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酮比色法快速测定大麦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优化
发布时间:2021-11-12 04:50
以大麦嫩苗鲜叶为试验材料,对经典蒽酮比色法反应体系中蒽酮及硫酸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样品提取时间以及叶片取样部位等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蒽酮硫酸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后的条件为:最佳蒽酮用量为100μL、浓硫酸为1 000μL;显色反应温度为100℃,最佳反应时间7 min;样品提取时间以沸水浴10 min为宜;大麦叶片取样部位以倒二叶顶部较为合适。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实用性强,可为植物样品可溶性糖指标快速筛选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41(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温度对显色反应产物吸光度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吸光值逐步下降(图2A),反应时间5 min时显色反应测定吸光度值最高,但与10 min相比差异不显著;因此进一步比较了5个更短时间(1、3、5、7 min和9 min)反应吸光度值(图2B),随着时间的变化,吸光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5 min和7 min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7 min显色反应测定吸光度值最高,因此显色反应时间确定为7 min。2.3 蒽酮-硫酸反应体系的优化
由表1可看出,当浓硫酸从100μL增加到1000μL,蒽酮溶液从10μL增加到50μL以上时,显色反应产物吸光度值大幅度提高,数值均在1.0以上。在浓硫酸1 000μL和蒽酮150μL时吸光度值达到最大,但是与在浓硫酸1 000μL和蒽酮100μL吸光度值相比差异不显著。由图3可看出当浓硫酸用量大于1 000μL时,吸光度值逐渐降低。因此,最优的蒽酮和浓硫酸显色反应体系确定为100μL蒽酮(20 mg/mL)和1 000μL浓硫酸。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麦麦苗的营养成分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 蓝新隆,陈剑锋,张扬. 安徽农学通报. 2018(21)
[2]植物体可溶性糖测定方法的优化[J]. 赵轶鹏,赵新勇.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4)
[3]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率法测定林业生物质原料中的可溶性糖[J]. 高茜,韩振泰. 分析试验室. 2017(12)
[4]大麦苗粉营养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J]. 鲜瑶,张雷,宋戈,李卫敏,廖侠.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11)
[5]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水稻秸秆可溶性糖快速检测[J]. 付苗苗,刘梅英,牛智有,杨芳,向喻.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02)
[6]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南瓜籽多糖含量[J]. 王佩芬,池源,王丽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24)
[7]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试验方法改进[J]. 丁雪梅,张晓君,赵云,谭智敏,李玉梅,王鹏,唐鸿宇,丛彦龙,包国章,马骥超,张金玉,沈景林.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23)
[8]蒽酮法测定红枣可溶性糖含量条件的优化[J]. 位杰,吴翠云,蒋媛,王合理. 食品科学. 2014(24)
[9]大麦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农艺性状关联分析[J]. 赖勇,王鹏喜,范贵强,司二静,王晋,杨轲,孟亚雄,李葆春,马小乐,尚勋武,王化俊. 中国农业科学. 2013(02)
[10]小麦品种可溶性糖和保护性酶与抗旱性关系研究[J]. 王川,谢惠民,王娜,王宏礼.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5)
硕士论文
[1]大麦秸秆营养价值评定及育肥羔羊大麦秸秆型饲粮的研究[D]. 李国彰.兰州大学 2017
[2]西藏青稞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改良[D]. 孟凡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0201
【文章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41(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温度对显色反应产物吸光度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吸光值逐步下降(图2A),反应时间5 min时显色反应测定吸光度值最高,但与10 min相比差异不显著;因此进一步比较了5个更短时间(1、3、5、7 min和9 min)反应吸光度值(图2B),随着时间的变化,吸光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5 min和7 min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7 min显色反应测定吸光度值最高,因此显色反应时间确定为7 min。2.3 蒽酮-硫酸反应体系的优化
由表1可看出,当浓硫酸从100μL增加到1000μL,蒽酮溶液从10μL增加到50μL以上时,显色反应产物吸光度值大幅度提高,数值均在1.0以上。在浓硫酸1 000μL和蒽酮150μL时吸光度值达到最大,但是与在浓硫酸1 000μL和蒽酮100μL吸光度值相比差异不显著。由图3可看出当浓硫酸用量大于1 000μL时,吸光度值逐渐降低。因此,最优的蒽酮和浓硫酸显色反应体系确定为100μL蒽酮(20 mg/mL)和1 000μL浓硫酸。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麦麦苗的营养成分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 蓝新隆,陈剑锋,张扬. 安徽农学通报. 2018(21)
[2]植物体可溶性糖测定方法的优化[J]. 赵轶鹏,赵新勇.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4)
[3]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率法测定林业生物质原料中的可溶性糖[J]. 高茜,韩振泰. 分析试验室. 2017(12)
[4]大麦苗粉营养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J]. 鲜瑶,张雷,宋戈,李卫敏,廖侠.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11)
[5]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水稻秸秆可溶性糖快速检测[J]. 付苗苗,刘梅英,牛智有,杨芳,向喻.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02)
[6]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南瓜籽多糖含量[J]. 王佩芬,池源,王丽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24)
[7]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试验方法改进[J]. 丁雪梅,张晓君,赵云,谭智敏,李玉梅,王鹏,唐鸿宇,丛彦龙,包国章,马骥超,张金玉,沈景林.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23)
[8]蒽酮法测定红枣可溶性糖含量条件的优化[J]. 位杰,吴翠云,蒋媛,王合理. 食品科学. 2014(24)
[9]大麦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农艺性状关联分析[J]. 赖勇,王鹏喜,范贵强,司二静,王晋,杨轲,孟亚雄,李葆春,马小乐,尚勋武,王化俊. 中国农业科学. 2013(02)
[10]小麦品种可溶性糖和保护性酶与抗旱性关系研究[J]. 王川,谢惠民,王娜,王宏礼.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5)
硕士论文
[1]大麦秸秆营养价值评定及育肥羔羊大麦秸秆型饲粮的研究[D]. 李国彰.兰州大学 2017
[2]西藏青稞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改良[D]. 孟凡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0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4902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