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育期低温对稻田碳氮分配的影响特征
发布时间:2021-12-09 18:15
众多研究表明,以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频发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不争事实,并且对作物生产具有深远的影响。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且稻田土壤固碳与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巨大,具有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极端温度变化影响水稻生长,导致碳氮在稻田作物-土壤-大气之间的分配产生差异。目前,有关水稻的研究报道,主要限于对其各类优质基因相关位点的挖掘,对极端温度条件下稻田碳氮分配在生理生化与土壤学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随着同位素示踪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同位素标记作物从而追寻碳氮在作物系统分配特征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研究借助同位素标记技术,采用人工控制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生育期低温对稻田碳氮分配特征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个水稻品种,在水稻孕穗期和开花期这两个重要时期进行同位素13C、15N标记及人工气候室低温处理,测定水稻根、茎、叶、穗各部位的全碳、全氮含量以及δ13C和δ15N值,测定根系土全碳和有机碳全氮以及δ13C和δ15N值,测定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
【文章来源】:北京农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工气候控制室内部情况
图 3.2 不同时期水稻 CH4及 N2O 的排放通量Fig.3.2 The emission rate of rice CH4and N2O at different periods.注: “CK-P”表示品星 1 号对照组,“TR-P”表示品星 1 号极端低温处理组,“CK-J”表示吉粳 88 对照组,“TR-J”表示吉粳 88 极端低温处理组。水稻孕穗期直至收获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差异情况如图 3.3 所示。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极端低温处理下两个品种的 CH4排放总量分别比对照降低 37.9%和 6.7%,N2O 排放总量分别增加 72.4%和 54.3%
图 4.2 不同时期水稻 CH4及 N2O 的排放通量Fig. 4.2 The emission rate of rice CH4 and N2O at different periods.注:“CK-P”表示品星 1 号对照组,“TR-P”表示品星 1 号极端低温处理组,“CK-J”表示吉粳 88 对照组,“TR-J”表示吉粳 88 极端低温处理组水稻开花期直至收获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差异情况如图 4.3 所示。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极端低温处理下两个品种的 CH4排放总量分别比对照降低 21.6%和 5.9%,N2O 排放总量无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55年来河西走廊农业水热资源变化特征与趋势[J]. 刘洪润,高雪纯,彭艳新,赵阳佳,李润枝,宋振伟.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1)
[2]孕穗期低温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任红茹,荆培培,胡宇翔,陈雨霏,陈梦云,霍中洋. 中国稻米. 2017(04)
[3]稻田土壤固碳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特征[J]. 刘琼,魏晓梦,吴小红,袁红朝,王久荣,李裕元,葛体达,吴金水. 环境科学. 2017(02)
[4]模拟氮沉降对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梁艳,干珠扎布,曹旭娟,张伟娜,张勇,栗文瀚,高清竹,万运帆,李玉娥,旦久罗布,何世丞. 生态学报. 2017(02)
[5]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分析[J]. 韦惠兰,祁应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02)
[6]冷害后植物生理变化及外源物质调控研究进展[J]. 赵黎明,李明,郑殿峰,王士强,顾春梅,那永光,解保胜.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2)
[7]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稻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的研究进展[J]. 王品,魏星,张朝,陈一,宋骁,史培军,陶福禄. 资源科学. 2014(11)
[8]高温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研究进展[J]. 吴超,崔克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03)
[9]基于15N示踪技术的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研究进展[J]. 汪庆兵,张建锋,陈光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3(05)
[10]常德津市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J]. 王俊,李巧云,关欣. 湖南农业科学. 2013(07)
博士论文
[1]丛枝菌根真菌对稻田系统碳氮元素平衡的影响研究[D]. 张雪.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2]倍增CO2浓度对油菜光合碳代谢、氮素吸收利用及中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D]. 王文明.湖南农业大学 2015
[3]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研究[D]. 杜海波.东北师范大学 2015
[4]冻融作用对吉林西部典型土壤碳氮酶的影响机制及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 李娜.吉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沈阳地区水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性策略研究[D]. 马熙达.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南方有机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D]. 吴芸紫.长江大学 2017
[3]基于土壤和植物稳定碳氮同位素对高寒草地退化演替的判别分析研究[D]. 全小龙.青海大学 2016
[4]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小麦、赖草的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及其与气候的关系[D]. 陈玉凤.兰州大学 2015
[5]稻田生态系统公益功能的经济评价研究[D]. 赵天瑶.长江大学 2015
[6]模拟气候变化条件下稻田土壤碳氮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D]. 何银彪.南京农业大学 2014
[7]结实期温度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蒋李健.扬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31088
【文章来源】:北京农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工气候控制室内部情况
图 3.2 不同时期水稻 CH4及 N2O 的排放通量Fig.3.2 The emission rate of rice CH4and N2O at different periods.注: “CK-P”表示品星 1 号对照组,“TR-P”表示品星 1 号极端低温处理组,“CK-J”表示吉粳 88 对照组,“TR-J”表示吉粳 88 极端低温处理组。水稻孕穗期直至收获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差异情况如图 3.3 所示。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极端低温处理下两个品种的 CH4排放总量分别比对照降低 37.9%和 6.7%,N2O 排放总量分别增加 72.4%和 54.3%
图 4.2 不同时期水稻 CH4及 N2O 的排放通量Fig. 4.2 The emission rate of rice CH4 and N2O at different periods.注:“CK-P”表示品星 1 号对照组,“TR-P”表示品星 1 号极端低温处理组,“CK-J”表示吉粳 88 对照组,“TR-J”表示吉粳 88 极端低温处理组水稻开花期直至收获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差异情况如图 4.3 所示。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极端低温处理下两个品种的 CH4排放总量分别比对照降低 21.6%和 5.9%,N2O 排放总量无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55年来河西走廊农业水热资源变化特征与趋势[J]. 刘洪润,高雪纯,彭艳新,赵阳佳,李润枝,宋振伟.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1)
[2]孕穗期低温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任红茹,荆培培,胡宇翔,陈雨霏,陈梦云,霍中洋. 中国稻米. 2017(04)
[3]稻田土壤固碳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特征[J]. 刘琼,魏晓梦,吴小红,袁红朝,王久荣,李裕元,葛体达,吴金水. 环境科学. 2017(02)
[4]模拟氮沉降对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梁艳,干珠扎布,曹旭娟,张伟娜,张勇,栗文瀚,高清竹,万运帆,李玉娥,旦久罗布,何世丞. 生态学报. 2017(02)
[5]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分析[J]. 韦惠兰,祁应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02)
[6]冷害后植物生理变化及外源物质调控研究进展[J]. 赵黎明,李明,郑殿峰,王士强,顾春梅,那永光,解保胜.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2)
[7]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稻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的研究进展[J]. 王品,魏星,张朝,陈一,宋骁,史培军,陶福禄. 资源科学. 2014(11)
[8]高温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研究进展[J]. 吴超,崔克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03)
[9]基于15N示踪技术的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研究进展[J]. 汪庆兵,张建锋,陈光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3(05)
[10]常德津市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J]. 王俊,李巧云,关欣. 湖南农业科学. 2013(07)
博士论文
[1]丛枝菌根真菌对稻田系统碳氮元素平衡的影响研究[D]. 张雪.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2]倍增CO2浓度对油菜光合碳代谢、氮素吸收利用及中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D]. 王文明.湖南农业大学 2015
[3]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研究[D]. 杜海波.东北师范大学 2015
[4]冻融作用对吉林西部典型土壤碳氮酶的影响机制及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 李娜.吉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沈阳地区水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性策略研究[D]. 马熙达.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南方有机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D]. 吴芸紫.长江大学 2017
[3]基于土壤和植物稳定碳氮同位素对高寒草地退化演替的判别分析研究[D]. 全小龙.青海大学 2016
[4]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小麦、赖草的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及其与气候的关系[D]. 陈玉凤.兰州大学 2015
[5]稻田生态系统公益功能的经济评价研究[D]. 赵天瑶.长江大学 2015
[6]模拟气候变化条件下稻田土壤碳氮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D]. 何银彪.南京农业大学 2014
[7]结实期温度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蒋李健.扬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31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5310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