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野生稻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及QTL鉴定
发布时间:2022-01-03 13:59
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大大减少;而野生稻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中累积了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性。将野生稻的某一染色体片段导入进栽培稻,构建一批单片段代换系材料,进一步挖掘野生稻优良性状基因,是提高栽培稻的基因多样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华粳籼74为受体、普通野生稻为供体,通过自交、杂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构建了一批野生稻单片段代换系,并对这些单片段代换系进行性状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共获得了114份不重复的单片段代换系材料,其代换片段总长度为1894.65 cM,相当于水稻基因组大小的1.24倍,覆盖长度为834.65 cM,覆盖了水稻基因组的54.77%,其中9条染色体的覆盖程度超过了50%。2、在2016早晚两季分别利用51份和93份单片段代换系材料对水稻20个性状进行QTL鉴定。两季共鉴定出236个QTLs,早季单独检出98个,晚季单独检出182个,其中有44个QTLs为早晚两季重复检出。20个性状中除穗总粒数未检测到QTL外,其他性状都有均有检出,分别有:抽穗期13个,株高21个,剑叶长7个,剑叶宽12个,有效穗5个,穗颈长7个,穗长3个,一次枝梗数4...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QTL代换作图分析法
每个单片段检出到 1.92 个 QTLs,平均每个性状检测出 QTLs 4.9 个。晚季利用 93 份单片段代换系共检测出 182 个 QTLs,检出 QTLs 次数为 270 次,平均每个 QTLs 检出1.48 次,平均每个单片段代换系检出 1.95 个 QTLs,平均每个性状检测出 9.1 个 QTLs。由表 3.23 中可以看出出去重复检出的 QTLs,2016 早季单独检出 54 个 QTLs,晚季单独检出 138 个 QTLs,分别占总数检出 QTL 数的 22.88%和 58.47%。早晚两季检出的相同 QTL 为 44 个,占总数的 18.64%。3.3.5 SSSL 质量性状的基因鉴定3.3.5.1 红米性状本试验在 2016 年考种时,通过对所得到的单片段的米色进行鉴定发现了与供体亲本普通野生稻米色一致的具有红米性状的材料,分别为 SR59、SR60、SR64。通过代换作图,把其定位于第 7 号染色体的 PSM142-PSM143-PSM144 之间,其遗传距离为 4.85cM。与 Arbelaez等(2015)定位的 RC(第 7 号染色体的 5.8~18.66Mb)基因,通过对比区间,可能为同一基因。
图 3.24 两亲本序列比对及黑色颖壳材料籽粒图:R2为普通野生稻,W0 为华粳籼 74,BH1-2、BH1-5 为黑色颖壳材料。3.5.3 散穗性状在 2016 年晚季对单片段材料进行考种时在单片段材料 SR56 上 74 观察到散穗,其与野生稻穗部特征相似,单片段材料的片段信息为 RM30--RM340-RM176-- e
本文编号:3566396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QTL代换作图分析法
每个单片段检出到 1.92 个 QTLs,平均每个性状检测出 QTLs 4.9 个。晚季利用 93 份单片段代换系共检测出 182 个 QTLs,检出 QTLs 次数为 270 次,平均每个 QTLs 检出1.48 次,平均每个单片段代换系检出 1.95 个 QTLs,平均每个性状检测出 9.1 个 QTLs。由表 3.23 中可以看出出去重复检出的 QTLs,2016 早季单独检出 54 个 QTLs,晚季单独检出 138 个 QTLs,分别占总数检出 QTL 数的 22.88%和 58.47%。早晚两季检出的相同 QTL 为 44 个,占总数的 18.64%。3.3.5 SSSL 质量性状的基因鉴定3.3.5.1 红米性状本试验在 2016 年考种时,通过对所得到的单片段的米色进行鉴定发现了与供体亲本普通野生稻米色一致的具有红米性状的材料,分别为 SR59、SR60、SR64。通过代换作图,把其定位于第 7 号染色体的 PSM142-PSM143-PSM144 之间,其遗传距离为 4.85cM。与 Arbelaez等(2015)定位的 RC(第 7 号染色体的 5.8~18.66Mb)基因,通过对比区间,可能为同一基因。
图 3.24 两亲本序列比对及黑色颖壳材料籽粒图:R2为普通野生稻,W0 为华粳籼 74,BH1-2、BH1-5 为黑色颖壳材料。3.5.3 散穗性状在 2016 年晚季对单片段材料进行考种时在单片段材料 SR56 上 74 观察到散穗,其与野生稻穗部特征相似,单片段材料的片段信息为 RM30--RM340-RM176-- e
本文编号:3566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5663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