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素类物质合成对月季和山茶花瓣色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01 12:44
花、果、叶的鲜艳色彩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品质特性之一,其中对植物色泽影响最大的为花色素苷类化合物。花色素苷作为最重要的植物天然色素,赋予花、果、叶等器官粉红、红、深红、蓝、紫和红紫等颜色,显现出十分广泛的色系,是决定观赏植物是否具有鲜艳色彩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类黄酮色素。在研究植物重要的代谢途-类黄酮合成途径时发现,其中间代谢产物无色花青素是花色素、儿茶素和原花色素合成的共同前体。目前对花色素苷的合成途径的研究已经比较清楚,关于儿茶素和原花青素的合成途径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花色素苷与儿茶素和原花青素合成途径之间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中选取了两种常见的观赏植物月季和山茶,分别选用红色和白色花瓣作为对比,根据月季和山茶开花状态的不同分别选取了7个时期和6个时期作为材料来研究。通过测定不同颜色样品中的花色素苷含量、测定总酚、单宁及缩合单宁的含量,分析花瓣中儿茶素单体的种类和含量,同时,测定了与花色素苷降解酶相关的PPO和POD的活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月季和山茶中花色素苷,总酚,单宁以及原花青素含量,红色花均高于白色花。与花色素苷和儿茶素合成的相关基因CHI、CH...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及缩合单宁的形成(Zhuetal.,2015)
图 2 月季和山茶花瓣发育过程取样(a:红色月季;b:白色月季;c:红色山茶;d:白色山茶)2.2 花色素苷含量的测定0.5 % HCl 浸提多次:取 1 g 花瓣,液氮研磨,装到 50 mL 大离心管,用 1HCl 浸泡,每次浸泡时间都是一天左右,直至泡到样品无色为止,每次浸4°C,8000 rpm,10 min 取上清。最后把三次的上清液混合并定容至 50 m放 4°C 冰箱保存备用。参照庞学群等(2001)的 pH 差示法,取所得 1 mL 浸提液,分别用 0.
图6月季和山茶花瓣中儿茶素类物质的种类(a标样,b月季,c山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果涩味研究进展[J]. 陈锦永,靳路真,程大伟,顾红,张威远,张洋,郭西智,方金豹. 果树学报. 2016(12)
[2]“法兰地”草莓果实中花色素苷的组成及稳定性[J]. 刘雨佳,彭丽桃,叶俊丽,范刚,王露,杨书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3]甜菜色素种类分布和应用研究进展[J]. 张玉霜,许庆轩,李红侠,丁广洲,吴玉梅.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4)
[4]月季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刘谋治,宋霞,姜远英,曹永兵,颜天华. 药学实践杂志. 2015(03)
[5]苹果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及调控的研究现状[J]. 孟富宣,周军,辛培尧,董娇,徐世宏,段淋渊. 北方园艺. 2015(07)
[6]彩叶植物呈色机理与影响花色素苷因素研究进展[J]. 张潇,汪莹. 四川林业科技. 2015(01)
[7]葡萄花色素苷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J]. 刘双双,王忠华. 科技创新导报. 2015(02)
[8]月季花发育过程中花色变化的生理生化研究[J]. 程怡,张云婷,王清明,马建伟,张勇. 西北植物学报. 2014(04)
[9]儿茶素单体EGCG与ECG体外抗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作用[J]. 黄莉霞,钟文彬,黄树林,胡耀华,王丁丁,孙艳.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3(04)
[10]果实中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及调控技术研究[J]. 孙志刚,张建成,王鹏飞,杜俊杰. 河北林果研究. 2012(04)
博士论文
[1]蓝色花形成关键基因的分离及其表达分析[D]. 孟丽.北京林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山茶花降血脂、抗氧化功能及有效成分分析[D]. 高瑜珑.浙江师范大学 2016
[2]茶主要涩味物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D]. 刘敏.扬州大学 2015
[3]滇山茶花和岩棕的化学成分研究[D]. 杨甲月.兰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15551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及缩合单宁的形成(Zhuetal.,2015)
图 2 月季和山茶花瓣发育过程取样(a:红色月季;b:白色月季;c:红色山茶;d:白色山茶)2.2 花色素苷含量的测定0.5 % HCl 浸提多次:取 1 g 花瓣,液氮研磨,装到 50 mL 大离心管,用 1HCl 浸泡,每次浸泡时间都是一天左右,直至泡到样品无色为止,每次浸4°C,8000 rpm,10 min 取上清。最后把三次的上清液混合并定容至 50 m放 4°C 冰箱保存备用。参照庞学群等(2001)的 pH 差示法,取所得 1 mL 浸提液,分别用 0.
图6月季和山茶花瓣中儿茶素类物质的种类(a标样,b月季,c山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果涩味研究进展[J]. 陈锦永,靳路真,程大伟,顾红,张威远,张洋,郭西智,方金豹. 果树学报. 2016(12)
[2]“法兰地”草莓果实中花色素苷的组成及稳定性[J]. 刘雨佳,彭丽桃,叶俊丽,范刚,王露,杨书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3]甜菜色素种类分布和应用研究进展[J]. 张玉霜,许庆轩,李红侠,丁广洲,吴玉梅.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4)
[4]月季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刘谋治,宋霞,姜远英,曹永兵,颜天华. 药学实践杂志. 2015(03)
[5]苹果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及调控的研究现状[J]. 孟富宣,周军,辛培尧,董娇,徐世宏,段淋渊. 北方园艺. 2015(07)
[6]彩叶植物呈色机理与影响花色素苷因素研究进展[J]. 张潇,汪莹. 四川林业科技. 2015(01)
[7]葡萄花色素苷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J]. 刘双双,王忠华. 科技创新导报. 2015(02)
[8]月季花发育过程中花色变化的生理生化研究[J]. 程怡,张云婷,王清明,马建伟,张勇. 西北植物学报. 2014(04)
[9]儿茶素单体EGCG与ECG体外抗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作用[J]. 黄莉霞,钟文彬,黄树林,胡耀华,王丁丁,孙艳.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3(04)
[10]果实中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及调控技术研究[J]. 孙志刚,张建成,王鹏飞,杜俊杰. 河北林果研究. 2012(04)
博士论文
[1]蓝色花形成关键基因的分离及其表达分析[D]. 孟丽.北京林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山茶花降血脂、抗氧化功能及有效成分分析[D]. 高瑜珑.浙江师范大学 2016
[2]茶主要涩味物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D]. 刘敏.扬州大学 2015
[3]滇山茶花和岩棕的化学成分研究[D]. 杨甲月.兰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15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3155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