重复。2018年4月13日种??植,2018年12月4日收获,期间在2018年11月28日进行光合特性的测定。收获时每??小区挖一行测定生物产量
??__??图2-2葛根头和部分主栽品种展示??Figure?2-2?head?and?some?main?varieties??2.2.2根施含硒有机肥对粉葛硒累积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以桂粉葛1号(GFG-1)为试验材料,分小区进行完全随机设计,共设6个处理。??种植地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龙楼村的种植基地??(23°30'52〃N,108°4730"E)。在粉葛种植前作基肥施入土壤,施肥时间为2018年4月??9日,施肥量详见表2-4,种植期间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每个小区种面积5mx5m=25m2,??小区间间距0.9m,小区内共种植3行,每行间距0.85米,每行种植粉葛10株,共3个??小区重复。2018年4月13日种植,2018年12月4日收获,期间在2018年11月28日??进行光合特性的测定。收获时每小区挖一行测定生物产量,每个小区取一株长势一致的??粉葛,并挖取同位置的土壤进行样品进行处理,测定土壤pH、土壤总硒及土壤有效砸,??粉葛叶、藤、葛根头和块根各部位硒含量以及块根淀粉和葛根素等指标。??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过量补硒对健康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 张军,翟莹. 中国猪业. 2018(03)
[2]葛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 黄晓巍,张丹丹,王晋冀,王紫薇,叶豆丹. 吉林中医药. 2018(01)
[3]甘薯自然富硒能力测定及施硒方式对甘薯硒含量的影响[J]. 廖青,邢颖,梁潘霞,黄太庆,江泽普.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8)
[4]叶面施用不同浓度的硒肥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J]. 邵旭日,韩莹琰,齐长红,田雅楠,范双喜. 蔬菜. 2017(08)
[5]粉葛栽培关键技术[J]. 肖旭林,李集文,姚达行,谢铜波,郭日潮,徐莹莹. 农业工程技术. 2017(20)
[6]硒肥对马铃薯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 姜波,张晓莉,任珂,王贵平,宋景荣,于晓刚,刘秩汝,安光日,王华. 中国马铃薯. 2017(03)
[7]粉葛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J]. 黄鸿华,黄日盛. 农技服务. 2017(05)
[8]外源施硒措施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植株硒分布的影响[J]. 陈雪,沈方科,梁欢婷,阳继辉,张宏旺,顾明华,韦燕燕.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1)
[9]植物硒吸收转化机制及生理作用研究进展[J]. 姜英,曾昭海,杨麒生,赵杰,杨亚东,胡跃高.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2)
[10]施硒对紫甘薯硒素累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J]. 郭文慧,刘庆,史衍玺. 中国粮油学报. 2016(09)
博士论文
[1]裸燕麦硒肥生产技术效应及硒吸收机理研究[D]. 张新军.中国农业大学 2016
[2]外源硒补给与水肥联合调控对红枣品质及产量的影响[D]. 赵勇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1
[3]海南省稻田土壤硒的化学特征及水稻吸收累积硒的基因型差异与机理[D]. 耿建梅.海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氮和硒对不同甘薯品种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D]. 马凤霞.山东农业大学 2018
[2]甘薯富硒特性及硒的形态分布研究[D]. 姚懿.辽宁大学 2018
[3]广西藤县粉葛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 徐百万.广西大学 2017
[4]富硒土壤硒形态转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对作物吸收的研究[D]. 安梦鱼.福建农林大学 2017
[5]大巴山粉葛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D]. 黄涛.四川农业大学 2015
[6]硒对果蔬采后病害的控制及同步生产富硒果实的研究[D]. 吴之琳.安徽农业大学 2014
[7]粉葛及其资源开发研究[D]. 陈欣.西南交通大学 2011
[8]不同外源硒对冬小麦硒吸收、分配和转运的影响[D]. 付冬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9]恩施富硒区硒元素迁移转化规律及开发研究[D]. 于勤勤.合肥工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7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3074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