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向和行距对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1 21:25
适宜的种植方式可有效延长叶片持绿期,达到增产的效果。改变行向和种植模式,能够优化冠层结构,改善玉米冠层光照条件,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南偏西20°行向、160 cm+40 cm垄距的玉米种植模式,通过定向、定距种植而改变植株田间配置,优化了群体结构,改善了群体内光照、温度、湿度和CO2等微环境条件,可以影响玉米叶片生长发育进程及其功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玉米的衰老速度。大量研究集中在行向或行距对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但是综合考虑行向和行距对玉米叶片衰老影响的较少。本文以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大区对比)试验,通过分析3种行向(南北向、东西向、南偏西20°)和2种行距(65 cm+65 cm、160 cm+40 cm)对玉米叶片衰老的发生发展规律、光合性能和与衰老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筛选出延缓叶片衰老的田间配置方式,分析玉米植株田间配置对玉米叶片衰老发生发展规律的影响,并阐明其生理生态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160 cm+40 cm行距有效延长了中上部叶片持绿期,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延缓玉米开花后叶面积衰减速度。南偏西20°行向可以延长玉米叶片持绿期,有效增...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传统种植模式
大垄双行种植模式
图 2.1 传统种植模式Fig.2.1 Traditional planting mode图 2.2 大垄双行种植模式Fig.2.2 High-efficiency planting mod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宽窄行种植方式对生育后期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J]. 王洋,齐晓宁,刘胜群,宋凤斌,朱先灿,卜险峰. 土壤与作物. 2016(04)
[2]遮荫对不同种植行向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效应分析[J]. 张丽华,姚海坡,吕丽华,董志强,贾秀领. 华北农学报. 2015(S1)
[3]种植行向对玉米茎叶形态建成与产量的调控效应[J]. 王庆燕,叶德练,张钰石,李建民,张明才,李召虎. 作物学报. 2015(09)
[4]不同氮水平下小麦植株的碳氮代谢及碳代谢与赤霉病的关系[J]. 刘海坤,刘小宁,黄玉芳,叶优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7)
[5]水稻种植方向对产量的影响[J]. 张琼,祝宏. 科学种养. 2014(07)
[6]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王晓蔷,董本春,李晓光,高艳,牛宏伟,郝兆英.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8)
[7]行距和行向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田间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J]. 余利,刘正,王波,段海明,孟凡进,李秋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8)
[8]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形态发生比较研究[J]. 严定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1)
[9]不同穗型水稻行向与结实期群体受光量的比较研究[J]. 徐正进,徐海,张喜娟,蒋春姬,张文忠,马殿荣,王嘉宇,赵明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2(03)
[10]高密度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参数的影响[J]. 卫丽,邵扬,常晓,王和洲,齐爽,王同朝.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
博士论文
[1]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光截获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刘铁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
硕士论文
[1]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D]. 孙露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5
[2]密度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D]. 刘魏魏.河南农业大学 2011
[3]密度对春玉米光合与衰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D]. 胡萌.东北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00987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传统种植模式
大垄双行种植模式
图 2.1 传统种植模式Fig.2.1 Traditional planting mode图 2.2 大垄双行种植模式Fig.2.2 High-efficiency planting mod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宽窄行种植方式对生育后期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J]. 王洋,齐晓宁,刘胜群,宋凤斌,朱先灿,卜险峰. 土壤与作物. 2016(04)
[2]遮荫对不同种植行向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效应分析[J]. 张丽华,姚海坡,吕丽华,董志强,贾秀领. 华北农学报. 2015(S1)
[3]种植行向对玉米茎叶形态建成与产量的调控效应[J]. 王庆燕,叶德练,张钰石,李建民,张明才,李召虎. 作物学报. 2015(09)
[4]不同氮水平下小麦植株的碳氮代谢及碳代谢与赤霉病的关系[J]. 刘海坤,刘小宁,黄玉芳,叶优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7)
[5]水稻种植方向对产量的影响[J]. 张琼,祝宏. 科学种养. 2014(07)
[6]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王晓蔷,董本春,李晓光,高艳,牛宏伟,郝兆英.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8)
[7]行距和行向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田间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J]. 余利,刘正,王波,段海明,孟凡进,李秋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8)
[8]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形态发生比较研究[J]. 严定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1)
[9]不同穗型水稻行向与结实期群体受光量的比较研究[J]. 徐正进,徐海,张喜娟,蒋春姬,张文忠,马殿荣,王嘉宇,赵明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2(03)
[10]高密度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参数的影响[J]. 卫丽,邵扬,常晓,王和洲,齐爽,王同朝.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
博士论文
[1]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光截获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刘铁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
硕士论文
[1]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D]. 孙露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5
[2]密度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D]. 刘魏魏.河南农业大学 2011
[3]密度对春玉米光合与衰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D]. 胡萌.东北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00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009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