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新型人工合成小麦的染色体结构及农艺性状评价
发布时间:2023-09-29 05:59
普通小麦由两次异源多倍化过程而来,随着普通小麦品种的改良,使得推广应用的品种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因此开拓小麦族近缘属种的基因资源,引入小麦近缘属种的优良基因和遗传变异,对于丰富现代栽培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和进一步开展小麦高产、抗病、优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圆锥小麦、硬粒小麦以及圆锥小麦与硬粒小麦杂交的F1植株作母本,分别与16种节节麦杂交,合成了新的人工合成小麦共27份(SHW1-SHW27),对这27份材料进行了农艺性状考察,并对3份表现较好的材料SHW-1、SHW-2和SHW-12进行了FISH分析,最后从农艺性状优良且高抗条锈病的SHW-12株系中选取染色体结构稳定的植株与高代品系10单568构建重组自交系RILs(219个株系,F5),并对RIL群体的抗条锈、产量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采用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P1、P2、RIL群体相关性状进行联合世代分离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7份人工合成小麦的平均株高变幅为120.3-136.2 cm、穗长变幅为12.0...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普通小麦的起源
1.2 四倍体小麦和节节麦优良基因的转育方法
1.3 人工合成小麦的创制与应用
1.4 立题依据
2.材料与方法
2.1 27份新人工合成小麦的农艺性状鉴定
2.1.1 新型人工合成小麦的创制
2.1.2 农艺性状鉴定分析
2.2 三个新合成的人工合成小麦的细胞学鉴定
2.2.1 供试材料
2.2.2 根尖中期细胞制片
2.2.3 原位杂交
2.2.4 实验数据统计与处理
2.3 人工合成小麦SHW-12产量相关性状与条锈病抗性遗传分析
2.3.1 材料
2.3.2 田间试验与性状的调查
2.3.3 统计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27份新合成的人工合成小麦农艺性状分析
3.2 新人工合成小麦SHW-2、SHW-1和SHW-12的分子细胞学分析
3.2.1 SHW-2、SHW-1、SHW-12根尖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检测
3.2.2 SHW-2、SHW-1、SHW-12根尖中期细胞染色体差异比较分析
3.3 人工合成小麦SHW-12产量相关性状与条锈病抗性遗传分析
3.3.1 人工合成小麦RIL群体亲本及群体抗条锈和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分布
3.3.2 RIL群体条锈病抗性、产量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3 P1、P2、RIL 联合世代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
3.3.4 条锈病抗性、产量农艺性状最优遗传模型的遗传参数估计
3.3.5 RIL群体15个优良株系的农艺性状
4.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849423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普通小麦的起源
1.2 四倍体小麦和节节麦优良基因的转育方法
1.3 人工合成小麦的创制与应用
1.4 立题依据
2.材料与方法
2.1 27份新人工合成小麦的农艺性状鉴定
2.1.1 新型人工合成小麦的创制
2.1.2 农艺性状鉴定分析
2.2 三个新合成的人工合成小麦的细胞学鉴定
2.2.1 供试材料
2.2.2 根尖中期细胞制片
2.2.3 原位杂交
2.2.4 实验数据统计与处理
2.3 人工合成小麦SHW-12产量相关性状与条锈病抗性遗传分析
2.3.1 材料
2.3.2 田间试验与性状的调查
2.3.3 统计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27份新合成的人工合成小麦农艺性状分析
3.2 新人工合成小麦SHW-2、SHW-1和SHW-12的分子细胞学分析
3.2.1 SHW-2、SHW-1、SHW-12根尖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检测
3.2.2 SHW-2、SHW-1、SHW-12根尖中期细胞染色体差异比较分析
3.3 人工合成小麦SHW-12产量相关性状与条锈病抗性遗传分析
3.3.1 人工合成小麦RIL群体亲本及群体抗条锈和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分布
3.3.2 RIL群体条锈病抗性、产量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3 P1、P2、RIL 联合世代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
3.3.4 条锈病抗性、产量农艺性状最优遗传模型的遗传参数估计
3.3.5 RIL群体15个优良株系的农艺性状
4.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849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8494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