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施氮和密度及其互作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水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24 14:00
【目的】黄土旱塬半湿润易旱区属于雨养农业区,水分亏缺为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有必要筛选适于黄土旱塬半湿润易旱区春玉米综合栽培模式,从而提高旱地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方法】2017—2018年玉米生长季,探讨不同耕作方式(翻耕、免耕、深松)、施氮(0、150、225 kg·hm-2)和种植密度(52 500、67 500株/hm2)对春玉米田土壤水分动态、水分利用效率、春玉米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互作效应,提高玉米综合生产力。【结果】(1)2017—2018年春玉米播种期0—2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均表现为免耕>深松>翻耕,2年平均免耕与深松播种期0—2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较翻耕分别提高6.1%和4.1%。2年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均在深松高密高氮(STH2)处理最高。(2)深松与免耕处理较翻耕处理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与施氮量的增加,春玉米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随之增加,耕作×密度对拔节、抽雄期叶面积指数有显著影响,密度×施氮对灌浆中期叶面积指数有显著影响。STH2处理下,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其他处理提高3.3%—32.9%。(3)穗粒数和百粒...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2020,53(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土壤水分测定
1.3.2 叶面积测定
1.3.3 干物质测定
1.3.4产量测定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耕作方式、施氮和密度及其互作对春玉米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2.2 耕作方式、施氮与密度及其互作对春玉米田土壤水分与WUE的影响
2.3 耕作方式、施氮与密度处理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4 耕作方式、施氮与密度处理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5耕作方式、施氮与密度处理对春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6 耕作方式、施氮和密度处理春玉米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株行距配置连作对黄土旱塬覆膜春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J]. 王磊,樊廷录,李尚中,党翼,赵刚,张建军,辛丽,程万莉,王淑英.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2)
[2]新型耕作施肥方式下夏玉米田土壤水分分布和磷素利用研究[J]. 马阳,吴敏,郭献彬,王亚玲,李鸿池,王艳群,彭正萍,郭丽果.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2)
[3]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水分和硝态氮淋溶累积的影响[J]. 胡锦昇,樊军,付威,王欢,郝明德.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4]小麦/玉米轮作旱地长期轮耕的保墒增产效应[J]. 张玉娇,王浩,王淑兰,王瑞,李军,王小利.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2)
[5]基于春玉米籽粒产量的渭北旱塬区农户施肥现状评价[J]. 王浩,董朝阳,王淑兰,张玉娇,师祖姣,张元红,王瑞,李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3)
[6]种植密度对川中丘区夏玉米冠层结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马晓君,路明远,李兰,李强,吴雅薇,刘晓林,王兴龙,金容,袁继超,孔凡磊. 生态学杂志. 2018(03)
[7]耕作方式与施肥对旱农区粮饲兼用玉米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张明君,李玲玲,谢军红,任金虎,Lamptey Shirley.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1)
[8]土壤耕作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J]. 周宝元,孙雪芳,丁在松,马玮,赵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1)
[9]耕作与施肥对旱地玉米田土壤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王浩,王淑兰,徐宗贵,李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6)
[10]绿洲灌区小麦免耕秸秆还田对后作玉米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J]. 郭瑶,柴强,殷文,冯福学,赵财,于爱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1)
本文编号:3642870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2020,53(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土壤水分测定
1.3.2 叶面积测定
1.3.3 干物质测定
1.3.4产量测定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耕作方式、施氮和密度及其互作对春玉米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2.2 耕作方式、施氮与密度及其互作对春玉米田土壤水分与WUE的影响
2.3 耕作方式、施氮与密度处理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4 耕作方式、施氮与密度处理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5耕作方式、施氮与密度处理对春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6 耕作方式、施氮和密度处理春玉米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株行距配置连作对黄土旱塬覆膜春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J]. 王磊,樊廷录,李尚中,党翼,赵刚,张建军,辛丽,程万莉,王淑英.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2)
[2]新型耕作施肥方式下夏玉米田土壤水分分布和磷素利用研究[J]. 马阳,吴敏,郭献彬,王亚玲,李鸿池,王艳群,彭正萍,郭丽果.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2)
[3]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水分和硝态氮淋溶累积的影响[J]. 胡锦昇,樊军,付威,王欢,郝明德.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4]小麦/玉米轮作旱地长期轮耕的保墒增产效应[J]. 张玉娇,王浩,王淑兰,王瑞,李军,王小利.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2)
[5]基于春玉米籽粒产量的渭北旱塬区农户施肥现状评价[J]. 王浩,董朝阳,王淑兰,张玉娇,师祖姣,张元红,王瑞,李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3)
[6]种植密度对川中丘区夏玉米冠层结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马晓君,路明远,李兰,李强,吴雅薇,刘晓林,王兴龙,金容,袁继超,孔凡磊. 生态学杂志. 2018(03)
[7]耕作方式与施肥对旱农区粮饲兼用玉米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张明君,李玲玲,谢军红,任金虎,Lamptey Shirley.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1)
[8]土壤耕作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J]. 周宝元,孙雪芳,丁在松,马玮,赵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1)
[9]耕作与施肥对旱地玉米田土壤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王浩,王淑兰,徐宗贵,李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6)
[10]绿洲灌区小麦免耕秸秆还田对后作玉米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J]. 郭瑶,柴强,殷文,冯福学,赵财,于爱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1)
本文编号:3642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428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