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激酶途径参与非生物胁迫下白菜型油菜RbohC/F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13 19:24
干旱、盐、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以及病原菌、昆虫等生物胁迫严重威胁着植物的生存以及粮食的产出,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本论文以超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陇油6号和抗寒较弱品种天油2号两种白菜型油菜为实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RCR)技术研究非生物胁迫对白菜型油菜Rboh基因家族中RbohC/F基因表达的影响、活性氧的积累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白菜型油菜RbohC/尸基因、活性氧、抗氧化酶活性同MAP激酶级联途径之间的调控关系,并为植物抗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如下:1、白菜型油菜陇油6号和天油2号不同组织经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显示,白菜型油菜RbohC/F基因在陇油6号和天油2号根、茎、叶及下胚轴中均有表达,说明RbohC/F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为组成型表达且存在差异。经低温(4℃)、盐、干旱、H2O2及ABA胁迫后,两种白菜型油菜中RbohC/F基因表达均受到诱导。随冷胁迫时间延长、盐浓度的升高、外源H202浓度的升高,白菜型油菜RbohC/F基因的表达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PEG-6000浓度的增大,白菜型油菜RbohC/F基因的表达量呈上...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绪论
1.1 活性氧的调控机制:产生与清除
1.1.1 活性氧的产生
1.1.2 活性氧的清除
1.1.2.1 活性氧(ROS)的清除机制—非酶系统
1.1.2.2 活性氧(ROS)的清除机制—酶系统
1.2 活性氧(ROS)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1.2.1 活性氧(ROS)调控细胞增殖
1.2.2 活性氧(ROS)参与调控细胞PCD过程
1.2.3 活性氧(ROS)参与植物获得性免疫
1.3 活性氧(ROS)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
1.4 NADPH氧化酶简述
1.5 NADPH氧化酶活性调控
1.5.1 钙离子、磷酸化协同调控NADPH氧化酶活性
1.5.2 脱落酸(ABA)与NADPH氧化酶活性调节
1.5.3 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NADPH氧化酶的活性
1.6 MAP激酶级联途径与NADPH氧化酶活性调节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2.1.1 实验材料的培养
2.1.2 材料处理
2.2 实验方法
2.2.1 白菜型油菜RbohC、 RbohF基因CDS区克隆
2.2.1.1 油菜叶片总RNA的提取
2.2.1.2 反转录合成cDNA的第一条链
2.2.1.3 油菜RbohC、 RbohF基因CDS区的克隆
2.2.1.4 目的基因回收
2.2.1.5 构建重组载体
2.2.1.6 重组载体的鉴定
2.2.1.7 菌株与载体
2.2.2 白菜型油菜RbohC、RbohF基因表达分析
2.2.2.1 白菜型油菜RbohC、RbohF在不同组织的表达
2.2.2.2 不同胁迫下白菜型油菜RbohC、RbohF的表达
2.2.3 盐、干旱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及H2O2含量的测定
2.2.3.1 材料的处理
2.2.3.2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2.3.3 H2O2含量的测定
2.2.4 NBT、DAB染色
2.3 药品及试剂
2.4 仪器设备
2.5 PCR扩增及定量引物
2.6 数据分析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RbohC、RbohF基因CDS区克隆
3.1.1 白菜型油菜总RNA的提取
3.1.2 白菜型油菜RbohC、RbohF基因CDS克隆
3.2 油菜RbohC、RbohF基因的表达
3.2.1 油菜RbohC、RbohF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
3.2.2 油菜RbohC、RbohF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3.2.2.1 不同逆境下RbohC、RbohF基因的表达分析
3.2.3 不同抑制剂对RbohC、RbohF基因表达的影响
3.2.4 抑制剂预处理再逆境胁迫对RbohC、RbohF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盐及干旱胁迫对活性氧的影响
3.3.1 盐胁迫对两种油菜H2O2和O2
-的影响
3.3.2 干旱胁迫对两种油菜H2O2和O2
-的影响
3.3.3 不同抑制剂对活性氧的影响
3.3.4 不同抑制剂预处理后盐及干旱胁迫对H2O2的影响
3.4 逆境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4.1 盐胁迫对两种油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4.2 干旱胁迫对两种油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4.3 抑制剂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4.4 抑制剂预处理后经盐和干旱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第四部分 讨论
4.1 油菜RbohC及RbohF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
4.2 MAP激酶级联途径参与调控逆境下油菜RbohC及RbohF基因的表达
4.3 MAP激酶级联途径参与活性氧(ROS)的调节
4.4 MAP激酶级联途径参与Rboh基因表达的调节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73816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绪论
1.1 活性氧的调控机制:产生与清除
1.1.1 活性氧的产生
1.1.2 活性氧的清除
1.1.2.1 活性氧(ROS)的清除机制—非酶系统
1.1.2.2 活性氧(ROS)的清除机制—酶系统
1.2 活性氧(ROS)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1.2.1 活性氧(ROS)调控细胞增殖
1.2.2 活性氧(ROS)参与调控细胞PCD过程
1.2.3 活性氧(ROS)参与植物获得性免疫
1.3 活性氧(ROS)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
1.4 NADPH氧化酶简述
1.5 NADPH氧化酶活性调控
1.5.1 钙离子、磷酸化协同调控NADPH氧化酶活性
1.5.2 脱落酸(ABA)与NADPH氧化酶活性调节
1.5.3 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NADPH氧化酶的活性
1.6 MAP激酶级联途径与NADPH氧化酶活性调节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2.1.1 实验材料的培养
2.1.2 材料处理
2.2 实验方法
2.2.1 白菜型油菜RbohC、 RbohF基因CDS区克隆
2.2.1.1 油菜叶片总RNA的提取
2.2.1.2 反转录合成cDNA的第一条链
2.2.1.3 油菜RbohC、 RbohF基因CDS区的克隆
2.2.1.4 目的基因回收
2.2.1.5 构建重组载体
2.2.1.6 重组载体的鉴定
2.2.1.7 菌株与载体
2.2.2 白菜型油菜RbohC、RbohF基因表达分析
2.2.2.1 白菜型油菜RbohC、RbohF在不同组织的表达
2.2.2.2 不同胁迫下白菜型油菜RbohC、RbohF的表达
2.2.3 盐、干旱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及H2O2含量的测定
2.2.3.1 材料的处理
2.2.3.2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2.3.3 H2O2含量的测定
2.2.4 NBT、DAB染色
2.3 药品及试剂
2.4 仪器设备
2.5 PCR扩增及定量引物
2.6 数据分析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RbohC、RbohF基因CDS区克隆
3.1.1 白菜型油菜总RNA的提取
3.1.2 白菜型油菜RbohC、RbohF基因CDS克隆
3.2 油菜RbohC、RbohF基因的表达
3.2.1 油菜RbohC、RbohF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
3.2.2 油菜RbohC、RbohF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3.2.2.1 不同逆境下RbohC、RbohF基因的表达分析
3.2.3 不同抑制剂对RbohC、RbohF基因表达的影响
3.2.4 抑制剂预处理再逆境胁迫对RbohC、RbohF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盐及干旱胁迫对活性氧的影响
3.3.1 盐胁迫对两种油菜H2O2和O2
-的影响
3.3.2 干旱胁迫对两种油菜H2O2和O2
-的影响
3.3.3 不同抑制剂对活性氧的影响
3.3.4 不同抑制剂预处理后盐及干旱胁迫对H2O2的影响
3.4 逆境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4.1 盐胁迫对两种油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4.2 干旱胁迫对两种油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4.3 抑制剂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4.4 抑制剂预处理后经盐和干旱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第四部分 讨论
4.1 油菜RbohC及RbohF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
4.2 MAP激酶级联途径参与调控逆境下油菜RbohC及RbohF基因的表达
4.3 MAP激酶级联途径参与活性氧(ROS)的调节
4.4 MAP激酶级联途径参与Rboh基因表达的调节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73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8738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