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冠层氮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01:43
为了解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在改良过程中冠层不同部位各器官氮含量和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选择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吉林省不同年代育成的25个栽培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开花盛期(R2期)、结荚盛期(R4期)和鼓粒盛期(R6期),测定了冠层上、中、下部各器官的全氮含量以及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和硝酸还原酶(NR)氮代谢的关键酶活性,并系统的分析了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各生育时期冠层上、中、下部氮素含量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育成年代的关系,进而在理论上丰富了大豆氮代谢生理的基本内容,为高固氮效率大豆品种的筛选和栽培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R2至R6期,大豆品种冠层上、中、下部叶片、茎柄和豆荚各器官中的氮含量均与育成年代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通过大豆品种的遗传改良,明显提高了大豆植株中各器官的氮含量;在各时期,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和茎柄的氮含量变化规律为上部>中部>下部;而荚氮含量在R4期至R6时期表现出中部>上部>下部的变化规律。2、R2期大豆冠层上、中、下部叶片GS活性和GDH活性与育成年代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4和R6期冠...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R2期大豆叶片冠层不同部位全氮含量的变化
g.2.4 Changes of total nitrogen content in stems of different parts of soybean canop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冠层上、中、下部全氮含量变化 是 R4 期,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植株上、中、下部叶片全氮含量变化与图中可以看出,叶片冠层的上、中、下部全氮含量均随育成年代的2016 育成年代的大豆品种冠层上、中、下部叶片的平均全氮含量在 育成年代大豆品种分别提高了 10.2%、16.1%和 19.5%,每年的增长17%和 0.21%。不同大豆品种冠层上、中、下部叶片全氮含量在结荚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 0.93、0.96、0.99,且均达到极显著
图 2.6 R4 期大豆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全氮含量的变化g.2.6 Changes of total nitrogen content in leaves of different parts of soybean canopy at R7 是 R4 期,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植株上、中、下部茎柄全氮含量变化与育成图中可以看出,茎柄的上、中、下部全氮含量均随着育成年代的推进提 育成年代的大豆品种冠层上、中、下部茎柄的平均全氮含量在 R4 期相较育成年代大豆品种分别提高了16.4%、13.4%、6.9%,每年的增长率达到了007%。不同大豆品种冠层上、中、下部叶片全氮含量在结荚盛与育成年代关系,相关系数为 0.90、0.94、0.96,在显著性差异方面均达到了极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氮水平下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孔玮琳,薛燕慧,李进,李冬,梅沛沛,夏海勇. 山东农业科学. 2018(07)
[2]吉林省大豆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高万里. 绿色科技. 2018(03)
[3]冬春季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植株氮代谢和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J]. 闫艳艳,胡晨曦,樊永惠,王晓娜,姜东,戴廷波,田中伟.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2)
[4]不同氮敏感性粳稻品种的氮代谢与光合特性比较[J]. 剧成欣,周著彪,赵步洪,王志琴,杨建昌. 作物学报. 2018(03)
[5]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大豆品种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相关参数的研究[J]. 夏冬冬,何章,刘冰,白子裕,姚斌,李大勇,张治安. 大豆科学. 2017(04)
[6]光照和不同氮素对水葫芦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J]. 傅明辉,陈肖丽,严国花.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03)
[7]氮密交互对大豆干物质在冠层中分布的影响[J]. 吴琼,孙磊,刘元英,张明聪,孙文相,赵晶,王丽娟. 大豆科学. 2015(01)
[8]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肥料效益的影响[J]. 董静,李絮花.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2)
[9]不同产量水平下花生功能叶片氮素代谢特征的研究[J]. 赵长星,鲁成凯,王信宏,王月福,王铭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5)
[10]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叶片氮含量及其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J]. 李大勇,陈展宇,徐克章,张治安,武志海,季平,张鹏.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02)
博士论文
[1]吉林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氮肥利用特性变化的研究[D]. 李大勇.吉林农业大学 2013
[2]水稻氮代谢基础研究:谷氨酸脱氢酶作用的分子机理[D]. 邱旭华.华中农业大学 2009
[3]大豆吸收利用氮素规律及相关酶活性研究[D]. 董守坤.东北农业大学 2008
[4]不同水分条件下硼、钼对大豆作用机制的研究[D]. 姜佰文.东北农业大学 2006
[5]春大豆氮代谢机制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D]. 龚振平.东北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不同类型大豆品种氮同化和蛋白质积累规律的研究[D]. 赵明珠.东北农业大学 2009
[2]吉林省大豆生产发展及对策研究[D]. 许晓龙.吉林农业大学 2006
[3]不同进化类型大豆叶片某些酶活性的比较研究[D]. 王晓慧.吉林农业大学 2006
[4]大豆氮素同化关键酶及氮素代谢规律研究[D]. 刘业丽.东北农业大学 2006
[5]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动态变化研究[D]. 焦光纯.东北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69480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R2期大豆叶片冠层不同部位全氮含量的变化
g.2.4 Changes of total nitrogen content in stems of different parts of soybean canop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冠层上、中、下部全氮含量变化 是 R4 期,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植株上、中、下部叶片全氮含量变化与图中可以看出,叶片冠层的上、中、下部全氮含量均随育成年代的2016 育成年代的大豆品种冠层上、中、下部叶片的平均全氮含量在 育成年代大豆品种分别提高了 10.2%、16.1%和 19.5%,每年的增长17%和 0.21%。不同大豆品种冠层上、中、下部叶片全氮含量在结荚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 0.93、0.96、0.99,且均达到极显著
图 2.6 R4 期大豆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全氮含量的变化g.2.6 Changes of total nitrogen content in leaves of different parts of soybean canopy at R7 是 R4 期,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植株上、中、下部茎柄全氮含量变化与育成图中可以看出,茎柄的上、中、下部全氮含量均随着育成年代的推进提 育成年代的大豆品种冠层上、中、下部茎柄的平均全氮含量在 R4 期相较育成年代大豆品种分别提高了16.4%、13.4%、6.9%,每年的增长率达到了007%。不同大豆品种冠层上、中、下部叶片全氮含量在结荚盛与育成年代关系,相关系数为 0.90、0.94、0.96,在显著性差异方面均达到了极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氮水平下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孔玮琳,薛燕慧,李进,李冬,梅沛沛,夏海勇. 山东农业科学. 2018(07)
[2]吉林省大豆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高万里. 绿色科技. 2018(03)
[3]冬春季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植株氮代谢和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J]. 闫艳艳,胡晨曦,樊永惠,王晓娜,姜东,戴廷波,田中伟.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2)
[4]不同氮敏感性粳稻品种的氮代谢与光合特性比较[J]. 剧成欣,周著彪,赵步洪,王志琴,杨建昌. 作物学报. 2018(03)
[5]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大豆品种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相关参数的研究[J]. 夏冬冬,何章,刘冰,白子裕,姚斌,李大勇,张治安. 大豆科学. 2017(04)
[6]光照和不同氮素对水葫芦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J]. 傅明辉,陈肖丽,严国花.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03)
[7]氮密交互对大豆干物质在冠层中分布的影响[J]. 吴琼,孙磊,刘元英,张明聪,孙文相,赵晶,王丽娟. 大豆科学. 2015(01)
[8]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肥料效益的影响[J]. 董静,李絮花.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2)
[9]不同产量水平下花生功能叶片氮素代谢特征的研究[J]. 赵长星,鲁成凯,王信宏,王月福,王铭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5)
[10]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叶片氮含量及其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J]. 李大勇,陈展宇,徐克章,张治安,武志海,季平,张鹏.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02)
博士论文
[1]吉林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氮肥利用特性变化的研究[D]. 李大勇.吉林农业大学 2013
[2]水稻氮代谢基础研究:谷氨酸脱氢酶作用的分子机理[D]. 邱旭华.华中农业大学 2009
[3]大豆吸收利用氮素规律及相关酶活性研究[D]. 董守坤.东北农业大学 2008
[4]不同水分条件下硼、钼对大豆作用机制的研究[D]. 姜佰文.东北农业大学 2006
[5]春大豆氮代谢机制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D]. 龚振平.东北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不同类型大豆品种氮同化和蛋白质积累规律的研究[D]. 赵明珠.东北农业大学 2009
[2]吉林省大豆生产发展及对策研究[D]. 许晓龙.吉林农业大学 2006
[3]不同进化类型大豆叶片某些酶活性的比较研究[D]. 王晓慧.吉林农业大学 2006
[4]大豆氮素同化关键酶及氮素代谢规律研究[D]. 刘业丽.东北农业大学 2006
[5]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动态变化研究[D]. 焦光纯.东北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69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5694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