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5的鉴定及穗部性状QTL定位
发布时间:2022-02-19 19:50
对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5进行染色体代换片段鉴定,并用以日本晴为背景亲本、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5为供体亲本杂交构建的次级F2群体定位水稻穗部性状QTL,以期发现新的穗部性状QTL。结果发现,Z745共含有17个代换片段,分布于第1、3—8、10和12染色体,代换片段总长度为26.1 Mb,平均代换长度为1.54 Mb;Z745的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穗粒数均极显著高于日本晴;鉴定出21个穗部性状QTL,分布于其中9个代换片段上,位于第1、3—5、7—8、10和12共8条染色体上,其中,穗长QTL 4个(1、4和7染色体)、一次枝梗数QTL 4个(1、5、7和8染色体)、二次枝梗数QTL 6个(1、7、10和12染色体)、穗粒数QTL 7个(1、3、7、8、10染色体)。定位到的穗长QTL (qPL7-1、qPL7-2)、二次枝梗数QTL(qNSB7-1)和穗粒数QTL(qSPP1-1)已被报道,其余穗部性状QTL尚未报道。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2020,49(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Z745染色体代换片段的鉴定
1.2.2 穗部性状表型分析
1.2.3 穗部性状QTL定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5染色体代换片段的鉴定
2.2 水稻亲本及次级F2群体穗部性状分析
2.3 穗部性状QTL定位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增加穗粒数的水稻染色体代换系Z747鉴定及相关性状QTL定位[J]. 王大川,汪会,马福盈,杜婕,张佳宇,徐光益,何光华,李云峰,凌英华,赵芳明. 作物学报. 2020(01)
[2]水稻穗部性状QTL分析[J]. 刘进,黎毛毛,姚晓云,王棋,李慧,王嘉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8(03)
[3]水稻窄叶突变体Narrow leaf11(nal11)的基因定位[J]. 赵久云,罗洪发,江燕,杨旭东,查仁明.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7)
[4]水稻穗部性状的QTL定位及上位性分析[J]. 韩保林,顾朝剑,张洪凯,廖泳祥,彭永彬,张红宇,徐培洲,陈晓琼,吴先军.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6)
[5]水稻紫鞘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519的鉴定及PSH1候选基因分析[J]. 周可,李燕,王世明,崔国庆,杨正林,何光华,凌英华,赵芳明. 作物学报. 2017(07)
[6]利用Ⅱ-32B/A7444组合CSSL群体定位水稻7个穗部性状QTL[J]. 佘东,刘强明,李大露,梁银凤,刘二宝,党小景,洪德林. 作物学报. 2017(05)
[7]携带主效落粒基因的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481的鉴定及和SH6(t)定位[J]. 郑丽媛,魏霞,周可,向佳,李燕,刘宝玉,何光华,凌英华,赵芳明. 科学通报. 2016(07)
[8]一个具有主效晚抽穗基因的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鉴定、形态分析及Ehd4-2定位[J]. 向佳,李燕,樊亚伟,许军红,郑丽媛,何光华,杨正林,王楠,赵芳明. 作物学报. 2015(05)
[9]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J]. 陈燕华,黄大辉,邱永福,张月雄,刘芳,马增凤,刘驰,李容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5)
[10]水稻穗部性状的QTL分析[J]. 吴亚辉,陶星星,肖武名,郭涛,刘永柱,王慧,陈志强. 作物学报. 2014(02)
博士论文
[1]干旱胁迫下粳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互作研究[D]. 兴旺.东北农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水稻高代回交导入系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抽穗期基因DTH6的鉴定[D]. 葛永申.扬州大学 2017
[2]“越光/9311”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构建及稻米品质性状QTL的分析[D]. 邵昕.南京农业大学 2014
[3]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定位[D]. 祝莉莉.华中农业大学 2008
[4]水稻若干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D]. 杨绍华.福建农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33515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2020,49(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Z745染色体代换片段的鉴定
1.2.2 穗部性状表型分析
1.2.3 穗部性状QTL定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5染色体代换片段的鉴定
2.2 水稻亲本及次级F2群体穗部性状分析
2.3 穗部性状QTL定位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增加穗粒数的水稻染色体代换系Z747鉴定及相关性状QTL定位[J]. 王大川,汪会,马福盈,杜婕,张佳宇,徐光益,何光华,李云峰,凌英华,赵芳明. 作物学报. 2020(01)
[2]水稻穗部性状QTL分析[J]. 刘进,黎毛毛,姚晓云,王棋,李慧,王嘉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8(03)
[3]水稻窄叶突变体Narrow leaf11(nal11)的基因定位[J]. 赵久云,罗洪发,江燕,杨旭东,查仁明.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7)
[4]水稻穗部性状的QTL定位及上位性分析[J]. 韩保林,顾朝剑,张洪凯,廖泳祥,彭永彬,张红宇,徐培洲,陈晓琼,吴先军.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6)
[5]水稻紫鞘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519的鉴定及PSH1候选基因分析[J]. 周可,李燕,王世明,崔国庆,杨正林,何光华,凌英华,赵芳明. 作物学报. 2017(07)
[6]利用Ⅱ-32B/A7444组合CSSL群体定位水稻7个穗部性状QTL[J]. 佘东,刘强明,李大露,梁银凤,刘二宝,党小景,洪德林. 作物学报. 2017(05)
[7]携带主效落粒基因的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481的鉴定及和SH6(t)定位[J]. 郑丽媛,魏霞,周可,向佳,李燕,刘宝玉,何光华,凌英华,赵芳明. 科学通报. 2016(07)
[8]一个具有主效晚抽穗基因的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鉴定、形态分析及Ehd4-2定位[J]. 向佳,李燕,樊亚伟,许军红,郑丽媛,何光华,杨正林,王楠,赵芳明. 作物学报. 2015(05)
[9]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J]. 陈燕华,黄大辉,邱永福,张月雄,刘芳,马增凤,刘驰,李容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5)
[10]水稻穗部性状的QTL分析[J]. 吴亚辉,陶星星,肖武名,郭涛,刘永柱,王慧,陈志强. 作物学报. 2014(02)
博士论文
[1]干旱胁迫下粳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互作研究[D]. 兴旺.东北农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水稻高代回交导入系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抽穗期基因DTH6的鉴定[D]. 葛永申.扬州大学 2017
[2]“越光/9311”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构建及稻米品质性状QTL的分析[D]. 邵昕.南京农业大学 2014
[3]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定位[D]. 祝莉莉.华中农业大学 2008
[4]水稻若干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D]. 杨绍华.福建农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33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335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