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晒红烟主推品种田间及调制时期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8 22:44
本文通过在同一环境中,运用相同的栽培措施和调制方法,来对比延边晒红烟不同品种的经济性状、光合特性、叶片组织结构以及生长与调制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旨在为筛选出适应当前种植要求以及卷烟工业需求的优质品种。同时得出各品种各部位烟叶调制阶段主要酶活性及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各品种针对性调整晒制条件,优化烟叶的内部成分,达到高品质晒烟奠定基础。1.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延晒二号长势最快,以至于株高最高,延晒六号与延晒七号在生长后期生长较快,自来红株高最低,其他品种相对较高·;延晒三号、延晒六号茎较粗;延晒三号、延晒六号、自来红叶片宽大。以移栽后70 d的农艺性状各项指标综合看,田间表现由好到差依次为延晒六号(S6)、延晒三号(S3)、延晒二号(S2)、延晒五号(S5)、自来红(S1)、延晒七号(S7)、延晒四号(S4)。2.移栽后45 d,光合特性各项指标表现最好为S3与S5,其次为S1、S2、S6,最后为S7;移栽后60 d,光合特性各项指标表现最好为S2、S6、S7,其次为S3、S4、S5,最后为S1。叶绿素含量生长前期各品种相差不大,后期S4、S5、S7降解较快。烟叶结构中,品种S3各项数...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品种净光合速率对比
3.2.3不同品种气孔导度的比较??不同品种叶片气孔导度的比较如图3所示,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各处理叶片的气孔??导度呈下降的趋势,在移栽后45?d各处理值最高。移栽后45?d,各处理叶片气孔导度在??338.54?388.72?^111〇1/1112*5之间;85最高,82最低。各处理之间叶片气孔导度差异性不显??著。移栽后65d,各处理叶片气孔导度在89.31?137.22|amol/m2?s之间;S6最高,S1最低。??S6叶片气孔导度显著高于SI?(CK)(户彡0.05),其他处理与SI?(CK)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2.4不同品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比较??不同品种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比较如图4所示,随着移栽天数的增长各处理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的趋势,在移栽后65?d各处理值最高。移栽后45?d,S4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高,为29U6pmol/mol;?S7次之,为265.51?nmol/mol;两者显??
?different?varieties??3.2.3不同品种气孔导度的比较??不同品种叶片气孔导度的比较如图3所示,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各处理叶片的气孔??导度呈下降的趋势,在移栽后45?d各处理值最高。移栽后45?d,各处理叶片气孔导度在??338.54?388.72?^111〇1/1112*5之间;85最高,82最低。各处理之间叶片气孔导度差异性不显??著。移栽后65d,各处理叶片气孔导度在89.31?137.22|amol/m2?s之间;S6最高,S1最低。??S6叶片气孔导度显著高于SI?(CK)(户彡0.05),其他处理与SI?(CK)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2.4不同品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比较??不同品种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比较如图4所示,随着移栽天数的增长各处理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的趋势,在移栽后65?d各处理值最高。移栽后45?d,S4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高,为29U6pmol/mol;?S7次之,为265.51?nmol/mol;两者显??著高于SI?(CK)?(P彡0.05);其他处理与SI?(CK)无显著性差异。移栽后65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量表达NtHAK1基因烟草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研究[J]. 朱娜,张沙沙,杜致辉,秦利军,赵德刚. 种子. 2018(11)
[2]NtQPT基因对烟草形态及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J]. 杜致辉,秦利军,赵丹,赵德刚. 种子. 2018(06)
[3]不同类型烟草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J]. 程元强,袁球,周华凤,潘建国,赵涛,张志高,王瑜,刘齐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03)
[4]烟草叶片衰老期过程中的蛋白质组学分析[J]. 张柳,王铮,张亚婕,林春,陈严平,李军营,毛自朝. 植物生理学报. 2014(04)
[5]80份晒烟种质资源特征特性的鉴定及繁种[J]. 许美玲,肖炳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4)
[6]安顺市晒烟资源探讨[J]. 代飞,陈胜才,徐铭,朱峻,熊发权,李熙全. 现代农业科技. 2013(20)
[7]四川省晒烟发展现状与思路[J]. 卞建锋,郭仕平,秦艳青,张隆伟,刘杨,熊维亮,陈璐. 四川农业科技. 2013(05)
[8]牡丹江地区晒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J]. 解国庆,董清山,王艳,范书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5)
[9]硼对上部烟叶组织结构及对降低烟气焦油含量的影响[J]. 刘有才,徐建平,徐志刚,朱树良,年夫照,张庆刚,姜存仓. 土壤通报. 2011(02)
[10]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和产量质量的影响[J]. 徐树德,赵忠华,尚志强.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04)
硕士论文
[1]不同施钾量、打顶时期以及采收时期对晒烟产质量影响的研究[D]. 石贤吉.延边大学 2018
[2]成熟度与调制方法对吉林晒红烟品质的影响[D]. 赵晓军.河南农业大学 2016
[3]施氮量对烤烟氮代谢及品质形成的影响[D]. 赵春华.河南农业大学 2007
[4]晒红烟在晒制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及采收方式研究[D]. 尹永强.河南农业大学 2006
[5]晒黄烟调制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和调制技术研究[D]. 刘国庆.河南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43641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品种净光合速率对比
3.2.3不同品种气孔导度的比较??不同品种叶片气孔导度的比较如图3所示,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各处理叶片的气孔??导度呈下降的趋势,在移栽后45?d各处理值最高。移栽后45?d,各处理叶片气孔导度在??338.54?388.72?^111〇1/1112*5之间;85最高,82最低。各处理之间叶片气孔导度差异性不显??著。移栽后65d,各处理叶片气孔导度在89.31?137.22|amol/m2?s之间;S6最高,S1最低。??S6叶片气孔导度显著高于SI?(CK)(户彡0.05),其他处理与SI?(CK)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2.4不同品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比较??不同品种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比较如图4所示,随着移栽天数的增长各处理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的趋势,在移栽后65?d各处理值最高。移栽后45?d,S4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高,为29U6pmol/mol;?S7次之,为265.51?nmol/mol;两者显??
?different?varieties??3.2.3不同品种气孔导度的比较??不同品种叶片气孔导度的比较如图3所示,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各处理叶片的气孔??导度呈下降的趋势,在移栽后45?d各处理值最高。移栽后45?d,各处理叶片气孔导度在??338.54?388.72?^111〇1/1112*5之间;85最高,82最低。各处理之间叶片气孔导度差异性不显??著。移栽后65d,各处理叶片气孔导度在89.31?137.22|amol/m2?s之间;S6最高,S1最低。??S6叶片气孔导度显著高于SI?(CK)(户彡0.05),其他处理与SI?(CK)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2.4不同品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比较??不同品种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比较如图4所示,随着移栽天数的增长各处理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的趋势,在移栽后65?d各处理值最高。移栽后45?d,S4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高,为29U6pmol/mol;?S7次之,为265.51?nmol/mol;两者显??著高于SI?(CK)?(P彡0.05);其他处理与SI?(CK)无显著性差异。移栽后65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量表达NtHAK1基因烟草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研究[J]. 朱娜,张沙沙,杜致辉,秦利军,赵德刚. 种子. 2018(11)
[2]NtQPT基因对烟草形态及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J]. 杜致辉,秦利军,赵丹,赵德刚. 种子. 2018(06)
[3]不同类型烟草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J]. 程元强,袁球,周华凤,潘建国,赵涛,张志高,王瑜,刘齐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03)
[4]烟草叶片衰老期过程中的蛋白质组学分析[J]. 张柳,王铮,张亚婕,林春,陈严平,李军营,毛自朝. 植物生理学报. 2014(04)
[5]80份晒烟种质资源特征特性的鉴定及繁种[J]. 许美玲,肖炳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4)
[6]安顺市晒烟资源探讨[J]. 代飞,陈胜才,徐铭,朱峻,熊发权,李熙全. 现代农业科技. 2013(20)
[7]四川省晒烟发展现状与思路[J]. 卞建锋,郭仕平,秦艳青,张隆伟,刘杨,熊维亮,陈璐. 四川农业科技. 2013(05)
[8]牡丹江地区晒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J]. 解国庆,董清山,王艳,范书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5)
[9]硼对上部烟叶组织结构及对降低烟气焦油含量的影响[J]. 刘有才,徐建平,徐志刚,朱树良,年夫照,张庆刚,姜存仓. 土壤通报. 2011(02)
[10]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和产量质量的影响[J]. 徐树德,赵忠华,尚志强.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04)
硕士论文
[1]不同施钾量、打顶时期以及采收时期对晒烟产质量影响的研究[D]. 石贤吉.延边大学 2018
[2]成熟度与调制方法对吉林晒红烟品质的影响[D]. 赵晓军.河南农业大学 2016
[3]施氮量对烤烟氮代谢及品质形成的影响[D]. 赵春华.河南农业大学 2007
[4]晒红烟在晒制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及采收方式研究[D]. 尹永强.河南农业大学 2006
[5]晒黄烟调制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和调制技术研究[D]. 刘国庆.河南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43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4436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