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低磷胁迫下苜蓿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7 23:33
  磷在植物整个生命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我国一半以上耕地中的有效磷均低于植物所需要的含量。苜蓿是我国畜牧产业重要的饲草资源,并且在生长过程中同样需要大量的磷,但目前耕地缺磷已经严重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为了探究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耐低磷特性,并为今后苜蓿低磷适应机制研究及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克服苜蓿生产磷供应不足等问题。本研究首先选取了10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采用溶液培养法,以常磷(500μmol·L-1 KH2PO4)为对照组,以低磷(5μmol·L-1 KH2PO4)为处理组,低磷胁迫20 d后检测株高、茎叶干重、茎粗、分枝数、总根长、根干重、根表面积、根冠比、磷含量、磷利用率、酸性磷酸酶活性(ACPA),并计算其耐低磷系数,进一步利用主成分与隶属函数分析了不同品种的耐低磷能力,最终筛选出耐低磷较强苜蓿品种和耐低磷较弱苜蓿品种。随后,本研究进一步对筛选出的耐低磷较强与耐低磷较弱品种在低磷胁迫10 d、15 d、20 d时的生理生态性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调查,探索不同品种在应对低磷环境时的表现及适应机制,以期为提高苜蓿磷利用效率及磷吸收效率提供参考。本实验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低磷...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引言
    1.1 植物对磷的利用现状
    1.2 植物在低磷环境中的应激机制
        1.2.1 植物在低磷环境下根系形态的变化
        1.2.2 植物在低磷环境中根际的酸化
        1.2.3 植物在低磷环境中有机酸的产生
        1.2.4 植物在低磷环境下酸性磷酸酶的分泌
        1.2.5 植物在低磷环境中的磷转运蛋白
        1.2.6 植物在低磷环境中光合因子的变化
    1.3 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 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耐低磷性评价
    2.1 前言
    2.2 植物材料和材料培养
    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2.3.1 形态指标的测定
        2.3.2 磷含量的测定
        2.3.3 酸性磷酸酶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 结果与分析
        2.5.1 紫花苜蓿的株高在不同浓度下的变化
        2.5.2 紫花苜蓿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根冠比在不同浓度下的变化
        2.5.3 紫花苜蓿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在不同浓度下的变化
        2.5.4 紫花苜蓿茎粗和分枝数在不同浓度下的变化
        2.5.5 紫花苜蓿磷含量和磷利用率在不同浓度下的变化
        2.5.6 紫花苜蓿酸性磷酸酶活性在不同浓度下的变化
    2.6 主成分分析
    2.7 隶属函数分析
    2.8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敖汉苜蓿与维多利亚苜蓿对外界低磷应激机制的比较
    3.1 前言
    3.2 植物材料与培养
    3.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3.1 形态指标的测定
        3.3.2 磷含量的测定
        3.3.3 酸性磷酸酶的测定
        3.3.4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3.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低磷环境下敖汉和维多利亚株高的变化
        3.4.2 低磷环境下敖汉和维多利亚总根长和根表面积的变化
        3.4.3 低磷环境下对敖汉和维多利亚茎叶干重、根系干重和根冠比的变化
        3.4.4 低磷环境下敖汉和维多利亚磷含量和磷利用率的变化
        3.4.5 低磷环境下净光合效率的变化
        3.4.6 低磷环境下对气孔导度的变化
        3.4.7 低磷环境下敖汉和维多利亚蒸腾速率的变化
        3.4.8 低磷环境下对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3.4.9 敖汉与维多利亚的耐低磷系数比较
    3.5 讨论
        3.5.1 低磷环境下敖汉和维多利亚植株生长和根形态的变化
        3.5.2 低磷环境下敖汉和维多利亚磷含量和磷利用率的变化
        3.5.3 低磷环境下对敖汉和维多利亚光合相关因子的变化
        3.5.4 低磷环境下敖汉和维多利亚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第四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671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71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2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