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光合特性及周年产量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3-22 01:18
  本试验于2014-2016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基于12年长期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始于2002年),系统测定了2014-2015和2015-2016年度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季的各项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秸秆还田(S)和不还田(0)两种方式,副区为传统翻耕(CT)、免耕(NT)和深松(ST)3种耕作方式。通过分析秸秆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从光合生理角度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角度分析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冬小麦和夏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冬小麦在挑旗期达到最大值,夏玉米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深松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免耕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的灌浆期和成熟期群体叶面积指数,秸秆还田也可显著提高冬小麦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免耕和深松在夏玉米各生育时期均可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2015年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深松较传统翻耕分别提高了34.9%,30.8%,...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图1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光合特性及周年产量形成的影响3结果与分析3.1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3.1.1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由图1可知,2014-2015年度和2015-2016年度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表现出一致的律。随着生育期的推进....


图2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图2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光合特性及周年产量形成的影响秸秆还田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在灌浆后期,NT0与NTST0与STS间的差异尤为显著,2014-2015年NTS较NT0,STS较ST0分别提高56.8%1.0%,2015-2016....


图7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旗叶PSⅡ反应中心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图7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旗叶PSⅡ反应中心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光合特性及周年产量形成的影响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开花后逐渐下降。秸秆还田方式相同时,不同耕作方式在花后各生育时期差异不显著,但下降幅度各不相同。2015年从开花期到灌浆前期,CT0、NT和ST0分别降低1.1%,1.5%和0.4%,CTS....


图10冬小麦灌浆期光响应曲线拟合Fig.10Photosyntheticlightresponsecurvesfittinginfillingstageofwinterwheat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μmolm-2s-1)

图10冬小麦灌浆期光响应曲线拟合Fig.10Photosyntheticlightresponsecurvesfittinginfillingstageofwinterwheat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μmolm-2s-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光合特性及周年产量形成的影响秸秆还田处理的AQY、Pmax和LSP均显著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CTS较CT0分别高7.7%,11.7%和2.1%,STS较ST0分别提高1.7%,11.4%和7.6%。秸秆还田也可显降低Rd....



本文编号:3934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934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e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