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31 11:45
  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多孢分离法2种菌种分离方式进行蛹虫草菌种制备,采用甘油-琼脂半凝胶法、甘油-营养琼脂半凝胶法、斜面低温保藏法、鲜牛奶法共4种保藏方法进行菌种保藏。通过观察蛹虫草液体菌种、子实体形态,测定子实体产量及其生物活性成分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研究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组织分离法、多孢分离法均可成功制备蛹虫草菌种,组织分离法制备的菌种性状更稳定、品质更好。(2)蛹虫草子实体生长30d(天)时为组织分离法制备菌种的最佳分离时期,斜面低温保藏法为最佳保藏方法,在甘油-琼脂半凝胶中添加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蛹虫草菌种品质的下降。该时期制备的菌种培养的液体菌出菌快、菌球匀实、数量多,液体菌培养的子实体转色快且深、长势健壮,出草率高,产量达20.71-21.86g/盒。(3)蛹虫草子实体生长40d时为多孢分离法制备菌种的最佳分离时期,斜面低温保藏法为最佳保藏方法,在甘油-琼脂半凝胶中添加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对蛹虫草菌种品质下降的延缓作用不明显。该时期制备的菌种培养的液体菌较为理想,液体菌培养的蛹虫草较...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图1蛹虫草生长〗0天时组织分离制备菌种培养的液体菌形态??

形态图,蛹虫草,菌种,分离制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_??的液体菌的菌球细密、匀实,保藏菌种3个月后培养的液体菌较为浑浊。??翻??图4蛹虫草生长40天时组织分离制备菌种培养的液体菌形态??Fig.4?Morphology?of?liquid?fungus?of?fungus?incubate?by?tissue?separation?preparation?after?40?days?of?growth?of??cordyceps?militaris??3.1.2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蛹虫草子实体形态是判断蛹虫草品质的标准之一。子实体畸形、稀疏的蛹虫草??生长量往往较少甚至没有子实体产出,大规模生产中极易出现人工及生产资源的浪??费。如图5,保藏1个月后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长旺盛、繁茂,保藏2个月后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矮小,保藏3个月后菌种培养的子实体全部畸形,可知,甘油-琼脂半??凝胶法保藏菌种1-3个月后培养的子实体形态(A-]0d),随着菌种保藏时长的增加,??出现了较为规律的变化。甘油-营养琼脂半凝胶法、鲜牛奶法保藏菌种1-3个月后培??养的子实体出现了无产量的现象,不出草的蛹虫草形态表现为菌糠见光后不转色,??出草的蛹虫草形态表现为生长旺盛、茁壮,可知蛹虫草生长10d时进行组织分离是??可行的,但不是最佳分离时期。??图5蛹虫草生长10天时组织分离制备菌种培养的子实体形态??Fig.5?Fructification?morphology?of?fungus?incubate?by?tissue?separation?preparation?after?10?days?of?growth?of

形态图,子实体,蛹虫草,分离制


脂法保藏菌种1个月后培养的子实体、鲜牛奶法保藏菌种2个月后培养??的子实体细弱、生长不齐;可知,蛹虫草生长20d时进行组织分离是可行的,但不??是最佳分离时期。??图6蛹虫草生长20天时组织分离制备菌种培养的子实体形态??Fig.6?Fructification?morphology?of?fungus?incubate?by?tissue?separation?preparation?after?20?days?of?growth?of??cordyceps?militaris??图7蛹虫草生长30天时组织分离制备菌种培养的子实体形态??Fig.7?Fructification?morphology?of?fungus?incubate?by?tissue?separation?preparation?after?30?days?of?growth?of??cordyceps?militaris??蛹虫草生长30d时进行组织分离制备的菌种,保藏1-3个月后培养的子实体品??质整体较高,如图7所示,甘油-琼脂半凝胶法保藏菌种2个月后培养的踊虫草在避??光萌发菌丝的过程中,菌糠表面萌发了大量气生菌丝,形成“菌皮”阻碍了子实体??的正常生长,见光后虽可正常转色,但产出的子实体畸形、稀疏(图A-30d?2M),??不排除培养环境、培养基营养配比等因素变化而导致的子实体畸形现象;甘油-营养??琼脂半凝胶法保藏菌种的保藏液内添加了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相较于未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冬虫夏草研发70年[J]. 韩日畴,吴华,陶海平,丘雪红,刘桂清,饶中臣,曹莉.  应用昆虫学报. 2019(05)
[2]冬虫夏草采挖的负面效应及发展对策[J]. 旦久罗布.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3)
[3]蛹虫草人工栽培及开发研究进展[J]. 吴鸿雪,王忠,王锦峰,王长文.  福建农业科技. 2019(01)
[4]培养北虫草子实体与野生冬虫夏草子实体主要活性成分比较[J]. 王环,王爱珍,程大志,沈建伟,陈世龙,周党卫.  中医药导报. 2019(01)
[5]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徐艳,崔林虎,张鹏,赵丽.  食用菌. 2018(05)
[6]蛹虫草大米虫草酸提取工艺优化研究[J]. 全艳玲,邵贺,卜凯迪,夏苏杭,李萍,解生权.  食用菌. 2018(04)
[7]菌种保藏方法研究[J]. 钟杰,左泽彦.  山东化工. 2018(07)
[8]虫体复壮蛹虫草菌种的研究[J]. 温志新,孟楠,李学军,都兴范,马淑慧,米锐,孙永欣,李树英,李亚洁.  中国食用菌. 2018(01)
[9]蛹虫草的营养生理研究[J]. 贺立虎,金凌云,李娟丽.  陕西农业科学. 2017(10)
[10]蛹虫草菌丝液体培养条件研究[J]. 代勇,代岩.  新农业. 2017(15)

硕士论文
[1]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及光温对其含量影响的研究[D]. 陈玉保.湖南农业大学 2015
[2]北冬虫夏草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D]. 薛俊杰.南京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13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313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