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施微生物菌肥对广东丝苗香米产量形成及茎鞘物质转运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08 14:58
为探明喷施微生物菌肥对广东丝苗香米产量形成及茎鞘物质转运特性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丝苗香米品种‘美香占2号’和‘象牙香占’为材料,设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3个质量浓度微生物菌肥处理(0.25 g·L-1、0.50g·L-1和1.00g·L-1)对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质量、株高、茎鞘物质转运特性和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微生物菌肥使2种丝苗香米增产幅度达到4.74%~27.02%,提高了丝苗香米各时期的总干质量。喷施0.25 g·L-1和0.50g·L-1菌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美香占2号’的千粒质量,不同质量浓度的喷施菌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美香占2号’的每穗总粒数。喷施0.50g·L-1和1.00g·L-1菌肥处理增加了‘象牙香占’抽穗后的干质量增量,而喷施0.25g·L-1和0.50g·L-1菌肥处理则显著提高了‘象牙香占’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运...
【文章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2020,2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喷施微生物菌肥下丝苗香米收获指数
如图3和4所示,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浓度的菌肥对‘美香占2号’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的影响不显著。就‘象牙香占’而言,与对照相比,喷施0.25 g·L-1菌肥显著增加了其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增幅分别为77.94%和 66.71%。喷施0.50 g·L-1菌肥显著提升了其茎鞘物质转运率,增幅为50.37%。而喷施1.00 g·L-1菌肥对其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无显著影响。可见,喷施适宜质量浓度的菌肥能促进‘象牙香占’茎鞘物质的输出和转运,并在0.25 g·L-1的喷施质量浓度下效果最优。图3 喷施微生物菌肥下丝苗香米茎鞘物质输出率
喷施微生物菌肥下丝苗香米茎鞘物质输出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叶面喷施微生物富硒菌肥对快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黄皓婷,王浩然,周慧妍,张廷浩,江晓尧,姜雪敏,范双喜,刘超杰,韩莹琰. 中国农学通报. 2019(25)
[2]微生物菌肥对冀西北坝上地区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苗丁丁,张俊花,黄伟,王卫忠,李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19(14)
[3]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春季杨凌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张佼,屈锋,朱玉尧,杨甲甲,胡晓辉. 西北农业学报. 2019(05)
[4]减氮配施菌剂对水稻土酶活性及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J]. 李丽,韩周,张昀,燕香梅,张广才,高晓丹,张雅楠,叶超,李少博. 辽宁农业科学. 2019(02)
[5]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对连作平邑甜茶光合特性的影响[J]. 王玫,尹承苗,孙萌萌,杨茂峰,冯福龙,陈学森,沈向,毛志泉. 植物生理学报. 2019(01)
[6]内生菌根菌剂对水稻秧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吴秀红,戚厚芸,孙婷,成钟,张天雨,张振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21)
[7]微生物菌剂对甜菜产量及含糖的影响研究[J]. 王孝纯,宋柏权,刘晓刚,李睿. 中国糖料. 2018(06)
[8]微生物复合菌剂CAMP对砂质土壤改良及白菜生长的影响[J]. 张建峰,张嘉旭,朱学军,苗天瑶,侯红燕,陈光. 北方园艺. 2018(12)
[9]不同水分和粒肥处理对香稻香气、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田华,潘圣刚,莫钊文,段美洋,唐湘如. 灌溉排水学报. 2018(06)
[10]广西香稻育种现状及发展策略[J]. 陈传华,李虎,刘广林,陈远孟,罗群昌. 中国稻米. 2017(06)
本文编号:3390992
【文章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2020,2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喷施微生物菌肥下丝苗香米收获指数
如图3和4所示,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浓度的菌肥对‘美香占2号’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的影响不显著。就‘象牙香占’而言,与对照相比,喷施0.25 g·L-1菌肥显著增加了其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增幅分别为77.94%和 66.71%。喷施0.50 g·L-1菌肥显著提升了其茎鞘物质转运率,增幅为50.37%。而喷施1.00 g·L-1菌肥对其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无显著影响。可见,喷施适宜质量浓度的菌肥能促进‘象牙香占’茎鞘物质的输出和转运,并在0.25 g·L-1的喷施质量浓度下效果最优。图3 喷施微生物菌肥下丝苗香米茎鞘物质输出率
喷施微生物菌肥下丝苗香米茎鞘物质输出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叶面喷施微生物富硒菌肥对快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黄皓婷,王浩然,周慧妍,张廷浩,江晓尧,姜雪敏,范双喜,刘超杰,韩莹琰. 中国农学通报. 2019(25)
[2]微生物菌肥对冀西北坝上地区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苗丁丁,张俊花,黄伟,王卫忠,李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19(14)
[3]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春季杨凌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张佼,屈锋,朱玉尧,杨甲甲,胡晓辉. 西北农业学报. 2019(05)
[4]减氮配施菌剂对水稻土酶活性及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J]. 李丽,韩周,张昀,燕香梅,张广才,高晓丹,张雅楠,叶超,李少博. 辽宁农业科学. 2019(02)
[5]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对连作平邑甜茶光合特性的影响[J]. 王玫,尹承苗,孙萌萌,杨茂峰,冯福龙,陈学森,沈向,毛志泉. 植物生理学报. 2019(01)
[6]内生菌根菌剂对水稻秧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吴秀红,戚厚芸,孙婷,成钟,张天雨,张振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21)
[7]微生物菌剂对甜菜产量及含糖的影响研究[J]. 王孝纯,宋柏权,刘晓刚,李睿. 中国糖料. 2018(06)
[8]微生物复合菌剂CAMP对砂质土壤改良及白菜生长的影响[J]. 张建峰,张嘉旭,朱学军,苗天瑶,侯红燕,陈光. 北方园艺. 2018(12)
[9]不同水分和粒肥处理对香稻香气、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田华,潘圣刚,莫钊文,段美洋,唐湘如. 灌溉排水学报. 2018(06)
[10]广西香稻育种现状及发展策略[J]. 陈传华,李虎,刘广林,陈远孟,罗群昌. 中国稻米. 2017(06)
本文编号:3390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3909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