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生育期糖类和主要黄酮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27 21:11
为了 了解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生长发育过程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异黄酮化合物的变化规律,明确葛中不同部位糖类物质代谢与葛根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初步判断品种与环境对葛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三处样地两种葛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三处样地两种葛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异黄酮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葛根内淀粉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叶中可溶性糖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葡萄糖和果糖和可溶性糖的变化趋势一致,蔗糖相反;新茎中可溶性糖呈持续下降趋势,葡萄糖先升高后下降,蔗糖相反;老茎中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变化趋势一致;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葡萄糖、果糖含量变化一致,蔗糖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葡萄糖、果糖与之变化趋势一致,蔗糖相反。根中淀粉含量与根中可溶性糖、葡萄糖含量以及叶中可溶性糖、葡萄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811,r=-0.839,r=-0.819,r=-0.835;与根颈中可溶性、蔗糖含量和老茎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 r...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葛根的概述
1.2.1.1 葛的自然分布和生态习性
1.2.1.2 葛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
1.2.1.3 葛的物候期和栽培模式
1.2.2 葛化学成分差异
1.2.3 异黄酮类化合物代谢的研究
1.2.4 淀粉合成和糖代谢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方法
2.3.1 样品的采集
2.3.2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2.3.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
2.3.4 试验所需仪器和试剂
2.4 数据分析
2.5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比较
3.1.1 两种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比较
3.1.2 两种葛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蔗糖含量变化的比较
3.1.3 两种葛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葡萄糖含量变化
3.1.4 两种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果糖含量变化
3.1.5 两种葛不同时期根中淀粉含量变化
3.1.6 葛根生育期内淀粉含量与其他部位糖类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3.2 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异黄酮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3.2.1 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葛根素含量的变化
3.2.2 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大豆苷含量的变化
3.2.3 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大豆苷元含量的变化
3.2.4 葛各器官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葛生育期碳水化合物变化特性
4.1.2 葛生育期异黄酮化合物变化特性
4.2 讨论
4.2.1 葛生育期碳水化合物代谢特性的讨论
4.2.2 葛生育期异黄酮代谢特性的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965717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葛根的概述
1.2.1.1 葛的自然分布和生态习性
1.2.1.2 葛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
1.2.1.3 葛的物候期和栽培模式
1.2.2 葛化学成分差异
1.2.3 异黄酮类化合物代谢的研究
1.2.4 淀粉合成和糖代谢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方法
2.3.1 样品的采集
2.3.2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2.3.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
2.3.4 试验所需仪器和试剂
2.4 数据分析
2.5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比较
3.1.1 两种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比较
3.1.2 两种葛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蔗糖含量变化的比较
3.1.3 两种葛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葡萄糖含量变化
3.1.4 两种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果糖含量变化
3.1.5 两种葛不同时期根中淀粉含量变化
3.1.6 葛根生育期内淀粉含量与其他部位糖类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3.2 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异黄酮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3.2.1 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葛根素含量的变化
3.2.2 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大豆苷含量的变化
3.2.3 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大豆苷元含量的变化
3.2.4 葛各器官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葛生育期碳水化合物变化特性
4.1.2 葛生育期异黄酮化合物变化特性
4.2 讨论
4.2.1 葛生育期碳水化合物代谢特性的讨论
4.2.2 葛生育期异黄酮代谢特性的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965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9657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