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方式下氮素水平对杂交籼稻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2-16 16:42
为探明不同种植方式下氮素水平对杂交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2016-2017年,以F优498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设置毯苗机插(T1)、湿润精量穴直播(T2)和人工移栽(T3)3种种植方式为主区,副区为施氮量90 kg/hm2(N1)、135 kg/hm2(N2)和180 kg/hm2(N3),不施氮(N0)处理为对照。2017年在大田试验中增加了15N示踪微区试验,在3个种植方式的施氮处理下每个小区内选择均匀分布的32穴水稻作为微区,分别选8穴水稻只基肥施用15N,蘖肥施用15N,穗肥施用15N,基蘖穗肥均施用15N,进一步探究不同种植方式下氮素水平对杂交籼稻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植方式下氮素水平对杂交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机插和人工移栽的产量显著高于直播,其分别较直播增产9.92%13.80%、8.09...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种植方式下氮素水平下基肥施用15N对叶片
图 5 不同种植方式下氮素水平下蘖肥施用15N 对叶片15N 积累的影响ct of the 15N tiller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the15N accumulation of leaves under N levels under diffplanting methods 6 可知,除 T1N2 外,抽穗期的其余各处理的茎鞘15N 积累量均高于拔。不同种植方式下,人工移栽的茎鞘氮积累量均高于直播和机插处理。平上看,各处理下茎鞘中15N 积累量均随氮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与在 N3 处理下明显提高了各处理下茎鞘15N 积累量。
图 5 不同种植方式下氮素水平下蘖肥施用15N 对叶片15N 积累的影响ffect of the 15N tiller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the15N accumulation of leaves under N levels under planting methods图 6 可知,除 T1N2 外,抽穗期的其余各处理的茎鞘15N 积累量均高于期。不同种植方式下,人工移栽的茎鞘氮积累量均高于直播和机插处理水平上看,各处理下茎鞘中15N 积累量均随氮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在 N3 处理下明显提高了各处理下茎鞘15N 积累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播栽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籼稻氮肥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王春雨,余华清,何艳,郭长春,张绍文,杨志远,马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12)
[2]Root morphology in response to nitrogen supply in mid-season indica rice cultivars released in different decades[J]. Yikai Zhang,Huizhe Chen,Yuping Zhang,Jing Xiang,Guangmei Ji,Defeng Zh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7(04)
[3]机械旱直播方式对水稻氮磷钾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J]. 孙永健,郑洪帧,杨志远,王海月,张绍文,马均. 农业工程学报. 2017(03)
[4]施氮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无机氮积累的影响[J]. 侯云鹏,杨建,李前,秦裕波,孔丽丽,尹彩侠,王立春,谢佳贵. 土壤通报. 2016(01)
[5]灌溉方式和氮肥运筹对免耕厢沟栽培杂交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赵建红,李玥,孙永健,李应洪,孙加威,代邹,谢华英,徐徽,马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3)
[6]水稻根系细胞膜质子泵在氮磷钾养分吸收中的作用[J]. 许飞云,张茂星,曾后清,朱毅勇. 中国水稻科学. 2016(01)
[7]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的影响[J]. 刘波,田青兰,钟晓媛,赵敏,黄光忠,马荣朝,任万军. 中国水稻科学. 2015(05)
[8]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 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向镜,张义凯.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9]抑制无效分蘖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根系特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陈燕红,唐湘如,肖瑶,吴颖仪,段美洋,田华,肖立中,潘圣刚. 华北农学报. 2015(03)
[10]氮肥处理对氮素高效吸收水稻根系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董桂春,陈琛,袁秋梅,羊彬,朱正康,曹文雅,仲军,周娟,罗刚,王熠,黄建晔,王余龙. 生态学报. 2016(03)
博士论文
[1]玉米根系生长及氮对吐丝后碳同化物/养分累积与分配的影响[D]. 宁鹏.中国农业大学 2016
[2]四川盆地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高产群体与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研究[D]. 杨志远.四川农业大学 2015
[3]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D]. 薛亚光.扬州大学 2013
[4]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及其栽培调控技术[D]. 张耗.扬州大学 2011
[5]水稻根系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定位[D]. 吴伟明.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6]水稻栽培群体根系的生长冗余和结构优化[D]. 蔡昆争.华南农业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施氮量对机插水稻根系特性的影响及其与地上部分生长和产量的关系[D]. 李香玲.贵州大学 2016
[2]不同施氮量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D]. 曹利强.扬州大学 2015
[3]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D]. 褚光.扬州大学 2013
[4]机插与手栽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差异的比较研究[D]. 郭振华.扬州大学 2009
[5]超高产栽培中粳稻群体与养分吸收特征[D]. 刘辉.扬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38475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种植方式下氮素水平下基肥施用15N对叶片
图 5 不同种植方式下氮素水平下蘖肥施用15N 对叶片15N 积累的影响ct of the 15N tiller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the15N accumulation of leaves under N levels under diffplanting methods 6 可知,除 T1N2 外,抽穗期的其余各处理的茎鞘15N 积累量均高于拔。不同种植方式下,人工移栽的茎鞘氮积累量均高于直播和机插处理。平上看,各处理下茎鞘中15N 积累量均随氮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与在 N3 处理下明显提高了各处理下茎鞘15N 积累量。
图 5 不同种植方式下氮素水平下蘖肥施用15N 对叶片15N 积累的影响ffect of the 15N tiller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the15N accumulation of leaves under N levels under planting methods图 6 可知,除 T1N2 外,抽穗期的其余各处理的茎鞘15N 积累量均高于期。不同种植方式下,人工移栽的茎鞘氮积累量均高于直播和机插处理水平上看,各处理下茎鞘中15N 积累量均随氮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在 N3 处理下明显提高了各处理下茎鞘15N 积累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播栽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籼稻氮肥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王春雨,余华清,何艳,郭长春,张绍文,杨志远,马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12)
[2]Root morphology in response to nitrogen supply in mid-season indica rice cultivars released in different decades[J]. Yikai Zhang,Huizhe Chen,Yuping Zhang,Jing Xiang,Guangmei Ji,Defeng Zh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7(04)
[3]机械旱直播方式对水稻氮磷钾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J]. 孙永健,郑洪帧,杨志远,王海月,张绍文,马均. 农业工程学报. 2017(03)
[4]施氮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无机氮积累的影响[J]. 侯云鹏,杨建,李前,秦裕波,孔丽丽,尹彩侠,王立春,谢佳贵. 土壤通报. 2016(01)
[5]灌溉方式和氮肥运筹对免耕厢沟栽培杂交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赵建红,李玥,孙永健,李应洪,孙加威,代邹,谢华英,徐徽,马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3)
[6]水稻根系细胞膜质子泵在氮磷钾养分吸收中的作用[J]. 许飞云,张茂星,曾后清,朱毅勇. 中国水稻科学. 2016(01)
[7]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的影响[J]. 刘波,田青兰,钟晓媛,赵敏,黄光忠,马荣朝,任万军. 中国水稻科学. 2015(05)
[8]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 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向镜,张义凯.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9]抑制无效分蘖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根系特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陈燕红,唐湘如,肖瑶,吴颖仪,段美洋,田华,肖立中,潘圣刚. 华北农学报. 2015(03)
[10]氮肥处理对氮素高效吸收水稻根系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董桂春,陈琛,袁秋梅,羊彬,朱正康,曹文雅,仲军,周娟,罗刚,王熠,黄建晔,王余龙. 生态学报. 2016(03)
博士论文
[1]玉米根系生长及氮对吐丝后碳同化物/养分累积与分配的影响[D]. 宁鹏.中国农业大学 2016
[2]四川盆地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高产群体与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研究[D]. 杨志远.四川农业大学 2015
[3]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D]. 薛亚光.扬州大学 2013
[4]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及其栽培调控技术[D]. 张耗.扬州大学 2011
[5]水稻根系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定位[D]. 吴伟明.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6]水稻栽培群体根系的生长冗余和结构优化[D]. 蔡昆争.华南农业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施氮量对机插水稻根系特性的影响及其与地上部分生长和产量的关系[D]. 李香玲.贵州大学 2016
[2]不同施氮量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D]. 曹利强.扬州大学 2015
[3]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D]. 褚光.扬州大学 2013
[4]机插与手栽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差异的比较研究[D]. 郭振华.扬州大学 2009
[5]超高产栽培中粳稻群体与养分吸收特征[D]. 刘辉.扬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38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5384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