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不同施氮水平对大麦光合性能及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2-09 02:17
  为探究氮素水平对大麦光合性能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大麦氮高效形成的机理,以蒙啤3号、垦啤7号2个品种为试材,设0,90,180,270 kg/hm2纯氮4个氮肥处理,分析了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氮效率大麦开花期叶片光合性能、花后氮素积累和转运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升高,2个品种大麦的Chl、Pn、Gs、Tr、Fo、Fm、Fv/Fm、qP、花后氮素积累率及其对籽粒贡献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达到峰值,叶片和茎秆的氮素转运率及其对籽粒贡献率、氮肥生产效率、氮肥生理效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呈降低趋势。品种间相比,蒙啤3号的Chl、Pn、Gs、Tr、Fo、Fm、Fv/Fm、qP、叶片和茎秆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NAG、PFP和产量均高于垦啤7号。花后氮素积累率及其对籽粒贡献率均为垦啤7号大于蒙啤3号;叶片和茎秆氮素转运率、NGPE、NPE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产量与各项光合性能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花后氮素积累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与各项光合性能指标... 

【文章来源】:华北农学报. 2020,35(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施氮水平对大麦光合性能及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不同施氮水平下大麦开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Pn、Gs、Tr的差异

大麦,开花期,叶片,叶绿素


不同施氮水平下大麦开花期叶片荧光参数的差异

籽粒,大麦,茎秆,积累率


由图3可知,2 a的趋势基本一致,2个品种花后氮素积累率及其对籽粒贡献率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于N2处理达到最高,施氮处理均高于CK;叶片、茎秆的转运率及其对籽粒贡献率先降低而后有所上升,均于N2处理达到最低,施氮处理均低于CK。方差分析结果表明,N2处理的花后氮素积累率及其对籽粒贡献率与CK、N1处理差异显著,与N3处理差异不显著,N3处理与CK处理差异显著,与N1处理差异大多达到显著水平,N1处理与CK处理差异大多不显著。与CK相比,N2处理的叶片和茎秆氮素转运率差异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大多不显著。叶片和茎秆氮素转运对籽粒贡献率的CK处理与N2处理间差异除2018年垦啤7号的叶片氮素转运对籽粒贡献率外,其余均达到显著水平。3个施氮处理的氮素转运对籽粒贡献率均表现为N1>N3>N2。品种间相比,相同处理的花后氮素积累率及其对籽粒贡献率均为垦啤7号高于蒙啤3号,叶片和茎秆氮素转运率无显著差异,叶片和茎秆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大多表现为蒙啤3号高于垦啤7号。2.3 不同施氮水平下大麦氮肥利用效率的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氮对土壤矿质氮、小麦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 杨显梅,李广,闫丽娟,陈国鹏,马维伟.  分子植物育种. 2019(23)
[2]不同薏苡品种光合特性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J]. Nghiem Tien Chung,江立庚,孔飞扬,Bui Ngoc Anh.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11)
[3]播种期和氮肥用量对春大麦灌浆期籽粒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 徐寿军,张凤英,刘志萍,郭萍,道日娜,李琲琲,王磊,李国兴,薛海楠.  麦类作物学报. 2017(12)
[4]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J]. 吴晓丽,李朝苏,汤永禄,刘于斌,李伯群,樊高琼,熊涛.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6)
[5]小麦氮素高效利用基因型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J]. 张旭,田中伟,胡金玲,修明,姜东,戴廷波.  麦类作物学报. 2016(10)
[6]不同生态条件下品种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张美微,谢旭东,王晨阳,马耕,卢红芳,周国勤,谢迎新,马冬云.  麦类作物学报. 2016(10)
[7]氮素对不同基因型紫玉米光合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朱敏,史振声,李凤海.  西北农业学报. 2016(09)
[8]遮阴和施氮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张元帅,冯伟,张海艳,齐双丽,衡亚蓉,郭彬彬,李晓,王永华,郭天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09)
[9]氮高效玉米杂交种穗三叶氮积累及生理特性对氮效率的贡献[J]. 崔文芳,高聚林,屈佳伟,于晓芳,胡树平,苏治军,王志刚,孙继颖,谢岷.  玉米科学. 2015(05)
[10]氮肥和密度对冬小麦光合生理和物质积累的影响[J]. 马建辉,张利霞,姜丽娜,王亚帆,齐冰玉,李春喜.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5)

博士论文
[1]水稻氮素利用的基因型差异与生理机理研究[D]. 魏海燕.扬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29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529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1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