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近岸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图文】: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区域 4 月(春季)、7 月(夏季)、10 月(秋季)、12 月(冬季°01'38.38"~122°01'32.75"E,28°46'32.34"~29°08'54.72"N)开展,共计 4 个航次,4 个调查航次分别设置了 20 个站位,站位源调查底拖网规格、拖速以及生物学测定等均按《海洋渔业资调查规范》[38]要求执行。在数据分析前进行拖网时间(1 h)的定及分类参照相关文献[39-43]。
如图 3-1 所示。春季,共鉴定游泳动物 55 种,隶属于 13 目 31 科 46 属类 29 种,虾蛄类 2 种,虾类 13 种,蟹类 8 种,头足类 3 种。夏季,共鉴定 72 种,隶属于 12 目 33 科 54 属,其中鱼类 42 种,虾蛄类 2 种,虾类 16 种9 种,,头足类 3 种。秋季,共鉴定游泳动物 60 种,隶属于 11 目 26 科 45 属, 37 种,虾蛄类 2 种,虾类 14 种,蟹类 6 种,头足类 1 种。冬季,共鉴定游40 种,隶属于 11 目 20 科 32 属,其中鱼类 23 种,虾蛄类 1 种,虾类 9 种,蟹头足类 1 种。从分类学角度分析,如图 3-2 所示,4 个季节渔获物组成以十足目和鲈形目大优势,两个目的种类数占当季种类总数的百分比均高于 58%。十足目的物依次占春季、夏季、秋季以及冬季总种类数的 38.18%、34.72%、33.33%50%;鲈形目种类数依次占当季总种类数的 27.27%、23.61%、31.67%和 27.5目和鲱形目物种数也较多,其中鲽形目种类数百分比依次为 9.09%、9.72%、8 10.00%,鲱形目依次为 5.45%、9.72%、11.67%以及 7.50%;其余各目在各布均较少,依次占当季总种类数的 20.00%、22.23%、15.00%以及 17.50%。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恩军;马维林;李军;陈卫;王麒麟;;渤海湾天津近岸游泳动物初步调查报告[J];河北渔业;2006年09期
2 徐恭昭;游泳动物[J];海洋科学;1984年01期
3 缴建华;白明;李彤;;天津海域春夏季节游泳动物的组成特征[J];海洋科学;2017年09期
4 刘鸿雁;杨超杰;张沛东;李文涛;杨晓龙;张秀梅;;青岛崂山湾人工鱼礁区底层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J];生物多样性;2016年08期
5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东、黄海沙海蜇暴发对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5年03期
6 吴忠鑫;张磊;张秀梅;张沛东;李文涛;;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游泳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2年21期
7 谢志超;孙典荣;刘永;林琳;王腾;肖雅元;李纯厚;;江门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初步分析[J];南方水产科学;2018年05期
8 纪炜炜;陈雪忠;姜亚洲;刘勇;胡芬;李圣法;;东海中北部游泳动物稳定碳氮同位素研究[J];海洋渔业;2011年03期
9 梁海;王咏雪;求锦津;张苗苗;俞松立;韩晓凤;章翊涵;来洪运;蒋宇轩;水柏年;;台州益顽湾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与种间相遇机率[J];中国水产科学;2019年02期
10 李仲铭,徐成丽,朱广瑾;强迫游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普庆;;台湾海峡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A];海峡两岸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和共同开发青年科学家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全为民;长江口盐沼湿地食物网的初步研究:稳定同位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2 刘保占;基于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的中国北方海域食物网结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3 纪炜炜;东海中北部主要游泳动物食物网结构和营养关系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求锦津;三门近岸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2 孙鹏;玉环东部及附近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8年
3 刘维达;南海北部陆架区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变动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4 王良明;西北太平洋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主要优势种的生物学特征[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
5 张磊;俚岛人工鱼礁生态养护效果及其生态系统综合效应的初步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南鸥;石岛湾常见游泳动物的热耐受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7 张春草;七星列岛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年
8 王凤丽;温州瓯飞滩附近海域春季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年
9 徐炳庆;山东近海中国对虾增殖放流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10 李超男;温州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17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17532.html