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春绿豆-夏玉米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碳足迹评价
发布时间:2022-02-18 15:53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长期集约化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导致氮肥施用过量、地下水超采及碳排放增加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调整现有种植结构,构建资源节约型种植制度对缓解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新型春绿豆-夏玉米模式的可行性,本研究基于大田试验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定量评估了春绿豆-夏玉米模式与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的产量、经济效益、碳排放和碳足迹。结果表明,春绿豆-夏玉米模式中绿豆与玉米的产量分别为1 760.1 kg·hm-2和8 775.8 kg·hm-2,当量产量(换算为玉米产量)为18 833.4kg·hm-2,比冬小麦-夏玉米模式低20.4%(P<0.05);周年净收入为27 085$·hm-2(包括每年7 500$·hm-2的冬季休耕补贴),比冬小麦-夏玉米模式高20.2%;周年碳排放为4 642.1 kg(CO2-eq)·hm-2,比冬小麦-夏玉米模式低36.1...
【文章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2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方案
1.3 产量测定及农资投入
1.4 当量产量换算
1.5 碳排放及碳足迹核算
1.5.1 碳排放核算
1.5.2 碳足迹核算
1.6 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作物产量及当量产量
2.2 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2.3 碳排放和碳足迹分析
2.4 碳排放来源
3 讨论
3.1 产量及经济效益
3.2 碳排放与碳足迹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王韵翔,吴裕如,王承,杨友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2]我国轮作休耕政策实施状况与优化研究[J]. 张晶,史怡宁,韩沁沁.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6)
[3]黑龙港低平原地区绿豆高产品种筛选[J]. 王上,郑瑛,杨国威,聂江文,冯喜梅,王希全,曾昭海. 河北农业科学. 2019(02)
[4]Estimates on nitrogen uptake in the subsequent wheat by aboveground and root residue and rhizodeposition of using peanut labeled with 15N isotope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J]. ZHANG Kai,ZHAO Jie,WANG Xi-quan,XU He-shui,ZANG Hua-dong,LIU Jing-na,HU Yue-gao,ZENG Zhao-ha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9(03)
[5]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青贮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 于德花,陈小芳,毕云霞,邵秋玲. 草业科学. 2018(06)
[6]华北平原不同轮作模式固碳减排模拟研究[J]. 姜雨林,陈中督,遆晋松,隋鹏,陈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01)
[7]施氮时期对夏玉米生长、干物质转运与产量的影响[J]. 周琦,张富仓,李志军,强生才,田建柯,李国栋,范军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1)
[8]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研究进展及前景[J]. 曾昭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1)
[9]绿豆新品种冀绿13号选育及丰产稳产性分析[J]. 范保杰,刘长友,曹志敏,张志肖,苏秋竹,王彦,田静. 河北农业科学. 2017(02)
[10]华北平原主要种植模式农业地下水足迹研究——以河北省吴桥县为例[J]. 张凯,周婕,赵杰,裴宽,王志敏,胡跃高,曾昭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3)
博士论文
[1]华北平原禾豆复种水氮利用与氮转移研究[D]. 张凯.中国农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绿豆主产区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研究[D]. 武玉环.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
本文编号:3631115
【文章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2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方案
1.3 产量测定及农资投入
1.4 当量产量换算
1.5 碳排放及碳足迹核算
1.5.1 碳排放核算
1.5.2 碳足迹核算
1.6 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作物产量及当量产量
2.2 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2.3 碳排放和碳足迹分析
2.4 碳排放来源
3 讨论
3.1 产量及经济效益
3.2 碳排放与碳足迹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王韵翔,吴裕如,王承,杨友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2]我国轮作休耕政策实施状况与优化研究[J]. 张晶,史怡宁,韩沁沁.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6)
[3]黑龙港低平原地区绿豆高产品种筛选[J]. 王上,郑瑛,杨国威,聂江文,冯喜梅,王希全,曾昭海. 河北农业科学. 2019(02)
[4]Estimates on nitrogen uptake in the subsequent wheat by aboveground and root residue and rhizodeposition of using peanut labeled with 15N isotope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J]. ZHANG Kai,ZHAO Jie,WANG Xi-quan,XU He-shui,ZANG Hua-dong,LIU Jing-na,HU Yue-gao,ZENG Zhao-ha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9(03)
[5]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青贮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 于德花,陈小芳,毕云霞,邵秋玲. 草业科学. 2018(06)
[6]华北平原不同轮作模式固碳减排模拟研究[J]. 姜雨林,陈中督,遆晋松,隋鹏,陈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01)
[7]施氮时期对夏玉米生长、干物质转运与产量的影响[J]. 周琦,张富仓,李志军,强生才,田建柯,李国栋,范军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1)
[8]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研究进展及前景[J]. 曾昭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1)
[9]绿豆新品种冀绿13号选育及丰产稳产性分析[J]. 范保杰,刘长友,曹志敏,张志肖,苏秋竹,王彦,田静. 河北农业科学. 2017(02)
[10]华北平原主要种植模式农业地下水足迹研究——以河北省吴桥县为例[J]. 张凯,周婕,赵杰,裴宽,王志敏,胡跃高,曾昭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3)
博士论文
[1]华北平原禾豆复种水氮利用与氮转移研究[D]. 张凯.中国农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绿豆主产区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研究[D]. 武玉环.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
本文编号:3631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311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