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剂诱发木薯无融合生殖种质创制及鉴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7 15:57
无融合生殖可以避免作物营养繁殖中复杂病原菌的传播,固定杂种优势以及保存特定基因型;同时发生在减数胚囊中的卵细胞单性无融合生殖(孤雌生殖)是单倍体或纯合二倍体材料的主要来源。木薯是我国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及能源作物,无融合生殖研究对木薯生产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及分子生物学意义。木薯的无融合生殖可通过种间杂交获得,但发生频率很低(1%-2%)。化学诱导是获得无融合生殖的一个重要途径,本试验主要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秋水仙素(Col)、安磺灵(Ory)三种药剂的化学诱导法,通过对木薯雌花发育四核胚囊到成熟胚囊阶段的活体诱导,首次获得由化学药剂诱导的木薯无融合生殖种质,并通过EST-SSR、SRAP分子标记对获得的无融合生殖类型及遗传特性进行鉴定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化学药剂对木薯雌花进行无融合生殖诱导,诱导后套袋隔离均可获得一定比例的稔实率及坐果率,其中稔实率最高达72.66%,坐果率最高为2.44%。三种化学药剂中,DMSO的诱导效果最佳,与Col和Ory诱导的坐果率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试验所获的3株无融合生殖子代均由DMSO诱导而来。由此可见,化学药剂诱导木薯的无融合生殖...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木,无融合生殖田间处理诱导过程
处理药处理浓度?^???p?坐果数种子数出苗数出苗率坐果数种子数出苗数出苗率坐果数种子数出苗数出苗率??D?(个)(个)(株)(%)(个)(个)(株)(%)(个)(个)(株)(%)??1?5?3?1?33?10?10?4?40??DMSO?].5?27?23?16?70?5?9?5?56??2?7?4?2?50?3?5?2?40??0.1?2?2?0?0?0?0?0??Col?0.2?3?6?2?33?0?0?0?67?70?34?48.6??0.3?3?5?2?40?0?0?0??0.001?0?0?0?0?0?0??〇巧?0.002?2?3?0?0?0?0?0??0.003?0?0?0?0?0?0????合计?49?46?23?50?18?24?11?46???分批收集木害诱导种子共70粒,其中SC5收集到46粒、SC10收集到24粒,??种植于育苗床正常管理,共有34株出苗,出苗率为48.6%。图3-1为木害无融合生??殖子代植株生长发育过程。??
??蛋白质及多糖污染(图3-3、图3-4)。经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SC5、SC10W及??无融合生殖子代的OD260/280值均在1.7-2.2之间,浓度在1000-3000ng/nl之间。这??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木馨基因組DNA质量好,可W用于S化和SRAP标记。??2313〇bp-JW|gBW|??9416bp???图3-3?SC5、SCIO基因组DNA琼脂撤t胶电泳检测结果??Fig3-3?Electrophoi'esis?of?genomic?DJNA?of?SC5?and?SC10?on?agarose?gel??注:编号1、2泳道为SC5基因组DNA;编号3、4泳道为SCIO基因组DNA。??Notes:?The?templates?of?No.?1,2?are?呂enomic?DN?A?of?SC5;化e?templates?of?No.?3,?4?are?genomic??DMA?of?SCIO.??94?化?bp?—??图3-4部分子代基因組DNA琼脂糖巧胶电泳检测结果??Fig3-4?Electrophoresis?of?genomic?DN?A?of?FI?on?agarose?gel??3.3.2诱导子代纯合性的EST-SS民标记鉴定??(1)引物筛选??用木善SC5和SC10作为模板对1巧对木墓EST-S化标记引物进行筛选,共筛??选出6对能在SC5和SC10中扩増出清晰的两条带且带型一致的引物,对应6对等位??基因,因此可W选择该6对引物来鉴定木馨无融合生殖子代的纯合性。图3-5是利用??SC10筛选引物的部分聚丙蹄醜胺凝胶电泳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药物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创造新材料初探[J]. 张增川,尹素芬,李勤,龙德祥,张秀英,徐海军,陈永刚. 陕西农业科学. 2014(10)
[2]生长调节剂对亚麻无融合生殖诱导的初步研究[J]. 康庆华. 中国麻业科学. 2013(06)
[3]木薯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及花粉加倍技术研究[J]. 赖杭桂,陈霞,李开棉,欧文军,叶建秋,庄南生,覃秋林. 热带作物学报. 2013(05)
[4]木薯根尖染色体制片方法的优化[J]. 王超,王婧菲,庄南生,王英.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4)
[5]作物孤雌生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王亮,邢虎成,揭雨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2)
[6]木薯叶片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J]. 张健,郭军辉,陈雄庭,王颖,王文泉,赖杭桂,吴坤鑫,倪彦艳,黄琴.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1)
[7]国内外木薯产业发展近况[J]. 方佳,濮文辉,张慧坚.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6)
[8]苹果属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J]. 吴曼,王蓓,董彦,沈向,毛志泉. 山东农业科学. 2010(07)
[9]激素对木薯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的影响[J]. 朱文丽,莫饶,李开绵,王文泉. 热带作物学报. 2010(04)
[10]植物染色体倍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J]. 陶抵辉,李小红,王利群,周杰良,陈涌,霍稳根. 生命科学研究. 2009(05)
博士论文
[1]蒲公英遗传多样性与无融合生殖机理研究[D]. 吴志刚.沈阳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化学药剂诱导玉米群体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的研究[D]. 于运凯.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2]马铃薯品种的孤雌生殖诱导研究[D]. 高健军.青海大学 2014
[3]SSR标记在亲本和孤雌生殖后代鉴定中的应用[D]. 阳志刚.中南大学 2010
[4]化学诱导水稻杂种及不育系孤雌生殖[D]. 牟春红.四川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22609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木,无融合生殖田间处理诱导过程
处理药处理浓度?^???p?坐果数种子数出苗数出苗率坐果数种子数出苗数出苗率坐果数种子数出苗数出苗率??D?(个)(个)(株)(%)(个)(个)(株)(%)(个)(个)(株)(%)??1?5?3?1?33?10?10?4?40??DMSO?].5?27?23?16?70?5?9?5?56??2?7?4?2?50?3?5?2?40??0.1?2?2?0?0?0?0?0??Col?0.2?3?6?2?33?0?0?0?67?70?34?48.6??0.3?3?5?2?40?0?0?0??0.001?0?0?0?0?0?0??〇巧?0.002?2?3?0?0?0?0?0??0.003?0?0?0?0?0?0????合计?49?46?23?50?18?24?11?46???分批收集木害诱导种子共70粒,其中SC5收集到46粒、SC10收集到24粒,??种植于育苗床正常管理,共有34株出苗,出苗率为48.6%。图3-1为木害无融合生??殖子代植株生长发育过程。??
??蛋白质及多糖污染(图3-3、图3-4)。经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SC5、SC10W及??无融合生殖子代的OD260/280值均在1.7-2.2之间,浓度在1000-3000ng/nl之间。这??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木馨基因組DNA质量好,可W用于S化和SRAP标记。??2313〇bp-JW|gBW|??9416bp???图3-3?SC5、SCIO基因组DNA琼脂撤t胶电泳检测结果??Fig3-3?Electrophoi'esis?of?genomic?DJNA?of?SC5?and?SC10?on?agarose?gel??注:编号1、2泳道为SC5基因组DNA;编号3、4泳道为SCIO基因组DNA。??Notes:?The?templates?of?No.?1,2?are?呂enomic?DN?A?of?SC5;化e?templates?of?No.?3,?4?are?genomic??DMA?of?SCIO.??94?化?bp?—??图3-4部分子代基因組DNA琼脂糖巧胶电泳检测结果??Fig3-4?Electrophoresis?of?genomic?DN?A?of?FI?on?agarose?gel??3.3.2诱导子代纯合性的EST-SS民标记鉴定??(1)引物筛选??用木善SC5和SC10作为模板对1巧对木墓EST-S化标记引物进行筛选,共筛??选出6对能在SC5和SC10中扩増出清晰的两条带且带型一致的引物,对应6对等位??基因,因此可W选择该6对引物来鉴定木馨无融合生殖子代的纯合性。图3-5是利用??SC10筛选引物的部分聚丙蹄醜胺凝胶电泳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药物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创造新材料初探[J]. 张增川,尹素芬,李勤,龙德祥,张秀英,徐海军,陈永刚. 陕西农业科学. 2014(10)
[2]生长调节剂对亚麻无融合生殖诱导的初步研究[J]. 康庆华. 中国麻业科学. 2013(06)
[3]木薯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及花粉加倍技术研究[J]. 赖杭桂,陈霞,李开棉,欧文军,叶建秋,庄南生,覃秋林. 热带作物学报. 2013(05)
[4]木薯根尖染色体制片方法的优化[J]. 王超,王婧菲,庄南生,王英.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4)
[5]作物孤雌生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王亮,邢虎成,揭雨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2)
[6]木薯叶片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J]. 张健,郭军辉,陈雄庭,王颖,王文泉,赖杭桂,吴坤鑫,倪彦艳,黄琴.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1)
[7]国内外木薯产业发展近况[J]. 方佳,濮文辉,张慧坚.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6)
[8]苹果属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J]. 吴曼,王蓓,董彦,沈向,毛志泉. 山东农业科学. 2010(07)
[9]激素对木薯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的影响[J]. 朱文丽,莫饶,李开绵,王文泉. 热带作物学报. 2010(04)
[10]植物染色体倍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J]. 陶抵辉,李小红,王利群,周杰良,陈涌,霍稳根. 生命科学研究. 2009(05)
博士论文
[1]蒲公英遗传多样性与无融合生殖机理研究[D]. 吴志刚.沈阳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化学药剂诱导玉米群体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的研究[D]. 于运凯.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2]马铃薯品种的孤雌生殖诱导研究[D]. 高健军.青海大学 2014
[3]SSR标记在亲本和孤雌生殖后代鉴定中的应用[D]. 阳志刚.中南大学 2010
[4]化学诱导水稻杂种及不育系孤雌生殖[D]. 牟春红.四川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22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5226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