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4 23:51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对东北平原西部春玉米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可行性进行系统评价,与常规耕作相比较,探究秸秆旋混和秸秆覆盖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秸秆还田方式较常规种植方式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增产9.84%,秸秆旋混耕作方式增产8.01%;秸秆覆盖耕作方式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碱解氮提升4.97%、有效磷提升67.17%、速效钾提升12.33%、全氮提升6.28%、全磷提升14.74%、全钾提升0.98%、pH降低1.83%、有机质提升7.55%,同时减少了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两种秸秆还田方式与常规种植方式比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增收21.21%,秸秆旋混耕作方式增收10.60%。综上所述,秸秆还田结合覆盖与旋混耕作方式可在该区域适当推广。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科学. 2020,45(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耕作方式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分析
    2.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2.2.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2.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2.2.3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的固碳效应
    2.3 不同耕作方式经济效益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李伟群,张久明,迟凤琴,匡恩俊,李梓瑄,杨忠赞,刘宝林,宿庆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5)
[2]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耕翻还田条件下播种深度与镇压强度对玉米出苗率的影响[J]. 崔正果,李秋祝,张玉斌,张恩萍,金忱,王洪预,崔金虎.  东北农业科学. 2018(06)
[3]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耕种技术研究[J]. 蔡红光,梁尧,刘慧涛,刘剑钊,秦裕波,刘方明,袁静超,张洪喜,任军,王立春.  玉米科学. 2019(05)
[4]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玉米产量的影响[J].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高盼,王宇先,杨慧莹,于侃超,葛选良,迟莉,樊景胜.  玉米科学. 2018(05)
[5]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肥力特征的影响[J]. 梁尧,蔡红光,闫孝贡,刘剑钊,袁静超,张洪喜,任军,王立春.  玉米科学. 2016(06)
[6]东北黑土区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产量及养分累积特征[J]. 蔡红光,梁尧,闫孝贡,刘剑钊,袁静超,张洪喜,任军,王立春.  玉米科学. 2016(05)
[7]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J]. 梁卫,袁静超,张洪喜,闫孝贡,刘剑钊,蔡红光,沙洪林,迟畅,任军.  东北农业科学. 2016(02)
[8]秸秆覆盖与表土耕作对东北黑土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J]. 汪可欣,付强,张中昊,姜辛,郝忠瑾.  农业机械学报. 2016(03)
[9]秸秆还田与深松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 徐永刚,马强,周桦,姜春明,宇万太.  土壤通报. 2015(02)
[10]深松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J]. 张丽,张中东,郭正宇,宫帅,王若男,陶洪斌,王璞.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1)



本文编号:3516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516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