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8 17:15
我国北方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相对匮乏,农业灌溉水十分稀少,农作物因干旱而导致的减产现象时有发生,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并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地膜覆盖为主节水农业措施得到大量推广。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日渐成熟,基于单向渗水原理的渗水地膜应运而生,实现了对北方小降雨资源的有效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渗水地膜特有的渗水性能,为实现对渗水地膜的最大化利用,指导农业管理,提高农业产量,对渗水地膜覆盖下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研究必不可少。本文通过对农田土壤设置渗水和普通地膜覆盖,并以裸地为对照,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对不同处理措施下0-30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农作物产量等参量以及试验区降雨、温度等气候参数进行了跟踪监测。基于野外试验监测数据,以土壤水动力学、土壤溶质运移、土壤物理学等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渗水地膜覆盖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水资源利用率等问题。主要分析了表层土壤容重和耕作层土壤水盐的变化特性;量化了裸地表层土壤容重与累积降雨量以及地膜覆盖下表层土壤含盐量与玉米生长天数之间的关系;探究了非雨季期与雨季期,整个深度内土壤水盐的分布特征与运移规律,并...
【文章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地膜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1.2.2 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1.2.3 地膜覆盖下农田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技术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田间试验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区土壤基本条件
2.2.2 试验初期试验区土壤水盐垂向分布特征分析
2.2.3 试验期内降雨、气温特征分析
2.2.4 试验地膜、作物及农业措施
2.3 试验方案与方法
2.3.1 试验设计方案
2.3.2 试验方法与测试仪器设备
第三章 表层土壤容重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
3.1 表层土壤容重与累积降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2 裸地土壤表层容重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
3.3 不同地膜覆盖下表层土壤容重的变化差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水分利用的特征分析
4.1 非雨季期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性
4.2 雨季期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性
4.3 雨季与非雨季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性的差异性比较
4.4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4.4.1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玉米ET值的比较
4.4.2 玉米产量的测定
4.4.3 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盐分的剖面分布特征分析
5.1 非雨季期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盐分剖面分布特性
5.2 雨季期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盐分的剖面分布特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研究
6.1 非雨季期土壤水盐运移特性分析
6.2 雨季期土壤水盐运移特性
6.3 表层土壤水盐生育期内变化特性
6.3.1 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
6.3.2 表层土壤含盐量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
6.3.3 地膜覆盖下表层土壤盐分含量与玉米生长天数的相关性探究
6.4 地膜覆盖对各盐分离子运移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盐分预测研究
7.1 BP神经网络概述
7.2 BP神经网络结构
7.3 土壤盐分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的建立
7.3.1 数据样本的建立
7.3.2 BP预报模型的建立
7.3.3 预测结果分析
7.3.4 预报模型的验证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所获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渗水地膜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单智超,冯良山,田建全,徐明阳,董振起,冯定超,俞广江.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3)
[2]积雪与地表联合覆盖条件下冻融土壤水盐运移规律[J]. 唐文政,王春霞,范文波,蓝明菊.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3)
[3]玉米生育期内不同覆膜对黄土表层容重变化特性的影响[J]. 程诗念,樊贵盛. 节水灌溉. 2017(06)
[4]惠民县微咸水灌溉区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及分析[J]. 赵志强,徐征和,闫良国,庞桂斌,王通,张立志. 灌溉排水学报. 2017(01)
[5]膜下滴灌布置方式对土壤水盐运移和产量的影响[J]. 汪昌树,杨鹏年,于宴民,邸飞艳,黄繁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4)
[6]夏播旱地谷子渗水地膜穴播增产机理研究[J]. 夏雪岩,宋世佳,刘猛,赵宇,任晓利,南春梅,刘斐,李顺国,程汝宏.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03)
[7]不同潜水埋深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其交互效应[J]. 夏江宝,赵西梅,赵自国,陈印平,刘俊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5)
[8]基于模糊神经算法的区域地下水盐分动态预测[J]. 余世鹏,杨劲松,刘广明,姚荣江,王相平. 农业工程学报. 2014(18)
[9]河套灌区上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互作效应研究[J]. 常春龙,杨树青,刘德平,符鲜,杜丽云. 灌溉排水学报. 2014(Z1)
[10]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温度水分和甘薯产量的影响[J]. 江燕,史春余,王振振,王翠娟,柳洪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6)
博士论文
[1]渗水地膜覆盖改良原生盐碱荒地的关键技术研究[D]. 郭文聪.太原理工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自然和人工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量(ET)的研究[D]. 赵红光.太原理工大学 2017
[2]土壤入渗模型参数的线性预报模型研究[D]. 岳海晶.太原理工大学 2016
[3]绿洲灌区小麦//玉米田间水分的蒸散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D]. 刘海亮.甘肃农业大学 2009
[4]MCA算法的改进及收敛性分析[D]. 崔强.大连理工大学 2009
[5]内蒙古河套灌区耕荒地间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D]. 李亮.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6]石灰桩膨胀法加固湿陷性黄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李时宁.兰州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43180
【文章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地膜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1.2.2 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1.2.3 地膜覆盖下农田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技术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田间试验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区土壤基本条件
2.2.2 试验初期试验区土壤水盐垂向分布特征分析
2.2.3 试验期内降雨、气温特征分析
2.2.4 试验地膜、作物及农业措施
2.3 试验方案与方法
2.3.1 试验设计方案
2.3.2 试验方法与测试仪器设备
第三章 表层土壤容重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
3.1 表层土壤容重与累积降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2 裸地土壤表层容重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
3.3 不同地膜覆盖下表层土壤容重的变化差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水分利用的特征分析
4.1 非雨季期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性
4.2 雨季期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性
4.3 雨季与非雨季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性的差异性比较
4.4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4.4.1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玉米ET值的比较
4.4.2 玉米产量的测定
4.4.3 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盐分的剖面分布特征分析
5.1 非雨季期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盐分剖面分布特性
5.2 雨季期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盐分的剖面分布特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研究
6.1 非雨季期土壤水盐运移特性分析
6.2 雨季期土壤水盐运移特性
6.3 表层土壤水盐生育期内变化特性
6.3.1 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
6.3.2 表层土壤含盐量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
6.3.3 地膜覆盖下表层土壤盐分含量与玉米生长天数的相关性探究
6.4 地膜覆盖对各盐分离子运移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盐分预测研究
7.1 BP神经网络概述
7.2 BP神经网络结构
7.3 土壤盐分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的建立
7.3.1 数据样本的建立
7.3.2 BP预报模型的建立
7.3.3 预测结果分析
7.3.4 预报模型的验证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所获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渗水地膜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单智超,冯良山,田建全,徐明阳,董振起,冯定超,俞广江.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3)
[2]积雪与地表联合覆盖条件下冻融土壤水盐运移规律[J]. 唐文政,王春霞,范文波,蓝明菊.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3)
[3]玉米生育期内不同覆膜对黄土表层容重变化特性的影响[J]. 程诗念,樊贵盛. 节水灌溉. 2017(06)
[4]惠民县微咸水灌溉区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及分析[J]. 赵志强,徐征和,闫良国,庞桂斌,王通,张立志. 灌溉排水学报. 2017(01)
[5]膜下滴灌布置方式对土壤水盐运移和产量的影响[J]. 汪昌树,杨鹏年,于宴民,邸飞艳,黄繁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4)
[6]夏播旱地谷子渗水地膜穴播增产机理研究[J]. 夏雪岩,宋世佳,刘猛,赵宇,任晓利,南春梅,刘斐,李顺国,程汝宏.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03)
[7]不同潜水埋深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其交互效应[J]. 夏江宝,赵西梅,赵自国,陈印平,刘俊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5)
[8]基于模糊神经算法的区域地下水盐分动态预测[J]. 余世鹏,杨劲松,刘广明,姚荣江,王相平. 农业工程学报. 2014(18)
[9]河套灌区上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互作效应研究[J]. 常春龙,杨树青,刘德平,符鲜,杜丽云. 灌溉排水学报. 2014(Z1)
[10]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温度水分和甘薯产量的影响[J]. 江燕,史春余,王振振,王翠娟,柳洪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6)
博士论文
[1]渗水地膜覆盖改良原生盐碱荒地的关键技术研究[D]. 郭文聪.太原理工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自然和人工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量(ET)的研究[D]. 赵红光.太原理工大学 2017
[2]土壤入渗模型参数的线性预报模型研究[D]. 岳海晶.太原理工大学 2016
[3]绿洲灌区小麦//玉米田间水分的蒸散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D]. 刘海亮.甘肃农业大学 2009
[4]MCA算法的改进及收敛性分析[D]. 崔强.大连理工大学 2009
[5]内蒙古河套灌区耕荒地间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D]. 李亮.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6]石灰桩膨胀法加固湿陷性黄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李时宁.兰州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43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4431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