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24 19:59
为探究优质小麦生产中提高小麦品质的最佳施氮时期,本试验以强筋冬小麦‘藁优2018’为供试材料,于河北省宁晋县布置田间试验,在总施氮量为240 kg N/hm2的高产条件下,研究不同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施氮+拔节期施氮处理相比,将拔节期施用氮素的50%于小麦生长后期施用,2017—2018季小麦孕穗期施氮处理下小麦籽粒增产11.9%,小麦各器官吸氮量及地上部总吸氮量最高。不同追氮时期各处理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无显著差异。后期追氮可提高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醇溶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和吸水率,但后期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后期追氮处理中孕穗期追氮较其他处理(抽穗期、开花期)追氮提高小麦加工品质的趋势更为明显。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采用基施氮+拔节期施氮+孕穗期施氮(4∶3∶3)的氮素施用模式是适宜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小麦高产、优质及养分高效利用的氮肥管理模式。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0,43(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小麦生育期内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
由图2可以看出,2017—2018季小麦成熟期各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4.5%~15.0%。与NS+E相比,后期施氮处理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后期施氮处理中,不同追氮时期各处理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也无显著差异。但从数值上来看,孕穗期追氮NS+E+B处理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由图3可以看出,2017—2018季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为37.5%~39.8%。与NS+E相比,后期施氮处理对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影响显著,随着追氮时期后移,湿面筋含量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4.0%~6.1%。后期施氮处理中,不同追氮时期NS+E+B、NS+E+H和NS+E+F处理间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无显著差异。
由图3可以看出,2017—2018季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为37.5%~39.8%。与NS+E相比,后期施氮处理对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影响显著,随着追氮时期后移,湿面筋含量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4.0%~6.1%。后期施氮处理中,不同追氮时期NS+E+B、NS+E+H和NS+E+F处理间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无显著差异。对2017—2018季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分析可见(图4),小麦籽粒清蛋白含量为2.4%~2.7%。与NS+E处理相比,后期追氮处理对小麦籽粒清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后期施氮处理中,NS+E+B处理清蛋白含量为2.7%,较NS+E+H处理提高14.8%;NS+E+B与NS+E+F处理间清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小麦籽粒球蛋白含量为1.2%~1.3%。各处理间小麦籽粒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小麦籽粒醇溶蛋白含量为2.8%~3.3%。与NS+E相比,后期追氮处理小麦籽粒醇溶蛋白含量显著提高14.1%~17.6%。追氮时期由孕穗期推至开花期各处理间小麦籽粒醇溶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小麦籽粒谷蛋白含量为3.9%~4.4%。与NS+E相比,后期追氮处理小麦籽粒谷蛋白含量显著提高8.7%~12.8%,后期追氮处理中,随着追氮时期后移,小麦籽粒谷蛋白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J]. 吕敏娟,陈帅,辛思颖,佟丙辛,王释强,薛澄,马文奇,魏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4)
[2]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氮素效率的影响[J]. 金欣欣,姚艳荣,贾秀领,姚海坡,申海平,崔永增,李谦. 作物学报. 2019(04)
[3]不同春生叶龄期追氮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抗倒性能的影响[J]. 吕添,王红光,李东晓,李浩然,李瑞奇,李雁鸣.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7)
[4]小麦籽粒灌浆期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J]. 赵勇,张树华,王杰,杨学芳,李晓云,鞠晓影,杨学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5]氮肥运筹对不同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郭明明,董召娣,易媛,张明伟,李银银,代丹丹,刘立伟,朱新开,郭文善,赵广才,彭永欣. 麦类作物学报. 2014(11)
[6]追氮时期和基追比例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J]. 王晓英,贺明荣. 麦类作物学报. 2013(04)
[7]施氮量对小麦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子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J]. 孟维伟,王东,于振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1)
[8]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适宜追氮时期研究[J].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2)
[9]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J]. 石玉,张永丽,于振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1)
[10]不同追氮时期对两种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杨扎根,王姣爱,裴雪霞,张定一.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03)
硕士论文
[1]不同施氮时期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空间分布的影响及调控[D]. 吴柯佳.南京农业大学 2013
[2]追氮时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谷蛋白积累的调控效应[D]. 曹丽.山东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08358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0,43(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小麦生育期内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
由图2可以看出,2017—2018季小麦成熟期各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4.5%~15.0%。与NS+E相比,后期施氮处理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后期施氮处理中,不同追氮时期各处理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也无显著差异。但从数值上来看,孕穗期追氮NS+E+B处理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由图3可以看出,2017—2018季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为37.5%~39.8%。与NS+E相比,后期施氮处理对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影响显著,随着追氮时期后移,湿面筋含量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4.0%~6.1%。后期施氮处理中,不同追氮时期NS+E+B、NS+E+H和NS+E+F处理间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无显著差异。
由图3可以看出,2017—2018季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为37.5%~39.8%。与NS+E相比,后期施氮处理对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影响显著,随着追氮时期后移,湿面筋含量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4.0%~6.1%。后期施氮处理中,不同追氮时期NS+E+B、NS+E+H和NS+E+F处理间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无显著差异。对2017—2018季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分析可见(图4),小麦籽粒清蛋白含量为2.4%~2.7%。与NS+E处理相比,后期追氮处理对小麦籽粒清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后期施氮处理中,NS+E+B处理清蛋白含量为2.7%,较NS+E+H处理提高14.8%;NS+E+B与NS+E+F处理间清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小麦籽粒球蛋白含量为1.2%~1.3%。各处理间小麦籽粒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小麦籽粒醇溶蛋白含量为2.8%~3.3%。与NS+E相比,后期追氮处理小麦籽粒醇溶蛋白含量显著提高14.1%~17.6%。追氮时期由孕穗期推至开花期各处理间小麦籽粒醇溶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小麦籽粒谷蛋白含量为3.9%~4.4%。与NS+E相比,后期追氮处理小麦籽粒谷蛋白含量显著提高8.7%~12.8%,后期追氮处理中,随着追氮时期后移,小麦籽粒谷蛋白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J]. 吕敏娟,陈帅,辛思颖,佟丙辛,王释强,薛澄,马文奇,魏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4)
[2]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氮素效率的影响[J]. 金欣欣,姚艳荣,贾秀领,姚海坡,申海平,崔永增,李谦. 作物学报. 2019(04)
[3]不同春生叶龄期追氮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抗倒性能的影响[J]. 吕添,王红光,李东晓,李浩然,李瑞奇,李雁鸣.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7)
[4]小麦籽粒灌浆期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J]. 赵勇,张树华,王杰,杨学芳,李晓云,鞠晓影,杨学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5]氮肥运筹对不同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郭明明,董召娣,易媛,张明伟,李银银,代丹丹,刘立伟,朱新开,郭文善,赵广才,彭永欣. 麦类作物学报. 2014(11)
[6]追氮时期和基追比例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J]. 王晓英,贺明荣. 麦类作物学报. 2013(04)
[7]施氮量对小麦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子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J]. 孟维伟,王东,于振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1)
[8]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适宜追氮时期研究[J].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2)
[9]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J]. 石玉,张永丽,于振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1)
[10]不同追氮时期对两种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杨扎根,王姣爱,裴雪霞,张定一.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03)
硕士论文
[1]不同施氮时期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空间分布的影响及调控[D]. 吴柯佳.南京农业大学 2013
[2]追氮时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谷蛋白积累的调控效应[D]. 曹丽.山东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08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40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