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不同微喷带布置间距与灌水量对冬小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14 11:10
  为研究微喷带布置间距与灌水量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5年10月-2016年6月进行了大田试验。试验以“小偃22号”为供试品种,研究灌水量W1(拔节期、开花期各灌20 mm)、W2(拔节期、开花期各灌40 mm)、W3(拔节期、开花期各灌60 mm)、和微喷带间距T1(间距1.2 m)、T2(间距1.6 m)、T3(间距2.0 m)组合下冬小麦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耗水特性及产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株高变化影响显著,在拔节期进行灌水可以明显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冬小麦叶面积生长变化情况基本与株高表现类似。成熟期,不灌水处理和低水处理下冬小麦单株叶面积降低幅度明显大于中水和高水处理,高水处理下冬小麦叶面积减小情况最弱。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量在拔节期和开花灌浆期增长最快,在这两个关键生育期增加灌水量可以显著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成熟期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量依然随灌水增加而增加,但水分较高时,随着灌水量增加对提高地上部干物质量效应有所减弱。微喷带布置间距因素和交互作用整体上对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不大。(2)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从拔节期开始...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不同微喷带布置间距与灌水量对冬小麦的影响


各处理下不同生育期冬小麦株高变化情况

变化情况图,冬小麦,叶面积,变化情况


图 3-2 各处理下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叶面积变化情况Fig.3-2 The changes of winter wheat leaf area in different growth period under each treatments由图 3-2 分析可知,从返青期开始,冬小麦单株叶面积变化的整体趋势为先迅速,而后又缓慢减少,在开花期时冬小麦叶面积达到最大值,在生育末期开花期和灌时叶面积基本不再变化。在拔节期开始时,各处理间的差异相对较小,最高单株叶出现在 W3T2 处理下,比对照组 CK 提高了 55.06%,当灌水量相同时,各组最大叶出现在微喷带布置间距为 1.6 m 处理下。抽穗期时,较返青期叶面积变化最为明显在 W1T1、W3T1 和 W3T3 处理下,分别较拔节期单株叶面积增加了 40.40 cm2/株、42/株和 47.09 cm2/株,说明在这一生育阶段,冬小麦叶面积的变化对不同灌水处理明显,在高水处理下获得了最大值,W1T1 处理下出现如此大的变化,可能是由于不当造成的。进入开花期,冬小麦叶面积增长缓慢,但都较 CK 处理有较大的提高花期是冬小麦转向生殖生长的过渡期,此时冬小麦外观形态变化较小,其中 W1T2T3 和 W3T3 处理下冬小麦单株叶面积分别较 CK 处理增长了 13.36%、50.78%.92%,均为同一灌水量中最小,而且 W2T3>W3T3>W1T3,说明灌水量较小时,微布置间距不宜过大,这一效应在灌水量越小时越明显。在灌浆成熟期,冬小麦叶面

变化情况图,冬小麦,干物质,变化情况


图 3-3 各处理下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干物质变化情况Fig.3-3 The changes of winter wheat dry matter in different growth period under each treatmentsa:W1 处理,b:W2 处理,c:W3 处理d:T1 处理,e: T2 处理,f: T3 处理由 3-3 分析图分析可知,随着生育进程的发展,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灌拔节水和开花水后,在拔节期到抽穗期和开花期到灌浆期冬小麦生长迅速,具有全生育期最快的干物质积累速率,这两个关键生育期过后其增长速度又逐渐降低。此外,地上部干物质量对不同水分响应明显,由图 d、e、f 可以看出,冬小麦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在各个生育时期均表现为高水处理>中水处理>低水处理。分析可知,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随灌水量水平的提高呈显著(P<0.05)增加趋势,但过高的地上部生物量并不意味着最终产量的增加,也可能产生无效生长。结合表 3-3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拔节期灌水处理下的地上部干物质量较不灌水处理有了显著提高(P<0.05)。不同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分别较不灌水处理增加了25.58%~87.11%,说明在作物生育关键期,适时适量地进行补灌可以有效促进冬小麦生长,提高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高中低三个灌水量水平下的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喷灌技术在小麦试验和生产中的应用[J]. 蔡黎明.  农业与技术. 2017(03)
[2]微喷带灌溉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J]. 李敬库.  东北水利水电. 2017(01)
[3]微喷带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徐学欣,王东,谷淑波.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4)
[4]微灌在中国:历史、现状和未来[J]. 李久生,栗岩峰,王军,王珍,赵伟霞.  水利学报. 2016(03)
[5]微喷灌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特性[J]. 董志强,张丽华,李谦,吕丽华,申海平,崔永增,梁双波,贾秀领.  作物学报. 2016(05)
[6]微喷带灌溉对小麦灌浆期冠层温湿度变化和粒重的影响[J]. 王东,徐学欣,张洪波,林祥,赵阳.  作物学报. 2015(10)
[7]微喷带组合灌溉灌水均匀性研究[J]. 白珊珊,万书勤,康跃虎,刘士平,焦艳平.  节水灌溉. 2015(05)
[8]微喷灌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张璐,党高兵,杜红利.  中国农技推广. 2015(02)
[9]低成本小麦微喷灌溉技术研究与效果试验[J]. 张西群,檀海斌,梁建青,彭发智,张俊杰.  河北农业科学. 2014(06)
[10]不同喷射角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布与冬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满建国,王东,张永丽,石玉,于振文.  中国农业科学. 2013(24)

硕士论文
[1]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布与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D]. 徐学欣.山东农业大学 2013
[2]水分胁迫对香料烟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D]. 李国芸.河南农业大学 2008
[3]农业节水潜力分析与灌溉用水优化配置研究[D]. 左燕霞.甘肃农业大学 2007
[4]氮量和播种密度对豫南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研究[D]. 陈世斌.华中农业大学 2007
[5]渠道防渗工程设计及冻害防治问题研究[D]. 石金堂.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42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342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d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